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仁波切的女人】 巴楚仁波切(藏文

【巴楚仁波切的女人】

巴楚仁波切(藏文:དཔལ་སྤྲུལ་ཨོ་རྒྱན་འཇིགས་མེད་ཆོས་ཀྱི་དབང་པོ,1808年-1887年),名為晉美秋吉旺波,或譯為扎巴楚·吉美卻吉旺波,寧瑪派大圓滿傳承著名上師,也是利美運動的領導者之一,《普賢上師言教》的作者。
他出生在西康Dzachuak地區,地處雪謙(Shechen)和卓千(Dzogche)北方的一處康藏遊牧區。他幼年時被認證為巴給‧桑殿彭措(Palge Samten Phuntshok)的轉世,因此被稱為巴楚仁波切。他後來又被幾位大師認證他為寂天菩薩的化身,寧瑪派巖傳吉美林巴尊者的語化身。
他跟隨吉美‧嘉威紐古(Jigme Gyalwai nyugu)上師學習大圓滿法,修習過多次《龍欽心髓》。

有一次,巴楚仁波切,在東藏札竺喀北邊勾婁的大草原走著,遇到一個可憐的女人帶著三個小孩,小孩的父親剛被一頭巨大的紅熊噬死。那可憐的寡婦,扯著頭發啼哭不已。

巴楚問她要往何處去,她向面前這位襤褸的流浪漢,哭訴她悲慘的遭遇後,說:"我必須到札竺喀去為我的孩子們乞討食物。那裡將有一場大法會,乞食應該會豐盛些。"

"唉呀!路途很遙遠,"巴楚慈悲地說:"你別自己走,我也是要去那裡,我可以沿途幫你些忙;我們一起走吧!"

他們這樣走了很多天。晚上就睡在星光閃爍的夜空下,巴楚會把一個或二個小孩放在他舊羊皮襖的褶層中,而婦人則照顧著其他的小孩。白天,巴楚將一個孩子背在背後,婦人抱著最小的,年紀最大的那個孩子,則跟在旁邊走。每天早晚他們都用營火來準備茶食。過往的旅人都把他們當成乞丐,沒有人知道背上背了個小孩的流浪漢的真正身份,更別提那位喪夫的寡婦。寡婦沿路到村落中乞食,巴楚也一樣做,他們討得足夠的烤青稞粉、牛油、酸乳和犛牛跟乳酪,賴以維生。

他們終於來到札竺喀。寡婦獨自去乞食,巴楚也一樣。

後來,巴楚似乎有些不悅。婦人問他舉止不太尋常的原因。"沒什麼,我有些事情要辦,但這裡的閒言閒語,使情況變得有點困難。"

"在這兒,您會有什麼事要辦?"婦人驚訝地問。

巴楚簡短地答道:"沒什麼,咱們走吧。"

這小家庭很快地來到山坡旁一座寺廟的外圍。巴楚突然停下來,轉向婦人說:"我必須進去,過幾天你也可以來,我必須到寺廟裡去朝聖,我會在那裡等你。"

這一點,不是婦人心裡想聽的,此時她已經很習慣於時時圍繞著這位新同伴身旁溫和、安詳、自在的氣氛;而且自從與巴楚同行後,一種無可言喻的寧靜和愉快的感受,取代了她的哀傷。

她抱怨地說:"別說蠢話!還是一起走吧,一直到現在您都很和善,千萬別丟棄我們!

我們可以結婚,至少我可以跟著您,得到您的保護。我不了解為什麼,但是我覺得跟您在一起很快樂。"

然而,這位上師已經下了決定,"這行不通。到目前為止,我竭盡所能地幫助你,但這裡的人會說閒話。我們不能繼續同行了;過幾天再來吧!你會在寺院裡找到我。"巴楚踏著堅定的步子走上山丘。婦人和小孩則留在山腳下乞食。

第二天,全山城都傳布著快樂的訊息:"證悟的上師巴楚仁波切已經到臨,他將開示《入菩薩行論》。"所有虔誠的信徒都匆忙趕著去寺院,犛牛上載滿食物補給品與帳篷以準備長期停留。

聽到這消息,又見到大眾的激動,寡婦很高興。她想:"如此偉大的上師來臨,正是我以亡夫之名做功德的最好機會。"於是她拖著三個小孩立刻匆匆趕上寺廟,將乞討來的東西,拿在手上當供養。

當巴楚仁波切到達寺院時,他吩咐僧眾:"請把人們供養我的所有食物收到一旁放;我有位客人不久就會來,會需要這些。"巴楚從不接受供養,也不積聚任何財富,以此聞名的上師這麼說,僧眾都很驚訝,但他們只有遵照他的指示去做。

寡婦到了以後,在一大群人的邊緣,找到一個位子坐,離上師的法座很遠,她仔細地聽著。距離這麼遠,她竟沒認出不停說法的巴楚。最後,當天的法會結束,所有結行的祈請文和功德回向,都唱誦完了,婦人走到法座前接受上師的加持。她驚訝地發現以前一起旅行的同伴,正仁慈地對她微笑。

這驚愕的寡婦,恭敬又惶恐地請求上師原諒:"請原諒我不認識您,讓您背我的小孩,向您提婚……及其他一切。"她哭著。

巴楚仁波切笑了,並要她不用擔心。然後他向隨從的人說:"這就是我的客人,她幫我來到這裡,請將我們放在一旁的奶油、幹酪和其他的物品全給她,且看看她的家人還需要什麼。"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