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錢不是萬能的 按照佛說的去做,生

三、金錢不是萬能的

按照佛說的去做,生活、金錢都不會給我們的修行帶來違緣;否則,假如不會協調解脫和生活之間的沖突,很多人就會迷惑困擾,掌控好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美國《新聞周刊》曾經提出過一個問題:「金錢與幸福,哪個更重要?」

大家想想,如果讓我們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會怎麼回答。

釋迦牟尼佛早在2500多年前就回答了:幸福才是最重要的,金錢並不重要,僅靠金錢是不可能讓人類滿足並從中獲得幸福和自由的。但大多數人卻認為,沒有金錢,就不會有幸福,金錢是決定幸福的關鍵所在。

當然,除了極少數人以外,一文不名的人當然不會覺得幸福,但是否很有錢就很幸福了呢?不是,金錢絕對不是萬能的!

在一些貧困地區,物質極端匮乏,貧窮的人們與發達的物質生活之間有著很大的距離,人人都想擺脫窮光蛋的生活,都認為如果有錢,就可以解決一切。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人死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但只是為了在走之前自己過得幸福一點,大家都會拼命地為之奮斗不息,力圖拉近自己與優裕的物質生活之間的距離。

然而,當真正有一天距離縮短之後,人們的幸福指數並不會隨著物質的發展而增長。比如說,在北歐等很多西方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國民福利非常好,人們應有盡有,什麼都不缺,但這些國家的自殺率卻異乎尋常地高—據世界衛生組織1994年公布的自殺率得知,芬蘭、瑞士、比利時、丹麥、瑞典等國的自殺率均位於世界前十位。對他們來說,金錢、物質等等就不是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重要了。雖然大家都過著富裕的生活,但很多西方人卻並不快樂幸福。這一切表明,物質財富與幸福快樂之間並不是成正比的。

美國福布斯雜志曾以美國最富有的400個人和另外1000多中、低收入者以及窮人為對象做比較調查,讓他們從1到7選出一個數字,1代表「我感覺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覺非常幸福」。最後的統計結果顯示,超級富翁們的幸福指數是5.8;但是,在過去多年的調查中專家們還發現,居住在寒冷的北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的幸福指數也是5.8;此外,肯尼亞的馬賽人—生活在簡陋骯髒的草棚內,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的一群游牧民族,他們的快樂指數同樣為5.8。

美國密歇根州或蘭市或普大學的心理學家戴維?G?邁爾斯(DavidG.Myers)根據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的數據證實,「財富與幸福之間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矛盾。邁爾斯發現,自1950年以來,美國人均購買力增長了兩倍。難道由此推算,美國人在2000年時的幸福感就應該是1950年時的3倍嗎?……盡管現在這代人的經濟條件比上一代人好了很多,他們卻沒有感到幸福。事實上,美國年輕一代比他們的長輩更加焦慮。」

美國心理學家瓊.M.圖文齊(JeanM.Twenge)對1953-1993年間所作的269項研究指標進行了大規模分析,以測定當時兒童和大學生的焦慮程度。2000年公布的分析結果表明,20世紀80年代,美國兒童的平均焦慮程度高於20世紀50年代的兒童精神病患者。

英國未來基金會的邁克爾?威爾莫特和威廉?納爾遜在《復雜的生活》一書中指出:「在過去50年裡,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並沒有使人們增加多少快樂。這是進步的悖論。今天的一代人比以前更富裕、更健康、更安全,享有更多的自由,但他們的生活卻似乎更壓抑……」。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萊恩博士經過研究得出:在最近40年間,自認「非常幸福」的美國人一直呈下降趨勢。一項最新統計還顯示:在1960-2000年期間,按不變價格計算,美國人均收入翻了三番,但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卻從40%下降到30%左右。在法國、英國和美國等經濟發展較快的歐美發達國家,最近十幾年間,精神抑郁的人數卻在與年俱增。對此萊恩解釋說:收入水平與幸福之間並不是直線關系,而是曲線關系。在收入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會增加幸福;但當收入水平超過一定高度時,它的進一步提高未必會明顯增加幸福感。

佛陀早就說過,金錢不是萬能的!現在這句話已經被越來越證實了。上述的數據很明確地顯示,人類幸福感的來源不是物資生活。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生活,但又似乎都在經歷不幸。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即使擁有更多的物質與金錢,並不能保證會因此而獲得更多的幸福。這些道理在佛經裡講得非常清楚,但西方的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現在才發現。

龍樹菩薩在《親友書》裡面講過一個比喻:「如麻風病蟲蠕動,為得樂受皆依火,非但不息苦更增,當知貪欲與彼同。」麻風病人的皮膚下面有一種小蟲,病發作的時候奇癢無比而且也很痛,很多病人為了減輕痛苦,就去烤火,不料小蟲在受到刺激後,反映非常強烈,結果使病人更加痛苦。這個比喻,就是暗指人的貪欲。我們一直都認為,金錢會給我們帶來幸福,然後拼命去掙錢,結果有了錢反而更不幸福。

另外,《親友書》及其它論典當中也講:「一切妙欲如鹽水,愈享受之愈增貪。」物欲及物質享受就像鹽水一樣,人越喝口越渴,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無限膨脹的欲望就會使人越來越痛苦。

事到如今,很多現代人心裡都劃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我們以前認為,經濟發達以後,人就會幸福,但如今的事實怎麼並非如此呢?這是實實在在的數據告訴我們的啊!這是不是說明,當有一天我們像西方人那麼富裕的時候,會不會也一樣不幸福呢?

過去西方的一部分哲學家也認為:金錢或物質生活是幸福的來源。從文藝復興運動的時候開始,就有人這麼說。比如,人文主義之父彼得拉克就揚言道:「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啟蒙運動的時候,法國機械唯物主義的代表人物,那個一直高喊「人是機器」的拉美特利也認為:人們的快樂和幸福是肉體器官通過感覺而得到的,他說:「幸福是不能依靠思想方式或感覺的方式的……如果在自己的思想中尋找幸福,如果想靠研究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真理來尋找幸福,那就是在沒有幸福的地方尋找」伏爾泰也認為:生理器官的滿足,是人們追求幸福的根源和動力。他們竭力反對西方宗教的禁欲主義,認為感官享受是追求幸福的動力,無論是法律或者宗教,都不應該阻礙人的欲望。

在這些思想的帶動下,西方人拼命地掙錢,在奮斗了幾百年以後,卻發現有錢了還是不幸福,盡管有了名車、別墅,有些人還有了游輪、飛機,但精神上卻異常空虛、頹喪、痛苦,時至今日,他們已經無計可施了。

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家理查德?萊亞德(RichardLayard)在《幸福》(Happiness)一書中指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已經翻了兩番,我們擁有更多的食物、衣服和汽車,房子更大,中央空調更普及,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海外度假,一周的工作時間更短、工作待遇更好,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身體更健康了,但人們沒有因此而感到幸福。」

美國博士達林?麥克馬洪(DarrinM.McMahon)花了六年的時間來研究幸福,他應用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以及人類現實生活中的經驗作為參考,寫了一本書,叫做《幸福的歷史》,其中指出:美國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壽命在1900年為46.3歲與48.3歲,到了2000年已升至74.1歲與79.5歲……然而,如果從這樣的資料就推論西方人因為物質與科學進展而愈來愈幸福,卻是錯誤的想法。自1950年以來在美國從事的詳細調查顯示,美國人認為自己「幸福」的人數比例一直維持在60%上下,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比例卻從7.5%下降到6%。此外,單極型憂郁症比例也似乎大幅升高。

書的結論中寫到:「過去數千年來驅策著西方文化的那種渴望與追尋,那種崇高的不安,顯示了人類只要維持著凡俗的身份,就永遠無法知道某些事情,永遠無法回答某些迷題。極致幸福的聖杯就是其中之一。如同神話裡盛過基督寶血的聖杯一樣,極致幸福也可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象當中,一個救贖的聖物,一只裝盛我們痛苦的容器。」

所有這些結論,都是人類歷史活生生的數據和經驗告訴我們的。

佛教不排除輪回裡存在相對而暫時的幸福,但不認為有絕對的幸福,總的來說痛苦的比例占了絕大多數,這個觀點也許現在我們可以開始接受了。但肯定還是會有很多人覺得,沒錢的人痛苦,而有錢人不會痛苦,但上述事實已經說明,金錢可以給人類帶來幸福的想法是錯誤的!

我為什麼要說這些呢?這就表明,只要我們按照釋迦牟尼佛規定的生活方式去做,就能過上比較幸福而有意義的生活。

當然,如果溫飽不能解決,那也不會幸福,但是,當生活水准達到一個標准以後,就一定要少欲知足,假如那時候還不知道少欲知足,就永遠也不會幸福!

西方人經過了幾百年,才發現以前追尋幸福的方法是錯的。我覺得,也許再過一百年左右,全世界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最後都會不自覺地走到佛制定的這條道路上來,因為只有這條路才行得通,只有這樣才會獲得幸福。原來那種只有物質才能讓人幸福的想法與說法,在今天看來,似乎是一個死胡同了。一方面人類自己不會幸福,另一方面,大自然也不允許我們過這樣的生活,沒有那麼多的能源,地球供養不起,人類別無選擇,都要走這樣的路!所以,只有懂得怎樣生活,才會在輪回當中獲得相對的幸福。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