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壇之供置與供養 祈竹仁波切 如果我們

佛壇之供置與供養
祈竹仁波切

如果我們在家修行,便應在家中有一個修持的地方,在這裏安置佛壇,日常的功課也在這裏修誦。在西藏,一般家庭都會把最好的一間房建爲一個小佛堂。在現今的城市生活中,大家可能沒有這個條件,但可以在家中一個較清靜的角落布設佛壇及修持。這個角落或房間不拘大小,但最好是比較能坐得舒適自在、較少外界干擾的一個地方。

如果我們家中尚未有佛壇,在第一次安設時,我們固然要好好地先打掃一番地方。但即使我們已佈設了佛壇,在每次上座修持前,就算佛壇及修持地方十分乾淨整潔,我們仍要打掃一下。這種打掃並非單只爲了去除外在的塵垢,而是一種具有兩重極大意義的前行準備功夫。

打掃的外在意義是爲對聖眾表示恭敬。我們在世俗生活禮節上,遇上有朋友或貴賓來訪時,我們必定會事先把居室打掃一番,以迎接來賓及表示尊敬對方。在每次修持時,我們都會召請佛陀等聖眾前來,如果不認真地打掃地方,豈不是說我們認爲自己的親友比三寶更尊貴?有些人會說:「佛陀早已超越了俗念,不會介意有塵或無塵!」以這種觀念來支援自己不好好作前行打掃,是十分幼稚的想法。佛陀當然早已超越了俗念,但我們自己還沒!修行的人是我們,不是佛陀。此外,我們的修行路上,亦依靠許多我們見不到的世間天神和護法來護持。這些護法及天神,很介意地方清不清潔。如果地方不整潔,他們便不會來護持。

打掃的內在意義是,我們在清除外在的塵垢時,把這種功夫轉化成同時在消除內在貪、瞋、癡等煩惱心垢的修持。

大家可能都見過寺院中的十八羅漢像吧?這十八位聖者中,其中一位名爲「小路尊者」(Chudapanthaka)。這位小路羅漢,本來是一個極爲愚笨的和尚,就連一段四句偈子也背不懂,以致其他長老表示無法對他開示佛法。後來,佛陀釋迦牟尼親自賜他「拂塵除垢」這數個字,並命他去打掃寺院。小路在打掃時,怎麽也掃不完塵垢,在剛掃完左邊再掃右邊時,左邊又變回灰塵满地了,在又打掃完左邊時,右邊又滿布垃圾了,這是佛陀故意以大悲心施展神通力所致的。就這樣地,小路只好不停地努力打掃,心中念念不忘「拂塵除垢」這幾個字,慢慢便把業障清淨了。有一天,小路突然心生一疑念:「佛陀命我掃塵,到底祂是指外在的塵,還是指其他的甚麽塵呢?」在思維此疑問後,小路便豁然開悟了,此時他的心中突然顯現了三段偈子:

此塵是貪非土塵 密說此貪爲土塵 智者能除此貪欲 非是無慚放逸人
此塵是瞋非土塵 密說此瞋爲土塵 智者能除此瞋意 非是無慚放逸人
此塵是痴非土塵 密說此痴爲土塵 智者能除此痴毒 非是無慚放逸人

這三偈的內容是說,「塵」並非指外在的塵,而暗指心中的貪欲、瞋恨及愚痴,具智的人會摒除這些心垢,而精進地追隨佛的教法。在參思這三偈的意思後,小路竟然證得了羅漢之境界(註:此段史事可見於《增一阿含經》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中)。

在上述的歷史故事中,小路尊者單?#123;掃地修行而得證羅漢的境界,成為了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十八羅漢之一。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也曾親手打掃僧團駐錫之處。歷代的達賴喇嘛宗座,也曾很努力做打掃之修持。所以,我們萬勿輕視這種前行功夫。有些人或許會以爲這是修行前的準備,其實這打掃過程本身就是修持。我們凡夫一輩,在坐下來修的時候,也沒可能修得有多好。因此,前行修持及結行等,便更應被重視了。如果以「大修行人不必執外相」的原因而不重視這修持,豈不是說自己的境界比佛陀及宗座法王更高嗎?

在打掃時,我們想著掃帚就是一把能切斷無明的證空智之劍,把外在的塵垢想爲是一切不善及障礙等,在打掃時同時心中念誦「拂塵除垢」或以上之三偈,想著自己正在以智慧劍切斷不善與障礙,我們亦同時想著外在塵垢代表了自己當時遭遇的病患、魔障或任何障礙。如果我們受到非人、邪靈或邪術的加害,在打掃時,可想著這些逆緣化爲毒蛇、蝎子及毒蛤蟆等,被我們掃除去。一般人在患病時,都認爲這是有細菌等外在因素導致的。

其實細菌或病毒只是外緣,根本的病因是我們的業力。在打掃時,我們亦可觀病因爲黑泥等,現在被我們掃走了。這樣地觀的話,打掃修持則會有去除病患的利益,而且十分有效。此外,修道次第的人,在修到哪一章題時,便把阻礙我們生出該覺受的障礙想為塵垢,一併消除,譬如說你正在修敬師章題,其障礙便是不敬師的心,所以我們可以把原偈改為:

此塵不敬非土塵 密說不敬為土塵 智者能除不敬心 非是無慚放逸人

到修菩提心的階段,障礙便是只懂利己的自私心,所以我們改偈文為:

此塵利己非土塵 密說利己為土塵 智者能除利己心 非是無慚放逸人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