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聖嚴法師的文章列表如下,共209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如何辨明臨命終時的魔境和接引?】 聖


 

如何辨明臨命終時的魔境和接引? 聖嚴法師開示 若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實相無相,故有相的淨土都屬於界內,不屬界外,那就是人間的淨土或天國淨土,而不是三界之外的佛國報土。 所以,古來即有大德以為西方彌陀淨土,是屬於方便土,或者是凡聖同居土,不是佛的實報土。但是唐朝的善導大師,主張以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所成的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凡夫若無法從有相的修行,實證無相而進入實報...

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什麼? 聖嚴法師


 

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什麼? 聖嚴法師   其實人類從出生開始,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追求快樂,而是滿足欲望,例如對食物、生活安全等欲望的滿足,一旦欲望得到滿足,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因此,“快樂”和“欲望”兩者間有絕對的關係。 文明不會發展得那麼快。可是,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不禁令人懷疑,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不是可靠?能不能維持長久?   適可而止的欲望,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合理、無止盡地追求欲...

父母對子女們偏心,這裡面有什麼道理?


 

父母對子女們偏心,這裡面有什麼道理? 聖嚴法師 問:有句玩笑話:“心本來就是偏一邊,所以偏心是正常的。”但是子女對父母來說,就像自己的手,手心手背都是肉,怎麼可能偏心呢?這中間有什麼道理? 聖嚴法師答:偏心是正常的,就看我們自己怎麼想。舉個例子,我曾和一位父親及他的兩個兒子談話,這對兄弟年齡相差四歲,弟弟已經結婚。從談話當中知道,這位父親用弟弟名字中的一個字,和自己名字裡的一個字,組合起來...

阿彌陀佛,今天念佛了嗎?


 

阿彌陀佛,今天念佛了嗎? 在泉州草庵養病中的弘一大師,接到一封探詢他病況的信件後,回信這樣說:「你不要問我病好沒有,你要問我有念佛沒有念佛。」 老實持名念佛 ■ 聖嚴法師 念佛法門,本有觀像、觀想、實相、持名等四種,天臺智者大師主張從禪觀而入實相。到了明末的蓮池大師,主張體究念佛,勸修念佛三昧。清代尚有幾位禪淨雙修的大師修般舟三昧。 然到民國初年的印光大...

究竟要怎樣儲蓄財產才最保險? 聖嚴法師


 

究竟要怎樣儲蓄財產才最保險? 聖嚴法師 很多人都知道,把錢放在自己家裡並不保險,因為可能會被小偷偷走,也可能被一把火燒了。所以,有人把錢拿去投資置產,或是把錢存在銀行裡;但是投資可能會蝕本,銀行也難保不會倒債。   究竟要怎麼樣才是最保險的呢?最好的辦法,是把財產儲蓄在所有人的幸福中,那才是最究竟、最可靠的儲蓄。   所謂“儲蓄在所有人的幸福中”,就是提供我們有形、無形的財產,包括智慧的財產...

流傳於世的法照中,虛雲老和尚都是留著鬚髮


 

流傳於世的法照中,虛雲老和尚都是留著鬚髮的,為什麼? 聖嚴法師 虛老的法像為什麼都是蓄髮留鬚的呢?明向法師(編按:現任雲門山大覺禪寺方丈,2002年時任監院)告訴我,那是因為他每到一處荒廢的道場,都會發願在重建未成之前,不剃鬚髮。而在他的晚年,幾乎都在修復道場,一個道場接著另外一個道場,這就是他老人家悲心大願的表徵。 他也常常勉勵著說:「水月道場處處要建,空花佛事時時要做。」為...

你快樂嗎-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聖嚴法


 

你快樂嗎-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聖嚴法師   如果有人家裡生了小寶寶,一般我們都會說恭喜恭喜、可喜可賀。但是佛教認為人生苦多樂少,即使是“生”,也是一種苦,所以佛法教我們不要以苦為樂,要離苦得樂。   對於生命中四種基本現象—生、老、病、死,佛教稱之為“四苦”。其中老、病、死被視為苦比較易理解,但如果說“生”也是一種苦,大多數人可能就很難理解了。   幾乎每個人對於剛出生時的情形,都已不...

你快樂嗎- 你在苦中作樂嗎? 聖嚴法師


 

你快樂嗎- 你在苦中作樂嗎? 聖嚴法師   佛法告訴我們,如果能夠體會“色即是空”、“緣起性空”以及“無常”的道理,就能離苦得樂,並體會到真正的快樂。但是一般人覺得心情苦悶時,只要聽聽音樂、跳跳舞、打打麻將,或是從事自己喜好的活動,感覺上就已經離苦得樂了,這種說法似乎並不像佛法所說的那麼沉重,也沒那麼困難。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與其費心體會佛法所說的道理,倒不如去做一些立刻能讓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

為什麼要生氣?


 

為什麼要生氣? 聖嚴法師 佛法認為,「貪、瞋、癡」是我們人類的三種根本煩惱,稱為「三毒」。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避免起瞋心,只不過有一些人是瞋恨在心裡,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會把心中的瞋恨從身、口的行為中發作出來,無論是表現在言語或身體上,都是既傷己又傷人。所以,我們通常會把瞋譬喻為火,又稱為瞋火,是因為它像火一樣會使我們失去清涼的...

如何以慈悲心來幫助他人呢? 聖嚴法師


 

如何以慈悲心來幫助他人呢? 聖嚴法師 一定要通過觀念和方法,如果僅僅是用物質或者是金錢,只能解決一部份問題,必須要從心理的、觀念的、方法的,來幫助他人解決困難,這樣才是根本而能持久。 我有一位弟子,很喜歡把師父講的道理為眾生說法,替人家解決問題;可是,他的煩惱特別重,問題也很多,有人問他:“法師,你怎麼不幫助自己呢?” 他說:“我不管啦!只要能幫助人就好了!” 像這樣的情形,似乎是對的,...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