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遠離四種執著的文章列表如下,共15

《普賢上師言教》開示的文字整理【視頻三】


 

《普賢上師言教》開示的文字整理視頻三 給教授的人和接受教授的人,雙方都需要有正確的發心: 所謂‘正確的發心’就是給教授的人和聽教授的人,雙方都是要為了幫助一切的眾生得到解脫,以這個發心來講課和聽課,這就是我們的‘正確的發心’。 另外我們有一個傳統,任何的一個眾生想要聽佛法或想要聽智慧的語言,我們也要邀請他們來聽:不管它們是龍、還是下三道的眾生還是其他有形無形的各種眾生;用現在的語言就是:其他...

遠離四種執著」這個教法,最早由文殊師利


 

遠離四種執著」這個教法,最早由文殊師利菩薩親傳薩千貢噶寧波。今天您們來此聽聞此一殊勝法門,應該留意如下的聞法須知: 1. 要有正確的發心,同樣的行為,若發心不同,果報便因之而異;因此,正確發心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發心時,要觀想空間是無限的廣大,面前眾生是無限的多,而這些眾生都希望能遠離痛苦並得到長久的快樂,然而由於眾生的無知,他們雖然已體驗過無數嚴重的痛苦,但卻仍持續不斷的在造痛苦的因。 因...

遠離四種執著」這個教法中,聞法時還要避


 

遠離四種執著」這個教法中,聞法時還要避免「六種錯誤心態」: 1. 「我慢」,例如有人因出身貴族而感到驕傲,在聞法時,心想:「我出身貴族」或「我比上師更博學」等;以此驕傲態度來聞法,就是所謂的「我慢高坵,不出德水」。 2. 對上師與教法不信任或不虔誠,甚至還對上師與教法吹毛求疵。 3. 對教法缺乏熱忱和興緻,例如有人聞法動機是基於好奇而非真正想獲得實修利益。 4. 坐著聞法而心念卻被內在、...

遠離四種執著」這個教法中,聞法需具備「


 

遠離四種執著」這個教法中,聞法需具備「六種正確認識」: 將上師視為醫生; 自己視為病人; 教法視為良藥; 煩惱雜染視為重病; 修行視為療法; 佛陀的教法為無瑕,終必有效。 當我們聞法時,若心中能免除三種過失及六種錯誤心態,並具六種正確認識,這本身即是一種很好的修行。 再者,菩薩道最主要的修行法是六度,這六度也包括在正確聞 法中: 當上師教授佛法時,弟子獻曼達或其他供養物,即是「布施度」。...

遠離四種執著前言


 

遠離四種執著 前言: 「遠離四種執著」,亦如其它藏傳佛教的心性教授一樣,皆得自多位歷代證悟上師的傳授;而在接受此教授前,需先了解本傳承的背景: 西藏薩迦派的傳承持有者為「昆氏家族」。他們是光音天(奧明天)天神的後裔。當光音天神降生西藏後數代,逐漸降伏了當地的神祉;其後,光音天的族裔與羅剎女相愛,生下一子名為“昆巴切”,意為「在戰爭和愛中出生者」。此即...

遠離四種執著 - 第一句 若執著此


 

遠離四種執著 - 第一句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首先,必需真正持戒。不應將持戒作為自己的裝飾,以獲取生活所需,或用以提昇個人名譽和威望。例如,有某人持三戒中的一種,或在家居士的十戒,或近事男女的三十六戒,或僧人的二百五十三條的比丘具足戒等;不論持守何種戒,均不應以此生之任何目的為出發點。 持戒的主要目的是以之為開發禪定的基礎,不論是在家居士或受了具足戒的僧人,若要修持有成就,必須依靠於...

遠離四種執著 - 第二句 若執著世


 

遠離四種執著 - 第二句 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接下來解釋第二句:「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這兩句是說我們為了要遠離痛苦與痛苦之因,並達到涅槃境界,我們必須放棄對三界輪迴的執著,此三界是指慾界、色界和無色界。   想要脫離輪迴進入涅槃,必須放棄對三界的執著。若要瞭解為何必須放棄對三界的執著,則先需了解世間輪迴的過患。若想了解輪迴過患以求產生出離心,則須先了解此世間的本質。如果我們深入...

遠離四種執著 - 第三句 執著己目


 

遠離四種執著 - 第三句 執著己目的,則無菩提心  札巴蔣稱即興地用他的禪修經驗解釋第三句:「執著己目的,則無菩提心;如執著私己目的,就無菩提心,也就無法產生開悟成佛的可能」。為了證得涅槃,我們必須摒棄執著。必須真正使自己達到前面已解釋過的「遠離執著」。為了幫助我們了解如何證得涅槃,札巴蔣稱說他須更進一步敘說自己的禪修證量。他說如果只有自己達到開悟的終點,那有什麼意思呢?那將留下他生命中某個時...

遠離四種執著 - 第四句 執著心生


 

遠離四種執著 - 第四句 執著心生起,則失正見地   現在進入文殊菩薩的第四句偈:「執著一生起,便失正見地」,為了說明這一句,札巴蔣稱接著說:「無論我如何考慮我自己,我應將自己安住於法性上。」究竟真諦就如同它安住於自己,也就離於執著的二元性。若有執著就不可能離於二元。既然執著,就不可能了知如何避免執於“有”和“無”的二邊。如果我執著某種的實存,就無法解脫,因為我們執著於某些東西,而那些東西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