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你能證得大悲佛 生活中的密續大手印的文章列表如下,共39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我們修智慧翼時(下士道及中士道),持戒


 

 我們修智慧翼時(下士道及中士道),持戒著重在不傷害眾生。修上士道,也就是慈悲翼時,持戒也著重利益眾生,像是幫助街友、正受苦的眾生、有病痛的眾生、貧窮的眾生、瀕死的眾生等等,以及我們在修行道路上遇到任何需要幫助的眾生。 ~感恩轉自 耶喜喇嘛著作之--你能證得大悲佛 生活中的密續大手印

 菩提心是自發的至誠懇切的希望能儘速成佛


 

 菩提心是自發的至誠懇切的希望能儘速成佛的願心,因為我們必須要證悟成佛,才能具足能圓滿引領眾生離苦且證得佛果的能力。能夠圓滿修證悲心的至高層次--菩提心的行者,就稱為菩薩。已修證菩提心,或是已成為菩薩的指標之一,是內心不會再生起「我」,只為眾生而活我。據說菩薩連呼吸也是為了眾生。證悟菩提心,就是證得菩提道三主要道的第二主要道。    我們現在要修菩薩道六度波羅蜜:佈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

 從智慧翼的觀點來看,「我執」是讓我們受


 

 從智慧翼的觀點來看,「我執」是讓我們受苦的主因,直覺地抓取「我」是個體固有的。從慈悲翼的觀點來看,直覺地想照顧好自己更甚於照顧其他人,這種珍愛自己的態度,就是問題的主要癥結點。  無論是人際關係或在職場,我跟其他人相處時發生的問題 都是因為我把自己放在第一。即便我絕得自己是一段關係的受害者,這也是由於我在過去曾經因為珍愛自己,而對另一方造下惡業。 ~感恩轉自 耶喜喇嘛著作之--你能證得大悲...

 有個更深刻的法門可以擴大我的心來包納眾


 

 有個更深刻的法門可以擴大我的心來包納眾生,就是要去思惟一切眾生對我都很慈愛。我在生活中使用的任何東西,沒有一樣不是來自於無數眾生的辛勞。  就以我現在手上拿著的書來說,有無數的眾生參與了這本書的製作過程,我找不到哪個是開頭:做成紙張的樹木、筏木工人、在這過程死去的生命、載送樹木的貨運員、卡車司機、製造卡車的人;製紙的人、裁切紙張的人、包裝的人、製作包裝材料的人﹔蓋書店的人..缺少他們任何一位,...

 我們現在抱持著很深的錯謬假定,認為不是


 

 我們現在抱持著很深的錯謬假定,認為不是自己想出生,我是誰跟自己沒關係,而是父母生了我等等,假如這麼想,那麼把自己的問題歸咎到父母身上似乎合情合理。  另外,我們甚至對慈愛心的看法都是錯謬的:我們認為凡事按照自己的期待去做的人,就是對我們慈愛。不過,如果我們瞭解到一直努力想幫助我們的人,就是慈愛的人,那麼母親在各方面對我們都很慈愛,這一點再清楚也不過。即便她生下我之後就把我送走了,但母親沒有把我...

 在上士道的修行,所修悲心到最頂端是菩提


 

 在上士道的修行,所修悲心到最頂端是菩提心:自己無法忍受見到眾生受苦,知道只有佛能真正地拔除一切眾生苦,因而發自內心想儘快證悟成佛。  菩提心是由大悲心發展而來:大悲心不只是無法忍受見眾生受苦,還認為自己有責任除去眾生苦,就像母親知道減輕孩子的痛苦是她的職責一樣。達賴喇嘛尊者稱這種大悲心是「普世責任」。 ~感恩轉自 耶喜喇嘛著作之--你能證得大悲佛 生活中的密續大手印

我們再三思惟四聖諦,到最後能真正出離苦及


 

我們再三思惟四聖諦,到最後能真正出離苦及苦因。金剛持梭巴仁波切提到,當我們到了「單單一個貪念都令人相當作噁,噁心程度就像泡在化糞池一樣。」這才表示我們持證了出離心。 中士道的行者極富智慧充滿喜悅慈愛,不管生活中發生任何事,都是純然地知足常樂。出離心是菩提道上三主要道的第一要道,也是下士道及中士道的修行頂端。 ~感恩轉自 耶喜喇嘛著作之--你能證得大悲佛 生活中的密續大手印

貪可以延伸到相當微細的程度,它會暗中搞破


 

貪可以延伸到相當微細的程度,它會暗中搞破壞。耶喜喇嘛曾說他可以用一整年來跟我們談貪,但除非我們深入地、謹慎地看自己的內心,發現到我們自己的貪是如何地錯綜複雜,否則我們永遠不會有開始真正瞭解貪的那一天。貪是一把塗滿蜂蜜的鋒刃:我們相信貪是快樂的序曲,而其實,貪只會導向痛苦。 我們順從貪所得到的快樂,就像是毒品成癮者吸食毒品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會長久,而且還是染污的,只會讓我們有更強大的貪著。我們的文...

我們會受苦的根本原因是心處在無明狀態(與


 

我們會受苦的根本原因是心處在無明狀態(與個體有關時,常為人熟知的說法是「愛我執」)。而其實,我們每天會遇到種種問題,主因是貪。貪是心的預設模式(default mode)。但當我們聽到佛陀說:「除非放掉貪,否則就不可能會快樂」,我們會驚慌失措,並且如同金剛持梭巴仁波切指出的,我們會困惑:「你的意思是說,我得要放棄我的心,放棄我的快樂嗎?」會有這種疑問,是因為我們混淆了貪及愛、快樂及欲樂等等。 ~...

• 苦分為三種:「苦苦」指一般的苦,平常


 

• 苦分為三種:「苦苦」指一般的苦,平常生活所經歷的苦痛;「壞苦」指我們通常認為的快樂;「行苦」指我們以身體跟心被推進宇宙裡的狀態,宇宙完全是由貪及其它煩惱所產生的,因此宇宙也就在苦的本質裡。 形成苦的原因有兩種:業及煩惱。業:我們在過去所造的業,讓自己遭遇到現在受苦的情境;煩惱:我們當下對於自己處在受苦情境的焦慮反應。例如,自己的鼻子被揍一拳,我們通常認為這是讓自己受苦的原因,但佛陀認為這只是...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