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 宗薩欽哲仁波切 法,這個字

三寶

宗薩欽哲仁波切



法,這個字在梵文中的意義有很多,簡單的說是去持有、保護的意思,這兩個定義現今被佛教徒所引用。一般而言,法有兩種:教法和證法;法對許多人來說,像是一本書或佛的教授,這沒有錯,但真正的佛法並不是一種知識、語言或概念性的文章,而是我們生命的實相、現象的實相和事實,生命的真理、來世的真理和現象的真理,因為我們關切的是現在生命是什麼?未來生命是什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甚至我們常不自覺地尋問這些問題。為了回答諸如此類的問題,許多偶像論者、哲學家都在努力,佛教亦同。所以也許可說真正“法”就是趨近實相的方法;或者說“法”就是實相,而佛所說的就是方法,依之便可向諸法實相趨近。



常有人以為佛教徒必須崇拜佛,擺設佛像然後崇拜他,這有些不正確,其實他們並不是因佛擁有權力、超自然力等而向他崇拜;在佛教中我們有佛像或佛相,向其表示敬仰甚至供養他,是因為我們尊敬他的教法,如果我們思惟他的教法,可藉之得到喜悅平和或成正覺。



現在再談到"法",一般說來,佛陀所給予的教法超過八萬四千法門,這就是我們所說許多佛經的來源。這些教法可分為大乘和小乘兩部分,再細分的話大乘中仍可分為兩種教法:一種教法較強調"因",由因地起修以至證果,另一種則較傾向於"果地"上;前者我們一般稱為大乘,後者稱為金剛乘,因為它較多提及果地本身;在大乘中我們修行六度圓滿(圓滿六波羅蜜),然後成正覺,但金剛乘中說到你已經是佛了,唯一需要做的事便是認得他,這是因地和果地起修之不同。



僧侶是法的實修者,僧伽分為許多種,一般來說,大部分的小乘行者認為僧伽是受過出家戒的人,如和尚和尼姑;但金剛乘中則不僅如此,僧伽也可能是在家修行者,只要任何為眾生工作而依慈悲心、志求佛果的想法來幫助眾生的人,就是僧伽;當然僧伽可分很多層次,依其智慧、悲心之圓滿程度而分。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