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口意三門修持成佛之因是什麼? 達真

以身口意三門修持成佛之因是什麼?

達真堪布



我們無論修什麼法都要有三個殊勝的攝持: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後行迴向殊勝。如果沒有這三個殊勝的攝持,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成為解脫之因,成佛之因。



前行發心殊勝,就是發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但很多時候我們是都刻意發的,不是自自然然的。真正要達到究竟圓滿,就要在相續中自然而然有這樣一個心念,有這樣一個願望,不用特意去發。



正行無緣殊勝,就是在聞、思、修的過程中,能站在三輪體空的角度,以空性的智慧攝持。有現量的智慧是最好的,若是沒有,最起碼也要有比量的見解,要盡量保持住這種狀態。



後行迴向殊勝,迴向就是把所積累的功德、善根、福德用在什麼地方,是為自己用,還是為眾生用,應該儲存在哪裡。正確的迴向就是迴向給菩提,迴向給眾生。



發心和迴向都要具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是為救度一切眾生,第二個是修持成佛。迴向給眾生,成為眾生成佛的因;或是給自己,成為自己為眾生成佛的因,這兩個都可以。發心和迴向有兩層含義:一個是以悲心為一切眾生,另一個是以智慧修持成佛。發心和迴向沒有多大的區別。一個是在做功德、善根、福德之前發願,一個是在做功德、善根、福德之後做迴向;一個是動機,一個是目標。



正行無緣屬於勝義菩提心,前行發心、後行迴向屬於世俗菩提心。但是世俗菩提心也可以有勝義菩提心的攝持。比如說我們迴向的時候,迴向本身屬於是世俗菩提心,如果能站在三輪體空的角度,有勝義菩提心的攝持,能以無我和空性的智慧來攝持的話,回向也可以變成勝義菩提心,也可以成為出世間一種無漏的功德。



做任何功德、善根、福德都要具有這三個殊勝。如果沒有這三個殊勝,在表面上再精進,都不能成為成佛的因。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不管是大事小事,大功德還是小功德,大善根還是小善根,無論在什麼時候,不僅是在道場或佛堂裡念佛、誦經、做功課,還是做家務或是上班工作,如果有三個殊勝的攝持,都是成佛的因,將來一定能成佛。若是沒有三個殊勝的攝持,你表面上所修的善根再大,即使在佛堂念佛、誦經、持咒,統統都不是修行,都是輪迴的因,不是成佛的因,最終也不會成佛的。



能不能成佛,就看自己的身口意三門所做的是不是成佛的因。如果是,將來一定能成佛。如果不是,怎麼能成佛呢?沒有因哪有果?



修行不在表面上,而是在心裡。整個聞思修的過程中,若是沒有把握心態的話,都是在造業,不是純善。自己有沒有真正的修行,有沒有進入修道,以這三個條件衡量就可以了,這是最標準,最實用的。以這三個殊勝來要求自己,糾正自己,改變自己,一切一切都能成為成佛之因。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