贊法界頌》淺釋(五)慈誠羅珠堪布 二、

贊法界頌》淺釋(五)慈誠羅珠堪布

二、正義(一)名義《贊法界頌》
這次我準備在施護法師翻譯的漢文版上,給讀者簡單地解釋《贊法界頌》。 此論有藏文版,內容與漢文版幾乎相同,只是個別地方有少許差別。 差別的來源,可能是梵文原版的 差別,也可能是翻譯的差錯。 本來梵文就不像其他文字,不僅要從詞句的表面來理解,而是要挖掘出一個字詞當中所潛藏的各種內容。

蓮花生大師說過,前弘期第一批將梵文佛經譯成藏文的譯師,都是佛的化身。
歷史上曾有過很多類似的事例:後弘期的翻譯家在翻譯彌勒菩薩的《經莊嚴論》時,因為其中的一句話梵文版中講得很簡單,譯師們不知道該怎麼翻譯,就去查前弘期譯師的譯本,看他們是怎麼翻譯的。 結果驚訝地發現:前弘期的譯師們對其中的每一句,都從六度的六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解釋並予以翻譯,這是後來的譯師們根本看不出來的內容。

因為前弘期的譯師是佛菩薩的化身,所以才會知道字面背後所隱藏的涵義。
另外,好像在漢文《大藏經》,甚至包括整個漢傳佛教裡面,都沒有一個《贊法界頌》的解釋,但藏傳佛教卻有廣略不同的很多關於《贊法界頌》的註解。 本《淺釋》的大部分內容,是按照藏文註解來解釋的,但因為某些偈頌藏文版中沒有,所以只有望文生義,根據藏文前後的內容來推測、估計了,若有不當之處,還望諸位智者海涵。

本論所指的法界,就是如來藏或佛性。 雖然本論的文字當中,沒有說本論是如來藏贊或佛性贊,而說的是《贊法界頌》,但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法界”:一切有部、經部、唯識宗、自空中觀、他空中觀與密宗,都會講法界這個詞,但其中所賦予的內涵卻是各不相同的。

從第二轉法輪的角度來說,法界僅僅指空性。 最多像中觀應成派的論師所說,是沒有任何執著,遠離一切戲論的空性;中觀他空派的上師會告訴我們,法界就是光明;密宗上師則會說,法界就是明空無別。 因為密宗既不強調光明,也不強調空性,而是將二者有機地平衡起來,空性就是光明,光明就是空性,法界就是如來藏,如來藏就是法界,藏文裡面也稱為平等一體、明空無別的光明心。 此處的“心”,並不是指我們現在這顆能夠思維的心或阿賴耶識,而表示佛的智慧。

佛教各大教派的見解就是這樣層層遞進且越來越接近於萬法實相。
“贊”:有很多的解釋方法,此處可解釋為讚揚、稱讚。

(二)頂禮句歸命十方佛,法身及報化,

願共諸眾生,速成法界性。

此偈頌藏文版中沒有。

“歸命”也即梵文中的“南無”。 南無有多種解釋,簡單地說,就是頂禮、皈依。 將自己的整個生命與全部心靈,都皈於十方佛的法身、報身與化身。

小乘佛教只承認化身和法身,不承認報身。 《俱舍論》中根本不提報身,而只提到了化身和法身。 其法身所詮釋的實質內容,也與大乘所指的有所不同。

因為大乘佛法承認報身,並認為報身是不滅的,所以小乘行人就認為,大乘佛法是印度的婆羅門教,就像某些人說密法是受了婆羅門教的影響一樣。

大乘佛教不僅承許三身,甚至承認四身或五身,但除了三身以外,四身與五身都是不同的分類而已,實際上也不外乎三身。

三身也分勝義諦的三身和世俗諦的三身。 世俗諦的三身,也即一般公認的三身。 勝義諦最了義、最究竟的三身,也即心的本性——心的本性空性為法身,心的本性光明為報身,空性和光明無二無別為化身。

“願共諸眾生,速成法界性”:願與一切眾生迅速證悟、體證與法界無二無別之本體。

(三)稱讚眾生階段的法界

1、總述法界本體輪迴三惡道,法界理凝然,

本來常清淨,諸相不能遷。

無論從世俗諦的角度看來,輪迴三惡道是如何痛苦、恐怖、無常、不淨、變化莫測,但法界永遠都是凝然不動、常住不滅、永不改變、清淨無垢的。 雖然從凡夫的角度來看有很多相,但任何現像都不能使法界受到影響或遷移。

本來整個輪迴都是痛苦的,但三惡趣的痛苦最劇烈,所以此處只強調了三惡趣。

本論中有很多“理”字,意即真理、勝義諦。

“相”:眾生所見所聞,以及心裡顯現出來的一切有為法,比如:紅、黃、白等顏色,圓、方、長等形狀,痛、不痛,快樂等感受,都叫作“相”。

此偈頌的內容非常深,大圓滿中很多大家認為非常了不起的詞句,其內在真實含義也與此並無二致。 但因為我們沒有證悟,故而始終感覺不到不變、不滅的法界。 我們感覺到的,就是無常、痛苦、不清淨、煩惱,但法界卻是永遠清淨的。

就像天空中有烏雲的時候,我們在地上既看不到藍天,也感覺不到是烏雲遮蔽了天空。 當烏雲慢慢 消散,露出碧藍通徹的天空以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天空是永恆不滅的,其中沒有任何造作的有為法,它不會受外界的任何影響,永遠都是如此。 即使我們感覺不到它,但它依然存在。

同樣,當我們心裡生起粗大煩惱,並導致了極大痛苦的時候,心的本性也是巋然不動、光明無礙的。

譬如說,當我們做了噩夢,感到恐怖萬狀、悲慟欲絕的時候,如果能立即醒過來,則所有的現象與痛苦也一掃而空。 同樣,如果真正能證悟心的本性,則一切的痛苦和煩惱也能當下化解。 這不是要把不清淨的現象推翻,然後去另外證悟一個心的本性,而是在痛苦和煩惱存在的當下,一切就是本來清淨的。 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並非易事了。 所以之前我們要做很多的功課——修加行、行持六度萬行等等。

寂靜如虛空,處處悉周遍,
體皆離彼此,非深复非淺。

“寂靜如虛空”:如來藏的本性寂靜得猶如虛空一般。

“寂靜”並不是萬籟俱寂、悄無聲息的意思,而是指平等一體,沒有任何清淨與不清淨的現象。

也許有人會說:你一會兒又說沒有任何清淨不清淨的現象,一會兒又說有光明的現象,這該怎麼理解呢?

其實二者是一回事。 所謂光明,就是沒有任何“相”——遠離一切清淨與不清淨諸相,沒有時間與空間,所以叫做寂靜。

“如虛空”,我們經常會提到這個比喻——寂靜光明的境界猶如藏地秋天的虛空。 因為藏地冬天經常刮風,天空中雖然沒有很多烏雲,但還是會有一些灰塵,看起來不是很乾淨;春天的時候又因為地面升溫,故而時常有氣流,會影響虛空的純淨度。 而夏天經常會下雨,天上隨時會烏云密布,所以虛空看起來也不是那麼澄淨。 秋日的虛空尤其純淨,不存在什麼雜質、污垢,所以顯得特別地清淨、通透、澄然、明澈。

如果前行基礎修得很紮實,任何證悟的條件都齊備了,則僅僅聽到這麼一句話,都會當下開悟,通達心的本性——一想想清淨如虛空的感覺,當即就會恍如大悟。 以前的禪宗祖師,與藏地脩大圓滿、大手印的上師們口耳相傳的竅訣,往往就是幾個字,再說就是多餘的了。

但大多數人的條件都不成熟,故而感覺不到這些字面的真正含義。 如果前行、信心等條件不成熟,即使熟讀千經萬論,最終也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已,其他一無所證。

能不能證悟還是靠自己,前行修了,出離心、菩提心足夠了,通過金剛薩垛修法,把粗大的煩惱、罪業消除了,修曼扎羅積累的資糧也差不多了,修上師瑜伽修法,也對上師有了足夠的信心,這樣就可以不聽很多法,僅僅到靜處反反复复地思維、體會“寂靜如虛空”這五個字,都會證悟的。

“處處悉周遍”,無論在輪迴的任何時候,我們的每一個念頭——包括貪心、嗔心等等,都沒有離開過寂靜。 寂靜周遍於精神、物質等一切法,無論過去、未來還是當下,它始終都不會離開。

我們不能認為,只有在開悟以後,才有如來藏光明,現在的凡夫階段沒有,生起嗔恨心等煩惱的時候更沒有。 在任何一個時候,光明都是存在的。

“體皆離彼此,非深复非淺”:法界本體遠離一切彼此,以及用“彼此”二字所代表的高低、左右、大小等所有分別。 所以法界既不是深也不是淺,因為法界當中根本不存在深和淺的概念與分別。

如果想用人類的語言來形容法界光明,幾乎只能藉助於否定詞——不是此、不是彼、不是深、不是淺、不是左、不是右、不是輪迴、不是涅槃等等。 想從正面的角度去描述它,就只能說空性、光明,另外再也找不出更恰當的詞彙了。

對沒有修行的人來說,空性、光明也是很含糊的概念,真正要體會其境界,只有通過修行而證悟。 通過聞思智慧而從字面上大概了解的東西,還不是真正的證悟。

自空中觀所講的遠離四邊、八戲、三十二戲論等等,歸納而言,也就是遠離了常、斷二見或有、無二邊,以及深和淺、彼和此等與有、無相關的所有二邊。 在否定以後,否定的邊也不承認,就像中觀應成派不承認任何見解一樣,這就是如來藏的真實本體。

如來藏既是中觀自空所講的空性,也是中觀他空所講的光明,同時也是大手印裡面講的大手印,以及密宗講的明空無別或空樂無別,大圓滿所講的自然智慧,只是名詞不同而已。 釋迦牟尼佛轉法輪的時候,為了隨順聽眾的根基,就用了各種各樣的詞彙來表達,實際上都是如來藏。

要真正了解如來藏,首先要修加行,之後無論脩大手印、大圓滿或者禪宗都可以,但如果不修加行,那是很難如願以償的。

對利根者而言,講如來藏只需這一句話。 但因為聽法者的根基、意樂不同,為了鈍根的需要,所以後面會用各種比喻來反反复复地說明。

很多人非常希望聽密法,但真正講密法,最終也就是這些內容了,主要視我們自己理解的深淺程度而定。

但與顯宗不同的是,密宗提供了很多方法,這是顯宗經典所沒有的。 就像小乘經典中只講了當初釋迦牟尼佛怎樣發菩提心、怎樣作身體佈施、怎樣成佛等等,卻沒有提供相應的修法一樣。 雖然顯宗提到瞭如來藏光明,並指出,心的本性是光明。 但怎麼去現證心的光明,他就隻字不提了,顯宗就只有空性修法,真正光明的修法,只有在密宗裡面才有。

中觀起到的作用,就是推翻我們的執著與錯誤見解,推翻了以後,真正的本來面目,它無法告訴我們,只有自己去體會。

中觀應成派之所以不建立任何觀點,就是因為我們的心是有執著、無明的,它建立的所有立場,都是不對的,所以什麼都不建立,什麼都不承認。

在沒有學密的時候,首先應該讓眾生了解心的本性,因為這些都是凡夫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境界,根基低劣的人恐怕一下子不能接受,所以佛陀給我們準備了一個磨合階段,讓我們先鍛煉一下,當我們基本上適應以後,最後釋迦牟尼佛才宣講了《時 輪金剛》和《密集金剛》等密宗修法,這也是佛陀的悲心所在。

包括麥彭仁波切在內的很多高僧大德們也認為:第三轉法輪宣講如來藏的十部經,以及《寶性論》、《贊法界頌》之類的論典,是連接顯宗和密宗之間的橋樑。 雖然這些經論收集在顯宗經論當中,但其中的內容卻屬於半顯半密的。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