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仁波切的文章列表如下,共3032

第一頁上一頁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下一頁最後頁

宗薩欽哲仁波切:什麼是真正的出離心? 佛


 

宗薩欽哲仁波切:什麼是真正的出離心? 佛教徒幾年之後,你也許可以輕而易舉的出離很多過去無法出離的東西,你變的不再關心那些被認為很世俗的事物。 你不再翻閱汽車雜誌,也不再留意開過你身邊的車是法拉利還是奧迪。不再關心精品購物雜誌裡那些漂亮的衣服和背包,不再關心哪家購物中心正在打折,也不再經常更新你的QQ版本。你甚至可以不需要肉食也可以不再抽煙。 可以說,你在這些方面出離的很好,你確實出離了一些東西。但...

宗薩欽哲仁波切憶念上師頂果欽哲法王   


 

宗薩欽哲仁波切憶念上師頂果欽哲法王   藏文裡 “傳記” 有一層涵義,就是一經聽聞就能種下解脫種子,比如密勒日巴尊者的傳記。“攝取佛子傳記”,就是把佛子菩薩的真實行履領納於自心,發願要行到和他同等的境界。比如,菩薩如何修持布施波羅蜜多,我也發願隨學,他是怎麼做的,我也努力做到和他一樣。按這樣,浩瀚如海般的佛子行都一一攝取。《無垢虛空經》中云:“阿難,諸如來非於一切眾生前顯現,而盡現為善知識宣說佛法...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祈禱的修法 祈禱聖眾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祈禱的修法 祈禱聖眾加持修行成就是非常重要的加行。實際上,每位修行者行住坐臥時時刻刻都應祈求三寶加被,不論修何種法門,首先祈求上師三寶加持,非常重要。 以下從祈禱的對境、祈禱的必要性、祈禱的內容、祈禱的條件四個方面來認識祈禱。 一、祈禱的對境: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和大小乘的聖眾。 二、祈禱的必要性: 我們成辦事情都需要依靠助緣,比如,從這裡到色達縣,如果有便利的交通工具,還...

在菩薩道上,敵人和試圖傷害你的人可以是強


 

在菩薩道上,敵人和試圖傷害你的人可以是強二有力的助力來源。他們引起會觸發憤怒和嗔恨的情境,給予你珍貴的機會來訓練自己:用忍辱去轉化負面的情緒。在修道上,這種人給予你的恩惠將遠勝過任何立意良善的朋友。 --- 頂果欽哲仁波切

什麼是「息、增、懷、誅」的最高成就 當


 

什麼是「息、增、懷、誅」的最高成就 當陽光照在水晶上,會現出許多顏色的彩光,但並沒有任何實物可以抓取。同樣地,各式各樣的念頭——虔誠心、悲心、惡意、慾望,完全沒有實體,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心。沒有一個念頭不是空性。如果在念頭生起的剎那能了知念頭的空性,念頭就會消失,愛執及怨恨永遠不能擾亂你的心,煩惱會自行崩解,惡業不會累積,也就沒有隨後的痛苦。這就是四種事業中的第一個——「息炎」的最高成就。 如果...

頂果欽哲仁波切的一些事蹟 仁波且在出生


 

頂果欽哲仁波切的一些事蹟 仁波且在出生地丹考可山谷附近,偏僻的險峻森林進行長達十三年閉關時,自己煮茶從來不用離座,只要傾身向前,就可以將即將燃盡地星星之火重新燃起來。 十六歲時,他所有的時間都坐在一個四面關起來的小木箱裡,偶爾才會把腿伸出來。仁波且的大哥為他護關,為了怕他的雙腿會變成畸形,讓他到外面走一走,但仁波且一點也不想離開木箱,並曾連續三年沒有說過一句話。 仁波且在修行“拙火”的時候,...

密乘弟子如何修習禪定? 第一課——禪定


 

密乘弟子如何修習禪定? 第一課——禪定 藏傳佛教的禪修,從次第來說屬於中等修法。最基礎的修法也就是初級修法是外加行和內加行;最高級的修法是正行,也就是寧瑪派的大圓滿,噶舉派的大手印,還有中觀的修法等等。在修完內外加行之後,還沒有修正行之前的中間修法,就是禪修,或者叫寂止的修法。 單就禪修來說,其實與佛教並沒有什麼關係。外道有它們的禪修,世間道中也有很多調心和調整情緒的修法,也叫作世間道的禪修...

何謂清靜出離心? 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


 

何謂清靜出離心? 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對於一般人而言,我們平常在遇到強烈的痛苦,不管是生理或者是心理的種種痛苦的當下,這個時候我們能夠瞭解到,這是苦的本質。 但是這種方式,或者是這種感受,不管是修學佛法的人,或者是不修學佛法的人,甚至一般的畜生也都會有的。 一般的畜生牠也會有這種肉體,甚至心靈上的痛苦的感覺,牠自己本身有辦法認識,所以僅僅認識這種痛苦,對於一個修學佛法的人而言是不夠的。...

如何面對死亡? 慈誠羅珠堪布


 

如何面對死亡? 慈誠羅珠堪布 對每個人而言,生死都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注定的宿命。生老病死與現實生活當中的痛苦,是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無法逃避的,只能鼓起勇氣去面對。 面對死亡的時候,世間所有的錢財、名利、知識、地位、經驗等等都用不上。無論是高官厚爵,還是巨賈富翁,如果沒有經過死亡培訓,到時都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很多人在自己被查出是癌症晚期,醫生下了“死亡審判書”以後,都極度悲觀,異...

修心百頌(60) 帕當巴桑傑 大師 著


 

修心百頌(60) 帕當巴桑傑 大師 著 頂果頂哲仁波切 釋論 60、執著和憎恨的念頭如同天上的彩虹,聽瑞的人們啊,它們沒有什麼是可以被執取或捕捉的。 人們可以相當程度地被自己的貪愛或嗔恨支配,甚至願意失去生命來滿足貪愛或嗔恨,戰爭就是說明這個情況的悲慘例子。 貪愛或嗔恨的念頭和情緒,或許看起來非常堅實且具有說服力,但如果你仔細檢視它們,你將發現它們像彩虹一樣不具實體。終其一生地去滿足這種衝...

第一頁上一頁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