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慈悲的文章列表如下,共1294

第一頁上一頁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下一頁最後頁

日常法師詮釋《菩提道次第廣論》~~視師如


 

日常法師詮釋《菩提道次第廣論》~~視師如佛 《菩提道次第廣論》雲:專信恭敬聽聞法,不應於彼起譭謗。于說法師供養者,謂于師起如佛想。于說法師供養者,謂于師起如佛想。 日常法師是這樣說的: 對於那個說法的法師要把他看成佛,這個有大道理,這一點我們平常很不容易做得到。這個道理在這裡不多說,假定你能夠把他看成佛的話,你會全心全意地努力去恭敬,你能夠有多少恭敬,你就得到多少好處。當年印光...

認 清 密 宗四 魔 索達吉堪布


 

認 清 密 宗四 魔 索達吉堪布 以密宗觀點宣說 在密宗當中,四魔指有礙魔、無礙魔、歡喜魔、傲慢魔。 有礙魔:指在修行過程中出現的地水火風四大災難,和生老病死苦,以及在五根前顯現的各種障礙解脫之法。 無礙魔:指心裡產生的貪嗔癡等各種煩惱,它們雖然沒有一個真實的形體,卻能在無形中障礙道法。 歡喜魔:指在修行過程中,心裡覺得自己的修行最好,因為經常能跟本尊一起說話;自己的上師最好,因...

索達吉堪布:金剛薩埵是百尊之尊


 

索達吉堪布:金剛薩埵是百尊之尊 在十方無量的佛陀中,金剛薩埵是百尊之尊。      何謂百尊之尊?大家知道,聞解脫裡有寂猛百位本尊,其實一切佛菩薩、空行、護法,皆可包括於這百尊之中,而百尊又可包括於金剛薩埵一尊。簡言之,就是十方如來可以攝於金剛薩埵,而金剛薩埵也可以幻化十方如來。這個關系,就如同太陽與陽光,太陽可以散射無量的陽光,而陽光又攝於太陽。所以,只要你修成了金剛薩埵,也就成就了百尊功德...

{「布 施」的方法} ~~創古


 

{「布 施」的方法} ~~創古仁波切 「六度」中的第一個是「布施」, 也就是一種給予。 「布施」分為三種: • 第一是「財施」,財物上的布施; • 第二是「無畏施」,不害怕的布施; • 第三是「法施」,佛法的布施。 一.財施 什麼是「財施」?譬如衣服、食物,或者各種的財物,我們要給予布施。在布施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我們要按照自己心的狀況來給予,不要勉強自己。也就是說,當你想要給予的...

【 仁增嘉春仁波切 開示,很多人常犯的過


 

仁增嘉春仁波切 開示,很多人常犯的過患:呼出的濁氣,污染了壇城     《 為了避免呼出的濁氣污染壇城、供品、上師 》 當我們在靠近:壇城、供品、上師時,應該將嘴巴覆蓋起來,或戴上口罩。 特別是在「壇城」前,師兄常常邊上供(撤供)時,一邊與人聊天;進而污染了壇城! 當我們在壇城前,供養供品(撤供)時,不應認為自己只是在沒有生命的雕像或唐卡前供水;而應該如同在活生生的國王或高證量上師面前...

恭敬稱念觀音聖號即能遠離淫嗔癡—上師益西


 

恭敬稱念觀音聖號即能遠離淫嗔癡—上師益西彭措仁波切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普門品》 如果有眾生淫欲心重,只要常常憶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能遠離淫欲;如果嗔恚心嚴重,時常憶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能遠離嗔恚;如果愚癡蠢笨,時常憶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也能遠離愚癡、開啟智慧。 下面用道理和事...

【大寶法王:如果你們希望我能夠長壽的話,


 

大寶法王:如果你們希望我能夠長壽的話,就不要再吃肉了 確戒仁波切的斷肉因緣.... 每年在祈願法會期間,法王也為大家做了很多的開示。校長還記得,尤其在2006年那一次的祈願法會,結束的那一天正好就是藏曆十五,所以法王也選擇在那一天宣布要大家吃素,所以他記得那時候法王也提到,如果我們吃葷食的話呢?是有什麼樣的過患?尤其是在這個世紀、這個時代,其實為了整個教法的興盛也好,為了各方面的情況,是應該要...

宗薩仁波切與網友暢談佛法與現代人的關係2


 

宗薩仁波切與網友暢談佛法與現代人的關係2/3: 21、提問: 對於男女情事,應當如何看待? 仁波切回答:它可能源自不安全感,可能源自於想要分享的真實的感受,可能源自於真誠的要幫助對方之心。你們應當自己省查它的源頭,雖然這並不容易。 22、提問:我的一個親人去世了,我該怎麼做? 仁波切回答:把你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給她,並發願能為她成佛。 23、提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對佛法的學習與實踐,克服惰...

宗薩仁波切與網友暢談佛法與現代人的關係1


 

宗薩仁波切與網友暢談佛法與現代人的關係1/3: 1、提問:如何在繁瑣的日常生活中做到時刻憶念上師,憶念佛法呢?總感覺自己的心非常散亂,各種散亂,業風吹來一點控制力都沒有。 仁波切回答:因此通過修止來維繫正念是如此重要。當然也不要忘記我們生命的無常和急迫性。 2、提問:如何才能有效的對治自私和嫉妒? 仁波切回答: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整個佛教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我們可以先開始思維所有的東西是如此的毫...

走出修行的誤區——關於上師和弟子 希阿榮


 

走出修行的誤區——關於上師和弟子 希阿榮博上師 晉美彭措法王之殊勝心子大堪布希阿榮博上師: ...因觀察而不急 於跟上師親近,與因成見而對上師失望,是兩回事。你究竟是不抱成見地觀察,還是感覺上師與你所期望或迷戀的形像不一致?有時候,上師會故意以出人意料或令 人失望的形像出現,挑戰你內心的開放能力。 你如果希望上師威嚴,則很可能看到他頑童氣質的一面;你以為上師和風細雨,他則會表現得嚴厲苛責;你...

第一頁上一頁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