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lliam

[嘎瑪仁波切開示 佛教和佛法不會亂]

[嘎瑪仁波切開示 佛教和佛法不會亂]

[嘎瑪仁波切開示 佛教和佛法不會亂] 佛陀告訴我們“依法不依人”。沒有佛教亂這種說法,佛教徒會亂,但不代表佛教和佛法會亂,這是兩碼事。“不動己心,不亂他心”,以偏概全的結論是不會究竟的。 一個南方的佛友曾對我說,他遇到一個從國外回來的風水師,以前是個出家人,現在靠給別人看風水算命為生。這個風水師對他說:“我還俗的原因,是廟裡有人以佛教的名義斂財。我看不慣他們,就還俗了。” 一個出家人,如果在...

【以此憶念剛於昨日10月23日示現圓寂的

【以此憶念剛於昨日10月23日示現圓寂的

以此憶念剛於昨日10月23日示現圓寂的格魯之寶登馬洛確仁波切。依教奉行就是供養上師回報上師傳法隆恩的最好方式 節錄於登馬洛確仁波切2006年在台講授緣起性空的教授 一切法都是緣起之法,所謂的緣起之法就是藉由互相觀待而安立出來的法。舉例來說,敵、友也完全是藉由觀待而安立出來的法。所謂的敵指的是什麼呢?就是一個人對你會造成損害,那麼這個人就會安立他是我的是敵人。若這個人他幫助你的話,則稱之為友人。敵...

[ 六波羅密多-布施波羅密---卡盧仁波

[ 六波羅密多-布施波羅密---卡盧仁波

[ 六波羅密多-布施波羅密---卡盧仁波切] 布施有兩種:供養三寶與布施有情。首先談供養三寶。以最大的誠信之心,將實際的物品供養給三寶與三根本,此誠信之心發之於對他們的無量功德之瞭解與憶念。而供養他們的實物通常為:清水、鮮花、香、燈、番江橘香水以及各種香美的食品,各種樂器如鈴、鈸、鑼、銀鈸、鼓、喇叭、雙簧管、號角、琵琶、笛等等。對於僧,你可供養食物、衣服、住處及其他必需品,或者供養旗、旛、傘、蓋...

[宗薩欽哲仁波 開示 禪定]

禪定實質

[宗薩欽哲仁波 開示 禪定] 禪定實質

[宗薩欽哲仁波 開示 禪定] 禪定實質上是“覺”的連續,而非我們在禪定時的行為——身體打直,盤腿,閉眼好幾個鍾頭。你必須專注,這是你首先要做的,如果沒有專注(止),什麼都做不成。 現在,你們有些人似乎很專注地在聽講,所以你以為你的心並不散亂。一般來說我們的心十分鬆懈,當我們開始禪定時,我們遇到的幹擾越來越多。比如說,現在大家都專注於我,不要散漫,就這麼待上幾秒鍾……但你開始散漫,開始更清晰地聽...

大寶法王開示 ─《佛子行三十七頌》 節錄

大寶法王開示 ─《佛子行三十七頌》 節錄

大寶法王開示 ─《佛子行三十七頌》 節錄 常伴親友還離別 勤聚財物終棄捐 識客且遺身捨去 捨此世是佛子行 如何分辨什麼是修行?什麼不是修行呢?就看有沒有捨棄世間八法、捨棄此生。薩迦派離四貪執的教言提到:「貪執此生非行者。」因為一個貪執今生俗務的人,很難有機會找到真正的快樂。 所謂世間八法,不只是文字上的稱、譏、毀、譽等,我們要瞭解的是世間八法的癥結,即是盲目的執著,這是我們要斷除的原因。 ...

『貝諾法王 開示 修行要務,發心為首』

『貝諾法王 開示 修行要務,發心為首』

『貝諾法王 開示 修行要務,發心為首』 在開始實修任何大乘教法時,最重要的是觀察一己的發心與動機是否為菩提心。菩提心的對象是如父母般的眾生。 為什麼說眾生就像父母一般呢?這是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在輪回中漂流無量劫,在生生死死的洪流中,在受胎的四種方式。卵生、胎生、濕生與化生—其中除了化生不需仰仗父母親外,其他的方式一定是藉由父母親賜與我們生命的。而這些眾生在作我們父母親的時候,除了賜與我們珍貴的人...

[索達吉堪布開示 吉慶佳日宜戒殺放生]

[索達吉堪布開示 吉慶佳日宜戒殺放生]

[索達吉堪布開示 吉慶佳日宜戒殺放生] 放生有許多的功德,能使諸事呈吉祥,蓮池大師云:“戒殺之家,善神守護,災橫消除,壽算綿長,子孫賢孝,吉祥種種,難可俱陳。”殺生則廣積怨業,並使宿世所累積的福壽逐漸消減毀滅,故每當逢年過節、慶賀生日、或喜慶婚禮、生意開業、宴請賓客等吉慶佳日,皆應廣行放生,而不應於此時宰殺生靈、暴殄天物,廣行殺業。 原本是喜慶吉日,親朋好友歡聚一堂。逢年過節則希望來年五穀豐登...

Dalai Lama

From my point of view all things originate with the mind. The quality of our actions depends on our motivation. A real appreciation of humanity, compassion, and love are crucial to this. Whether we wo...

Dalai Lama

A sense of contentment is crucial to being happy. Physical health, material wealth and friends contribute to this, but contentment governs our relations with them all.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作為個人我們需要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作為個人我們需要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作為個人我們需要佛教嗎? 我們再次會問這個問題:但是作為一個個人我們需要佛教嗎?這取決於你真正珍視的東西,你覺得有價值的東西是什麼。如果你覺得有價值的是那種很局限,很明顯的東西的話,如果你覺得人生的全部就是有一個房子住,有一點東西吃,在銀行里有一些存款,有一部車,有一份工作,有好的身體健康,有朋友的話,你可能確實不需要大乘佛教,那這是你應該思考的,這些東西真的能給你帶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