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性及本性(談忍辱、放下) 第十七

人的心性及本性(談忍辱、放下)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有一位女士請問法王:「您談到忍辱,但是若於我們周遭的環境裡,有人沒有任何理由的找我們麻煩,處處為難我們,羞辱我們時,我們還要忍辱嗎?要如何去忍辱 呢? 」



至尊法王回答道:「試想,一位精神科醫師,他(或她)深知她的病患是有精神上的病痛無法自主,所以不管病患對醫師作出何種不合理行為或對待時,這位醫師 一定不會有負面的對抗反應,醫師還會想著如何去治愈這病患,所以我們也應當用如此的態度去面對、去忍辱!」



人的心智會改變,我們周遭的環境也一直在變化中,而外在環境的改變會直接影響到人們心智的變化。



例如:當我們聆聽寧靜、祥和的音樂時,我們的內心也會感受得到寧靜,反之,如果我們聆聽激烈、充滿暴力的音樂時,我們的心也會隨之變得焦躁。在外在環境如此的影響力中,必須保持心靈的純淨,以達到心境的和諧。



我 (法王)相信,人的心性及本性是純潔無瑕的,每一位眾生都具有佛性,以及巨大的潛在力量。



然而由於外在物質環境對心性的污染,使得人的佛性染塵,內心充滿了對物質的慾望,以及因之而起的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人的內心不再寧靜,也無法達到和諧的效果,而這一切都是因物質過度發展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須要能夠修正這樣的污染,使我們內心純正的本質再度升起,就像蓮花生長在污泥中卻不受污染。



一般而言,我們傾向於將障礙變成較障礙本身更有害的力量;障礙本身可能並沒有如此有害,但我們使障礙變得更具有傷害性而導致自己受到傷害。所以我們應該採取勇敢的立場,使障礙不至於造成更進一步傷害。



當我們勇敢無懼時,沒有任何一種狀況能產生真正的傷害。雖然就相對而言確實有些負面的情況,但是負面情況本身並沒有如我們所想的具有如此嚴重的傷害性。因此我們必須在逆境來臨時就採取勇敢無畏的態度



現在很多人會需要面對很多的痛苦。而大多數人在面對痛苦時,會不斷地去想著這個痛苦。把這個痛苦放在他的心裡面,無法將它放下。因為一直不斷地想著痛苦, 自己的一生也就延誤了。

想著痛苦其結果就只有讓自己更加地痛苦與傷心,事實上,比起不斷地在回憶痛苦,沉溺於痛苦,更有意義的事是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換一個方式來想,也就是要以正面的心去思惟。

自己其實也有快樂、福氣、福德的部分。這是我們應該珍惜的部分。因此比起我們不斷地回憶、沉溺於過去的痛 苦,還不如開展出正面的情緒,走向光明更具利益。



所以當我們在遇到痛苦的時候,事實上呢,痛苦它發生就已經發生了。它已經過去了,放下就好了。但是很多時 候我們並沒有這樣做,我們非但沒有把痛苦放下,還甚至不斷地在回憶,還想找回痛苦!如果這樣子一直持續下去的話,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身、口、意全都變成了 只有痛苦,而一丁點的快樂也都消失了。會有這樣的一種情況。



因此我們說:『總是想著黑暗的時候,那麼他看到的便就只有黑暗!』然而,別忘了還有光明面的存在!

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有其光明的,善的一面。所以當各位如果痛苦產生的時候,就放下它!

在那個時候我們最主要想的是我們的光明面,是我們福德的那一面,是我們善心的那一面,這是我們要開展的部分。但是這種面對 痛苦的方式,是要痛苦發生的時候,我們就要以光明面的心去想。很多時候,當痛苦想久了,沒有放下的話,再要以光明面的角度去想則是不容易的!所以需要學習。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