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信仰,正信和迷信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信仰,正信和迷信開示

問: 現在有很多人在尋求信仰,希望能化解內心的迷惑和痛苦,在您看來什麼才是信仰?正信和迷信有什麼不同?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這是很好的問題。人類自始以來,就一直對超越物質的東西有不斷的追尋。因為我們知道,物質世界雖然能暫時性地滿足我們,但它也一而再地失敗。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一個時代,人們可以到月球上去,但世界上的痛苦還是持續在發生。再加上人類的愚蠢,我們現在只會發明會殺人的子彈,並且還是沒有意願、或愚笨到無法發明不殺人的子彈,否則美國人就可以盡情去玩他們互相殺來殺去的遊戲了。作為一個人,我們有兩個很重要的東西,一是身,一是心。對於身體感官部分的滿足,物質方面可以令我們達到一個程度,像是有好的沙發、舒適的車子,或者手機等。但即便如此,在心與身之間,心還是老闆、主宰。如果好的沙發可以回答我們一切對痛苦與不安全感的問題的話,那麼我們大部分人就不會受苦。

可是我們卻知道那些擁有最好的沙發的人,反而往往是受苦最多的人。心要滿足,事實上,是無限的。這只能用精神方面的東西來回答。同時我們還有一種基本的不安全感。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太確定到底我們的存在有多真實。或者用普通的話來講,我們到底有多安全。因此,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去找工作、受教育、結婚、成名等,我們作所有這些事情來確定我們自己的存在。大部分的時候,這些還是不能回答我們。大部分的時候,這些所謂的我們要的答案,反而創造了更多的不安全感。也是因為如此,我認為精神方面的信仰不會消失,會一直在這裡。正信和迷信之間僅是一線之隔。

事實上,所謂的迷信的定義是非常相對性的。一個好的佛教的哲學家會跟你辯論,事實上你相信四加四等於八基本上也是一種迷信,只是一個“信仰”而已。可是你會說,四加四是有作用的,它在我們生活上有用。可是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說,迷信或精神方面的東西,如果可以帶給相信的人安慰、信心,帶給他們某種生命中指導的方向,那也是有作用的。有人可能會說,可是這些迷信對社會沒有幫助,沒有作用,這是過時的東西等等。但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說現在的科學對社會也沒有什麼貢獻,事實上科學摧毀這個世界更多,是誰發明了原子彈?並不是宗教人士。還有比如經濟的系統、人們努力要獲得MBA學位等等,這些事實上都是一種系統、一種陷阱,一種詭計,讓我們變成這種系統的奴隸而已。

在佛教裡面,佛陀說:“來,來看”,而不是“來,來加入”。這非常重要。用自己理性的心去分析,看看這是不是對我有用。但如果你利用理性的心和邏輯的心,自己被說服了,這就是所謂的「清醒」的信仰。可是,我們也要小心,如果它對我自己有用,可是對別人造成破壞的話,這個並不好。所以像有些宗教人士相信唯一的真神,只有我的神是真的,其它神都是假的,這是不對的。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