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巴仁波切開示——我們的動機決定我們的生

梭巴仁波切開示——我們的動機決定我們的生活





我們用生命造樂因或苦因,由動機決定。

在日常生活一切作為中,我們必需知道如何過生活。這應該包含從早上起床到那天最後一項活動上床睡覺間的一切。其間,我們吃、走動、學習、工作,做許多其他的事。我們工作和睡覺的時數大概相同:我們或許工作八小時,睡八小時。一般而言,我們的生命大部份花在工作和睡覺上。我們大多數的時光都花在這兩種活動上。

在世間人們普遍被教導外在的事物。例如,當我們小時候,父母教我們餐桌禮儀,我們才知道怎麼用餐。我們被教導如何整理家務,如何去購物等等。牙醫還在廣告中告訴我們如何刷牙。我們去工作時,被教會如何做我們要做的工作。



對一般人而言,被教導所有這些他們從早上起床後到上床睡覺間所從事的外在活動很正常。但是,我們平時在家裡、學校或大學中被教導的事,並不是我們該如何過生活唯一的答案。這種關於外在活動的教育並不是唯一的答案。



‧動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面向

究竟的教育應該跟我們從事日常生活中一切作為的動機有關,包括工作,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我們的動機,關於如何做一切事的第二種因素,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面向。為什麼?一般人們被教導如何為了過生活而做的外在活動,從來無關乎他們的動機、態度。



當他們被教導該如何做這些事時,從未提及善或不善的動機,正面或負面的態度。關於動機的主題從未曾提出來。所以,無論那人多麼了解該如何做這些外在的事務,那人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所有作為,從生到死,都有可能變成惡業的危險。



‧動機決定我們的生活

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一切作為都變成惡業,其結果只有苦。儘管那人有一流的學位,是許多領域的專家,他們一生所做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變成惡業的危險,因為他們不知道,要知曉如何過日子、如何做事,牽涉到更多層面。有更重要的事要學習,那就是動機。我們的動機決定我們的生活。我們用生命造樂因或苦因,由動機決定。

例如,假設我們用菩提心、饒益他人的心念來購物,那無疑會成為成佛的因。你「瞎拼」以成辦其他有情的安樂。即使你使用藥物、食物、衣著或住所,你擁有菩提心的動機,視自己為有情的僕使,你的目標是解脫他人離苦得樂。既然你有這種菩提心的態度,你的願求是用來成辦他人的安樂,為了這個原因,你需要健康、長壽,需要保護以免受大自然(四大)的危害。以這種態度,諸如食物、藥物、衣著、住所等必需品並不是為了你,你不是為了自己而擁有這些東西。你心中究竟的目標是其他有情的安樂。



此外你可以思惟:「我正修持菩提道次第以為其他有情成就正覺。為此我需要關照我的健康和長壽,是為了這原因我才需要這些東西。」無論你怎麼思惟,所有這些東西究竟上是被買來和用在其他有情的利益上。以這種菩提心的動機,一切──即使是一次昂貴的手術──也變成無上正覺的因。



‧知夢是夢

此外,以正確的見解來購物,讓貪著沒有機會生起。那就像在夢中看一件美好的事物。如果你知夢是夢,就不會執著於那美好的事物;倘若你不知夢為夢,相信美好的事物是真實的,貪著就生起了。可是一旦你了知「這是一場夢」那時,貪著就沒有理由生起,因為那美好的事物並不真實。



我們應該以正確的見解來購物,以緣起觀,或了知一切事物──我、行為、對境──顯得好像不是僅僅由心名言假立,其實是幻相。它們全是要駁斥的對境。覺知所有這些幻相都是幻相來購物,不僅能止息貪著(它使我們再次繫縛於輪迴中)的生起,也能成為無明的對治。它斬斷相信自性存在的錯謬概念;它斬斷了這無明。



‧欠缺佛法教育的危險

我們日日、時時、分分的動機,決定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動機決定我們所造的是樂因或苦因。倘若有人欠缺這種關於如何過生活或如何做一切事的真正答案之教育,就會潛藏著危險,把他們整個生命,即使他們活上一百年或一千年,都只用在積聚惡業上,日積月累。如此一來,他們寶貴的人生變得不只空虛而已,因為他們無法讓自己的行為如法,也使之成為造就自己未來受苦的方法。



他們想用生命帶給自己更多安寧和喜樂,但是因為他們欠缺佛法的教育,他們整個人生不僅空虛,還被用來造惡業。他們成為自己的敵人。他們將整個生命,用來成就自身苦痛的創造者,今生來生皆是。因為業會增長廣大,他們造下難以想像多劫的苦,無止盡的苦。這就是結論。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