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修行的文章列表如下,共2641

第一頁上一頁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下一頁最後頁

《普賢上師言教》開示的文字整理【視頻二】


 

《普賢上師言教》開示的文字整理視頻二 巴珠仁波切所著的《普賢上師言教》,是一部超時空的口訣教授,對於所有不同根器的弟子們而言,不論他們是否為學者,它都是直指教法中心的一部巨著。 對於那些非常認真遵循這條道路的人,我希望你們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研習《普賢上師言教》,因為這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課題。對於那些追尋成佛的人而言,這是一門從此刻到成佛都必須研習的課題。 ——宗薩欽哲仁波切 繼續談“殊勝的人...

《普賢上師言教》開示的文字整理【視頻三】


 

《普賢上師言教》開示的文字整理視頻三 給教授的人和接受教授的人,雙方都需要有正確的發心: 所謂‘正確的發心’就是給教授的人和聽教授的人,雙方都是要為了幫助一切的眾生得到解脫,以這個發心來講課和聽課,這就是我們的‘正確的發心’。 另外我們有一個傳統,任何的一個眾生想要聽佛法或想要聽智慧的語言,我們也要邀請他們來聽:不管它們是龍、還是下三道的眾生還是其他有形無形的各種眾生;用現在的語言就是:其他...

《普賢上師言教》開示的文字整理【視頻四】


 

《普賢上師言教》開示的文字整理視頻四 我們繼續—— “如何尋找到上師,之後如何與上師相處”。關於這點,在後面講‘上師瑜伽’的時候會講得詳細,現在只是簡單的講一下: 如果你真的很認真地想走上佛教靈性的道路,那找一位上師是非常重要的。而對待上師最理想的態度應該是視上師如佛;然後盡一切的力量去瞭解佛法的內容;就算你有時候因為自己的染汙,而對上師生起不清淨的看法,你也要一次次說服自己“這完完全全是因...

《贊法界頌》淺釋(一)慈誠羅珠堪布 一


 

《贊法界頌》淺釋(一)慈誠羅珠堪布 一、總義(一)學《贊法界頌》的重要性《贊法界頌》是龍樹菩薩將整個第三轉法輪關於如來藏的經典加以濃縮,而形成的一部短小精悍的論典。 其主要內容,是講心的本性——如來藏。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一直流轉於輪迴當中,沒有得到解脫,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了無明,也即不了解心的本性。 輪迴當中所有的幸福與自由都是相對的,要得到絕對的自由和幸福,就只有解脫。 要想從...

《贊法界頌》淺釋(三)慈誠羅珠堪布 (


 

《贊法界頌》淺釋(三)慈誠羅珠堪布 (四)何謂如來藏 1、如來藏的不同稱謂如來藏也稱為佛性、光明、空性等等,在藏傳佛教裡,還叫大空性、大手印、大圓滿。 這些名稱都是不矛盾的。 2、大空性與小空性的區別《中論》、《入中論》中講的自空中觀與空性,僅僅是指遠離一切戲論的空性,其中沒有提到光明的部分,所以稱為一般的中觀;而引入瞭如來藏光明的他空中觀,就屬於大中觀、大空性。 3、第二轉法輪與第三轉法輪...

真正修行的人有很多很多的障礙,一旦你進入


 

真正修行的人有很多很多的障礙,一旦你進入這個所謂的佛法,你生病也多了,生活中失敗的狀況也比以前多。我們現在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學會去感謝欣賞這些障礙。記得嗎?戰士要感謝一切的事情,感謝欣賞任何一件事情,是戰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同時也要明白,沒有什麼東西是戰士特別喜歡的,因為如果有什麼東西使這個戰士特別喜歡,或者他選擇性地希望什麼東西,那這個地方就會成為他的弱點。因為你喜歡的東西總是很難得到的,...

2014.4.19. 紐約演講 「緣起」


 

2014.4.19. 紐約演講 「緣起」「It depends」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對標題的解釋:it depends通常做 “視情況而定” 翻譯,此文將翻譯為緣起) 這個晚上對我來說會是個考驗。有兩位不請自來的高人。不是說他們不受歡迎,非常非常歡迎他們。(笑)幾年前我就坐在那裡,聽一位叫做 Robert Mickey 的先生講課,講的是劇本寫作。我對今天的著裝標準做了一個戲言的要求,我看到你們...

《贊法界頌》淺釋(四)慈誠羅珠堪布 2


 

《贊法界頌》淺釋(四)慈誠羅珠堪布 2、現證如來藏的捷徑現證如來藏的最佳方式,是密宗或禪宗裡面所講的,不需要邏輯與觀察,就是把心靜下來,讓心自己去體會自己的本性。 但在此之前,最好先把外加行、內加行等所有加行修完,然後修兩三年的寂止修法,當心靜下來以後,自己去觀心。 另外,密宗還有一些諸如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修法,圓滿次第又分為有相圓滿次第與無相圓滿次第等方法。 通過這些方法,都可以讓心的本性顯...

贊法界頌》淺釋(五)慈誠羅珠堪布 二、


 

贊法界頌》淺釋(五)慈誠羅珠堪布 二、正義(一)名義《贊法界頌》 這次我準備在施護法師翻譯的漢文版上,給讀者簡單地解釋《贊法界頌》。 此論有藏文版,內容與漢文版幾乎相同,只是個別地方有少許差別。 差別的來源,可能是梵文原版的 差別,也可能是翻譯的差錯。 本來梵文就不像其他文字,不僅要從詞句的表面來理解,而是要挖掘出一個字詞當中所潛藏的各種內容。 蓮花生大師說過,前弘期第一批將梵文佛經譯成藏文的...

我們是否可以把前世的修行延續到今世?


 

我們是否可以把前世的修行延續到今世? 格花堪布答:這是肯定的,許多人同時學一樣東西,每個人因為智慧根基有所差別,所學到的都不一樣。前世沒學過,現在學就很難。比如現在在資糧道,下一世再次在資糧道修行就很容易進入。這一世修的好,下一世只要開始學一點,一下子就會了。

第一頁上一頁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