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養袈裟的殊勝功德 The Meri

供養袈裟的殊勝功德

The Merit of the Kasaya:Merits of Offering Robes to Sangha



A. 名相釋文:袈裟

Introduction of the Kasaya



01.袈裟



梵語 kasaya,巴利語 kasaya 或 kasava。意譯作壞色、不正色、赤色、染色。指纏縛於僧眾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稱名。又作袈裟野、迦邏沙曳、迦沙、加沙。

 

(一)顏色:袈裟之顏色在諸律中各有異說,然大抵贊同三種壞色之說,即以青、泥(皂、黑)、茜(木蘭色)三種為袈裟之如法色(或謂若青、若黑、若木蘭色)。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復舉青、黃、赤、白、黑五方正色與緋、紅、紫、綠、磂黃等五方間色為不如法色。然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舍利弗問經等更說五部衣色殊異,而以青(化地部)、黃(大眾部)、赤(法藏部)、黑(說一切有部)、木蘭(飲光部)五種為如法色。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解釋袈裟為混和青等五色而染成一不正色之意,然義寂於同疏卷三謂,小乘五部各用一色,而大乘菩薩於五無所偏執,通服不正之五色。又吉藏金剛般若疏卷二、玄應音義卷十五、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等皆以袈裟之濁赤色為佛本制,所謂青、黃、木蘭三色之別唯在衣上點印之異,雖為有力之傳說,但似欠妥。毘尼母經卷八稱,諸比丘衣色褪脫,佛聽許染用十種色,此即法衣不僅一種赤血色衣之明證。



佛教傳入中國後,漢、魏時穿赤色衣(被赤衣),後來又有黑衣(緇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後,朝廷常賜高僧紫衣、緋衣。明朝佛教分禪(禪宗)、講(天台、華嚴、法相宗)、教(又稱律,從事喪儀、法事儀式)三種類別,規定禪僧穿茶褐色衣和青縧玉色袈裟,講僧穿玉色衣和綠縧淺紅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縧淺紅色袈裟,然後來一般皆著黑衣。



(二)衣體:袈裟之材質,稱為衣體或衣財。有關衣體之種類,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四舉驅磨、古貝、句賒耶、欽婆羅、娑那、婆興伽等六種,十住毘婆沙論卷十六舉出居士衣、糞掃衣二種,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列七種,四分律卷三十九舉出十種。此等皆以作一重為法,然若財體細薄時,亦允作數重,稱為重法。大凡僧眾之法衣,以避在家並外道人所用者為旨,即在異於俗。故四分律卷四十所列繡手衣、草衣、樹皮衣等,為外道之法,僧眾不著用;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謂上色衣不異俗人,所謂丘佉染、迦彌遮染、青染、華色等,如是等皆不著一切上色。但衣體得用紬絹與否,古有異論,道宣律師以之為非法,義淨三藏反以為如法。



(三)製法:袈裟之製法,先割截成片,而後縫綴,以標示田相為法,稱為割截衣,久之亦成為袈裟之異稱。割截係為既經裁作袈裟者,不能再供其他販賣貿易之用。依之,弟子等能對衣物捨棄欲心,並去除盜人奪取之念。三衣雖皆以割截為法,若財少難辦時,亦允許以外葉揲於不割截、無田相之縵衣上,稱為揲葉。又安陀會之一種,特允許疊作葉,稱為襵葉。



縫法可分為馬齒縫、鳥足縫二種。袈裟四周設緣,以防破損。緣內邊之四隅設揲,稱四揲,俗稱四天王,有助貼治輕舉之功用;又於左肩內面處設帖,稱肩揲,以此處易藏垢膩,常洗速壞,故設之。穿帖置[巾*句],胸前緣邊作紐,以防衣脫落;關於[巾*句]、紐之位置,亦有不同之說法,就材料亦有異說,後世以象牙作圓鐶,稱鐶,或哲那環,代替[巾*句](鉤)而置於胸前。



(四)披著法:有通掛左右肩之通肩,與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兩種。於對佛及師僧修供養時偏袒右肩,若外出遊行或入俗舍時,披通肩法。又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舉著用法衣之五事,是亦出行之法。四分律卷十九、毘奈耶卷十等,謂僧眾須整齊披三衣。五分律卷二十謂,依時宜,袈裟聽許反翻披著。復有不披袈裟亦不得罪者,此有四事,如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載,一無塔寺,二無比丘僧,三有盜賊,四國君不樂道。



(五)功德及異稱:大凡袈裟為賢聖之幟,自古為佛教教團所尊重。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五舉袈裟十利,悲華經卷八、大乘悲分陀利經卷六載,佛之袈裟能成就五聖功德。袈裟復有種種異稱,如福田衣,即表法衣之田弘四利益,增三善心,養法身慧命之意。以三種壞色為衣,令貪心不起,稱離塵服;入道者身被此服,則煩惱折落,稱消瘦衣;借喻體淨無垢類芙蕖,稱蓮華服;三色相間共成一衣,故稱間色衣。以上四者係出自金剛般若疏卷二。又袈裟被掛於身,其模樣有如莊嚴之法幢,稱勝幢衣;不為外道所破壞,而稱降邪衣;不為眾邪所傾,故又稱幢相衣、解脫幢相衣。此外復有功德衣、無垢衣、無相衣、無上衣、解脫服、道服、出世服、慈悲衣、忍辱衣、忍鎧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衣等之稱。



(六)演變: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會(即五條衣)、鬱多羅僧(即七條衣)、僧伽梨(即九條大衣)三種,稱為三衣,其制法一定。有關顏色,雖有諸說,大抵不拘顏色,而以質素為要。然後世流於華美,至用黃、赤等正色或金襴衣等,殆失本制。又搭袈裟,由於印度屬熱帶地方,多直接用袈裟襯著其身,故印度僧團唯擁有三衣。而在中國、日本等地,則將袈裟被著在褊衫或僧服上,袈裟與衣,合稱袈裟衣。尤其在日本安陀會出現種種變形,衍生五條袈裟、小五條、三緒五條袈裟、種子袈裟(或輪袈裟)、疊五條(或折五條)、絡子、威儀細、鈴懸之別。此外,另有平袈裟、甲袈裟、衲袈裟、遠山袈裟等種別。相傳金襴衣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奉施佛者,中阿含經卷十三、賢愚經卷十二等記其事緣,然不見於諸律。〔慧琳音義卷五十九、毘尼討要卷上末、道宣律師感通錄、釋氏要覽卷上、翻譯名義集卷十八〕(參閱「三衣」551、「衣體」2571)p4784



02.袈裟十二名



指依袈裟對出家者之不同意義而有之十二種異稱。據《佛制比丘六物圖》載,此十二名即:



(一)袈裟,梵語 kasāya 之音譯,意謂壞色、不正色。係為異於俗之服,不著正色,能令貪心不起之衣。

(二)道服,修道者之衣。

(三)出世服,出離世俗者之衣。

(四)法衣,如法之衣。

(五)離塵服,遠離六塵者之衣。

(六)消瘦服,以此服有損消煩惱之功德,故稱之。

(七)蓮華服,離染著而得清淨,猶如蓮花。

(八)間色服,用不正之間色以避五正色。

(九)慈悲服,行慈悲者之服。

(十)福田衣,即袈裟之條相如世間田疇,世間田可長嘉禾以養色身,法衣之田則弘四利,增三善心,養法身慧命。

(十一)臥具,與被褥相似。

(十二)敷具,形似敷物。



又依釋氏要覽卷上則稱:(一)袈裟,(二)離染服,(三)出世服,(四)無垢衣,(五)忍辱鎧,(六)蓮花衣,(七)幢相,(八)田相衣,(九)消瘦衣,(十)離塵服,(十一)去穢衣,(十二)振越。此外尚有無上衣、解脫服、無相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衣、功德衣等名稱。〔金剛般若疏卷二〕p4787



出處:佛光大辭典第三版名相釋文: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1.htm



B. 維基百科:袈裟

Kasaya (clothing):Wiki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Kasaya_(clothing)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