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法界頌》淺釋(二)慈誠羅珠堪布 不

《贊法界頌》淺釋(二)慈誠羅珠堪布

不了義法與妄語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簡單而言,有兩個差別:

第一個差別,妄語是以煩惱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去欺騙人;第二,在妄語裡面沒有一點真實的成分,它完全是假的。

而不了義法則不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去欺騙人,而是因為當時的眾生不能接受空性、光明以及密宗等高層的法,若實實在在地把真相告訴對方,對方就會產生誤解,會造罪、墮落。

在權衡利弊的情況下,只能先讓眾生了解一下最簡單、最低層的東西,只有讓眾生慢慢地接受。 這是為了給眾生找一條出路,讓他們從輪迴中獲得解脫,而不得不採取的權宜之計。 如果因為眾生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就永遠不傳法,眾生就不能走上解脫道。

第二個差別。 打個比方,在我們失眠,需要服安眠藥的時候,假如醫生告訴我們,這種藥的效果非常厲害,你一定要在床上躺下去以後才吃,千萬不能在走路、吃飯或坐在其他地方的時候隨便吃,否則會馬上睡著。 如果我們把醫生的話當真,因為心理作用的緣故,藥的功效可以提高很多。

其實,如果分析醫生的話,也不能說他說的完全錯誤。 儘管他的藥本身沒有這麼好的效果,但因為醫生特意且善意的一個小謊,卻讓病人對藥物生起了信心,其結果,是的確增加了藥效。

同樣,佛告訴我們,人生是痛苦的,我們不能說這是假的。 因為從凡夫、輪迴的角度去說,輪迴就是痛苦的,但我們也不能說人生的的確確是痛苦的,因為輪迴本身根本不存在,既然不存在,又怎麼會有什麼痛苦呢? 所以這叫做不了義法。

佛在《般若經》當中說的空性,的確是真實,永遠不變的,任何物質永遠都不會變成實有,所以佛在第二轉法輪當中說萬事萬物都是空性,這一點也沒有錯,所以稱之為了義。 但因為這個了義還不是很完整,其中沒有涉及光明。 本來萬事萬物都是顯空雙運的,雖然是空性,但其現象永遠存在。 不僅不清淨、不可靠的有為法是顯空雙運、顯空無別,包括如來藏光明、心的本性、本來面目都是顯空雙運的。

雖然講的時候先講空性,後講光明,但我們不能認為光明和空性是分開的,實際上二者無離無合,這叫做顯空無別。

(三)現空二諦和實象二諦的區別在大乘佛教裡面,有兩種不同的二諦。 第一種是自空中觀當中講的顯空二諦。 認為空性才是唯一的勝義諦,除了空性以外,所有清淨與不清淨的現象,都叫做世俗諦。 自空中觀的見解不僅非常有用,而且也有佛經的根據。

第二種二諦,叫做實象二諦。 實像也即哲學與中觀裡面都提到過的實在和現象。 實在即真理、本性,是真實存在的東西。 現像在中觀裡是由無明創造出來的一種顯現,脫離了實象且原本不存在。 人我和法我都屬此列。

實象二諦什麼時候需要呢? 在講第三轉法輪以及講密法的時候需要。

區分兩種二諦非常重要。 比如說,在講龍樹菩薩的《中論》等自空中觀論典的時候,如果一提到勝義諦當中存在任何東西,就會與法無我的見解相對立,所以不能承認任何勝義諦中存在的東西。

但在實象二諦的勝義諦當中,卻允許有東西存在,那就是如來藏光明。 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如來藏的光明在勝義諦當中也是存在的,而不能說如來藏的光明是世俗諦。

從顯空二諦的角度來說,如來藏的光明是世俗諦,不是勝義諦,因為它是現象。 但從實象二諦的角度來說,如來藏光明是勝義諦,不是世俗諦。

在區分兩種二諦的問題上,不要說沒有學習過中觀的人,即便是專門研究中觀的學者、論師,都會犯錯誤。 比如說,覺囊派始終強調如來藏的真實光明永恆存在,藏傳佛教的有些人就認為,覺囊派的觀點,頂多屬於唯識宗的觀點,搞不好就變成外道的見解了。 但實際上不是這樣,若能把兩種二諦分開理解,就一點問題也沒有。 如來藏就是永恆的、存在的、光明的,這是佛親口說的。 因為某些人自己對佛經的理解不正確,才會認真為假,以為覺囊派的觀點出了問題,實際上並非如此。

如果不會區分兩種二諦,則龍樹菩薩的《中論》,和《贊法界頌》之間的矛盾都無法化解。 如果承認《贊法界頌》是準確的,就一定要承認《中論》是不准確的。 如果認為《中論》是準確的,就必須放棄《贊法界頌》的觀點,二者必捨其一。 假如通達了兩種二諦的概念,就知道《中論》和《入中論》裡面講的空性,和《寶性論》與《贊法界頌》裡面講的光明不僅不矛盾,而且是渾然一體的。

就像學《中論》的時候,首先一定要學推理的方法一樣,要學如來藏,首先要理順兩種二諦的劃分界線。

兩種二諦的來源,都有佛經的根據:實象二諦,佛在第三轉法輪當中提到過。 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子說道:“舍利子,勝義諦當以信心而證悟”,此時佛說的勝義諦,就是如來藏。 如來藏本身,就是光明與空性的綜合體。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