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 你報了嗎有一位輕生者被寺

父母恩 你報了嗎



有一位輕生者被寺裏的一位僧人救起後,仍然堅定地說:“大師,您何必費力救我,我已下定決心不再活下去,今天不死,明天還得去了結的。”僧人撚須笑道:“是的,我確實制止不了你尋死的決心,可是,我想問你一句,你的恩都報了嗎?”



輕生者一臉詫異地說:“我沒欠人家的恩情,也不曾施恩於他人,還報什麼恩呢?”大師沈吟片刻說道:“你的生命來自父母,就得報父母之恩;你的衣食住行取自於天地,就得報天地之恩;你的知識和智慧得之於老師,就得報老師之恩;你的生活得力於親友,就得報親友之恩……這些恩,你一輩子都報不完,怎能說無恩可報呢?”那人忽然醒悟過來,連聲對僧人道謝後,便獨自下山而去。



正如那位僧人所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報之不盡的恩,在佛教裏,更是將報恩看成參究修行的基本準則,並提出“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之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報恩品》雲: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這就要求一切眾生,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得“報四重恩”。



報父母恩。“生我者父母”、“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沒有父母的恩情,哪裏會有我們的降生呢?佛陀出生後,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後來被姨母摩訶波阇波提夫人撫養成人。佛陀的母親並沒有把他養大,但對他有生育之恩。佛陀為報答母親的生育之恩,曾經專門現神通,升到忉利天宮為他的母親說了三個月的法,然後乘著寶階從天宮上下降到人間。佛陀的父親凈飯王去世以後,他親自為他的父親擡金棺(棺木)。佛陀可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佛祖啊,他為何要這樣做呢?盡管他是人天的師表,是七眾弟子崇敬的對象,但在對待父母的問題上,他表現出來的仍然和普通人並有兩樣。



想想現在的一些人,動輒與父母爭執,不聽父母的勸誡,甚至惡語相向,打罵父母,這真讓人悲痛、心寒。去年我的奶奶去世時,在做法事的時候,父親抱著她的遺像,一直在她的棺木旁跪著,足足有三四個小時。父親都五十多歲的人了,而且身體又不好,關節炎非常厲害,卻依然在那裏堅持著。為什麼?是因為做兒女的孝心,是因為報父母恩的誠心。



報眾生恩。對這一“恩”,多數人不能理解,都在想:我即是眾生,眾生不過凡人,為什麼要報“眾生恩”呢?而且,世人常將“眾生”分為三類:親人(包括沾親帶故的人)、仇人和非親非故的人。親人的恩自然要報,那“仇人”和“非親非故的人”的恩還得報嗎?佛陀在經典裏告誡我們:“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這就要求我們對待所有的人,就像對待我們的父母一樣,同樣要有感恩的心,要有報恩的心。



“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按照佛教因果輪回的理論來講,一切眾生自無始以來,歷經六道輪回,在多生多劫裏互為父母。正因為我們互為父母,所以我們不能去傷害、去詆毀過去的父母。即使我們不相信“因緣果報”之說,如果能做到敬重每一個人,關愛每一個人,不管是我們的親人、仇人,還是和我們非親非故的人,我們也必將得到善果,得到他人的尊重與關心。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對頭”,如果我們用感恩的心來對待他,把他看成我們報恩的對象,時間一久,肯定會消融彼此的間隙,獲得珍貴的友誼。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