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常的文章列表如下,共579

第一頁上一頁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下一頁最後頁

世間的一切 苦空無常 當佛


 

世間的一切 苦空無常 當佛陀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安住的時候,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在精舍門外的棗樹下閒談。棗樹上的花兒開放著,美麗又芳香。因此,他們觸景生情,互相問道:“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你們認為什麼是最快樂的呢?” 一人說道:“當春天來到人間的時候,大地的百花萬草,帶著欣欣向榮的微笑時,在那嫩綠的原野上逍遙,最為快樂。” 一人說道:“和自己最喜歡的親人,在一起品茗談心,聽聽音樂歌舞,陶...

什麼是出世心呢? 出世心就是在徹底


 

什麼是出世心呢? 出世心就是在徹底認識輪回世界本質的基礎上產生的危機感和厭世思想。這種危機感和厭世心理,能使人們擺脫各種恩怨和使人心煩意亂的世事的糾纏,產生出世、尋求世外寂靜安寧樂土的強烈願望,而這種不滿足現實生活現狀、要求改變處境、爭取自我超越、尋求最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狀態的思想要求,就是步入三乘佛法正道的關鍵性的第一步,也是世俗觀念向超世真見轉變的重要契機。 沒有這種出世思想做基礎的一切...

為什麼要學佛? 夏壩仁波切 這個


 

為什麼要學佛? 夏壩仁波切 這個題目,是信仰佛教的人和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想知道的重要問題。那麼,為什麼要信仰佛教呢? 信仰佛教的目的,就像從事其他的任何一個行業一樣,咱們人無論是做什麼、說什麼、想什麼……,一切的目的就是在於:如何才能夠減輕痛苦;如何才能夠增長快樂?就這個問題。 所以說呀,學佛和信仰佛教,目的就是為了減輕痛苦,更是為了增長快樂。 讓自己從簡單的意義上說,能減少一...

菩提心的稀有難得 傳喜法師蒙山法會 2


 

菩提心的稀有難得 傳喜法師蒙山法會 2008年6月25日 今天除了在座的四眾弟子之外,我們同時還有網路上的很多的學友,大家在慧日寺這方空間,運用我們的智慧超越這個空間。所有的人聯繫在一起,不僅是物質上的十方世界,也是四生六道、九幽十類廣義上的空間。而且陰間陽間都聯合在一起,來分享佛法。 首先我們要發菩提心、廣大的心,從我們狹隘的狀態當中跳出來,所以我們蒙山裡面一上來就...

死法不定,閻王請帖不擇吉日 其實修行佛


 

死法不定,閻王請帖不擇吉日 其實修行佛法與不修行佛法,兩個都有生老病死。修行佛法以後不老、修行佛法以後不死,沒有這回事。修行佛法的人遇到生老病死時,心裏不會打擊那麼大。沒有修行佛法的人,遇到生老病死的時候,打擊很大,所以差別在這裏。我們要開始慢慢學習生死無常,明年比較早或是來世比較早,誰也不知道,誰也不敢保證。今天晚上睡了,明天你們能不能送我去機場,也不知道,也沒有人敢保證,生死就是無常。 我書...

蓮華生大士 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


 

蓮華生大士 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身口意三密之金剛應化身,為度惡性闡提魔外,令生正見,及為六道有情,現六道金剛,令各得即身解脫故,出現於世。於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八年,應其懸記,夏曆七月初十在西印度達喇郭嘯海五色蓮華中化生,天降甘露以沐身。西印度王因陀羅菩提往海中蓮華上抱歸,後禪以王位。及遜位出家,師事阿難尊者,受修釋迦牟尼佛預囑傳付之顯密深法。阿難尊者為說戒時,持地佛母獻袈裟,十方諸...

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多識仁波切


 

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多識仁波切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這是無法改變的生命規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對待生死,抱有一種正確的、積極的態度,既不是知生命短暫而悲觀失望,消極等待,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樣把死亡看做解脫苦難的機會和進入天堂的機會而盲目樂觀,或採取愚蠢的自殺行動。 “死”是人的生命結束,離別家庭親人,放棄一生所有東西的可怕的結果。沒有一個人不怕死亡。說不怕死只是一種無可奈何...

解決一切問題的鑰匙是什麼? 達真堪布


 

解決一切問題的鑰匙是什麼? 達真堪布 無論是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還是接待人還是處理事的時候,我們最好都能從三種角度來思考與衡量,這樣才能圓滿面對和解決各種問題。   首先是要站在三世因果的角度來思維,其次是站在無常的角度來考慮,最高的境界是站在空性的角度來觀察,這樣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因為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因果,也都離不開無常和空性。 ...

提問:如何在繁瑣的日常生活中做到時刻憶念


 

提問:如何在繁瑣的日常生活中做到時刻憶念上師,憶念佛法呢?總感覺自己的心非常散亂,各種散亂,業風吹來一點控制力都沒有。 宗薩欽哲仁波切回答:因此通過修止來維繫正念是如此重要。當然也不要忘記我們生命的無常和急迫性。

「修」的方式有兩種 圖滇悲桑格西


 

「修」的方式有兩種 圖滇悲桑格西 修的方式有兩種。這很重要,一定要知道!這兩種方式是:止住修、觀察修。 止住修指的是心不散亂、專注地安住於某一個所緣境上。而觀察修,雖然思考著「是不是如此」的觀察,也稱為觀察修,但它並不是真正的觀察修。也尌是說,在還不清楚、不了解時,所做的種種觀察,嚴格講貣來並不是觀察修。真正的觀察修,是在了解後進行的。 生氣是你我都熟悉的情緒。若你想增強瞋心的力道,用...

第一頁上一頁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