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害怕」? 心理學告訴我們其

為什麼我們「害怕」?

心理學告訴我們其中一種可能的歷程,是因為「我們不敢面對」。越不敢面對,害怕的持續時間越久。逃避習慣了,那個為害怕保留的心理空間,就成了地雷區,牢不可破。

有時,還沒碰到,光是想到,就渾身發顫。

有些話題,帶著強烈的情緒淤積著。我們始終不敢對人談,自己也不敢碰,堆著堆著就成毒瘤,我們可能還不清楚為什麼痛?!

換個方向來說,學習新東西、面對新事物,是一種重要的情緒管理習慣。願意嘗試自己不熟悉的,甚至害怕的領域,成功經驗累積多了,自然不容易讓失敗嚇倒。
⋯⋯
譬如,我跟孩子們談到這個觀念,聊聊他們的害怕與努力。我也必須以身作則,談談我的新嘗試。

我對廣播有興趣。我不是那麼上相,但聲音還沒那麼難聽,如果能跟聽眾討論心靈、情緒人際、親子教養…等等,我專業範圍內的知識,那我會覺得很有挑戰性。所以,最近送件申請,爭取深夜心靈節目廣播主持人的職務,雖然我不是專業廣播人,機會不大,但至少我沒坐著空等。

重點,常是過程,而非結果。

我因為這個想法,要付出更多努力,要思考生活改變的各種可能性。我要整理我的所學,哪些適合透過廣播為媒介,跟聽眾分享,擬出帶狀節目規劃,還要試錄demo…

因此,我不斷地學習,我的生活常很刺激,一點都不無聊,幾乎不感覺空虛。我還是很清楚,努力不一定有收穫,但是不努力,肯定什麼都沒有。

我有夢想,但夢想不是只有一條路。我想幫助孩子,成立基金會是一種方式,萬一不成,廣播也可以試試,真的都沒有,還有臉書的版面,可以分享些個人心得。沒試,就不知道路在哪裡…

這麼一來,挫折、失敗、批評,就會常在我身邊打轉。有些事,特別是害怕,慢慢地習慣,其實也沒那麼可怕。這正是心理學裡,教導我們克服害怕的重要原則—就是面對它,無論是在想像層次,或在實際層次。只要讓我們害怕的結果沒發生,甚至有成功經驗,那麼,恐懼的連結就會越來越淡,然後逐漸消失。

偶爾跨出我們的舒適圈,會給生活帶來新的色彩。也把不少負面情緒,悄悄地帶走了。

最近,在自己做功課的時間,研究某個節目,請爸爸們帶小孩在外住宿的實境秀。對於媽媽們來說的簡單小事,像煮飯、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這些男性,有不少害怕、煩躁、氣惱…等的情緒。

不過,隨著時間過去,有些爸爸,慢慢找回了信心。像是一個爸爸講到類似的話,如果花時間琢磨,我們也可以做得好,男人不就是這樣…

人際互動,尤其常讓我們面對新情境、新狀況,受傷不少,怨懟難免,但那些新的體驗與學習,千金難換。我雖然互動技巧不算圓融,但是我勇於嘗試,跟社會各層面的人交流,也頗有所得。

對老人家來說,要延緩智能上的老化,相關研究有不少看法。其中,運動,以及學習新事物,是很清楚的兩項抗老化因子。

不是所有事物,都該嘗試。但明顯阻礙自己成長的害怕,倒是該跟它打打交道,也許不是現在,但永遠有未來。

別怕,祝福您!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