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3) ——宗薩欽哲仁波切 第

入中論(3)

——宗薩欽哲仁波切

第四個偈頌,前面一半是解釋下兩種悲心。 “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性空。”

提問:十地菩薩又是悲的對象,又是悲的主體,對不對?

  
回答:對,是這樣的。

提問:有沒有哪一種悲心是把佛當成對象的?

回答:沒有,到這個大概就是上限了。把十地菩薩拿來當悲心的對象,這樣還不滿意。因為你想想看,這樣的話,今天下午或者是上午,我們祈禱的文殊菩薩也是我們悲心的對象。不過這個話不要亂講,後面你就知道為什麼這樣說了。

這半個偈頌要講兩次,這種是印度以前古代寫的方法,其實一直到現代,印度大的詩人,像泰格爾,如果你去讀泰格爾的詩,一段詩讀一遍有一遍的意思,讀兩遍有兩遍的意思,三遍有三遍的意思。

  

現在講法緣悲。為了要解釋這個對象,第一次你念的時候,把這兩句話最後的“性空”去掉。當你念到“動水”的時候,把“動水”加重,這個就是我的老師這樣教我的。所以像我們念這個的時候,如果這兩句話念的時候,重要的集中點是在第二種的悲心,就加重“動水”兩個字的音調。如果你念的時候,想第三種的悲心,就加重“性空”的音調。

第二種的悲心的對象,只要有變化的這一切的現象,都是他悲心的對象。就是前面說的,凡是要有生、住、滅,有這種變化的,就是他的悲心的對象。所以眾生,包括許多許多的菩薩,座下的菩薩。他們就像是動水,一個搖動的水上的月亮的影子。每一秒,每一剎那都在動。吹動水的是風,我們的心就像是風一樣。這個深藍色的湖,實際上它誤以為五蘊就是我,這個就像是湖一樣,水一直在搖動。所以,他們是第二種悲心的對象。

第三種的悲心,集中在空性,也重視在它的影子上。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什麼說是它的自性是什麼,根本沒有什麼叫真的月亮。那個水搖來搖去,上面有月的影子,但是沒有真的月亮在裡面。你有沒有看到,第一個人是對這個說,對這個搖動有慈悲。

第三個人就知道,搖動的月亮根本沒有自性,所以管它搖不搖,根本沒有關係,知道這個月亮是沒有自性的,有月影,可是沒有真的月亮在裡面。十地菩薩他們在座上的時候,還是沒有辦法得到完全的智慧,他們仍然有一種對於名字的執著。假如我們說對於名字的執著,或者是對於特徵的執著,比如什麼叫佛、菩薩,對名字的執著,不管怎麼樣,他們有分別,沒有完完全全地證得空性。所以說他們即使在座上,也還是我們悲心的對象。

如果你知道水里面的月亮,是一個月亮的影子的話,你就知道,水搖動的時候,那個月亮還是一個月亮的影子。我們好像擔心這種搖動很多。如果你往前進一步,你知道這一切都是一個影子的話,所有的問題都沒有了。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我每次讀這本論,覺得非常的興奮。這裡面只有幾個字,但是意思這麼豐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有這樣的功德,很幸運月稱寫了這本書。

簡單來說,第一種悲心的對象,是苦苦。第二種悲心的對象,是壞苦。第三種悲心的對象,是行苦。是什麼呢?我們昨天說的苦的定義,把昨天對苦的定義,現在拿來這邊,把這三個配上去,你就可以學到一些東西。昨天苦的定義是四個,變動、痛苦、無自性和空,如果這樣的話,就算是十地菩薩在座上的時候,那個狀態仍然是無常,一定是這樣的。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不是無常的話,十地菩薩就只能做十地菩薩了,成不了佛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所以,昨天給你的對於苦的定義,就可以把一切都涵蓋下來了。我們說痛苦,我們可能根本想像不到他們有什麼痛苦,因為每一次當我們去解釋,什麼叫痛苦的時候,那是我們的解釋,當然大菩薩是沒有像我們說的這種痛苦了。

實際上這兩天,我自己覺得講得不是很理想,因為實際上還有很多很多東西在裡面。看起來好像在座的各位,也只有這種業,得到我這種老師講月稱的東西,這沒有辦法,各位的業看來也就是這麼多。但是,聖天菩薩曾經講過,一個人只要聽到別人來講空性,稍微想了一點點,就好像把你身上穿的夾克脫下來,然後泡到酸的液體裡去,放下去就馬上提起來,你一拿起來,它看上去還是像夾克一樣,但是你輕輕一彈它,整個夾克就掉下來,中間那些繩線已經被酸整個侵蝕掉了。

所以聽這個空性呢,可能把我們世俗的生活呢,泡在中觀的酸液裡面。如果這中間,假如有人真的十分地幸運,這件夾克提起來以後,你可以對它吹一口氣,真的把它整個打爛掉了。如果你不幸運的話,提起來,衣服還是滿象件夾克的,你還是滿快樂的。現在可以提問題。

提問:我們都睡了,醒了的這個人既然知道我們得了艾滋病,為什麼還要跑來跑去把我們叫醒?

回答:他自己是醒過來了,他也知道別的人有點兒不願意醒過來。他也知道,只要那些人醒過來,就不必吃這個苦了,但是他們現在都在吃這個苦。

他另外還問的是“既然我們說根本沒有什麼一闡提,沒有什麼人不能成佛,那麼每個人都可以成佛,那何必要把他叫醒。”

答:其實也不只是這樣的,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認為只有修行的人才能醒來,才能成佛;對於大乘來說呢,大乘認為根本無始無終,所以並不見得一定到了某一個時候,大家都會醒過來了。所以我們應該這樣看,是不是大家都在做夢?是的,每一個人都在做夢。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醒過來?對,可以醒過來。那是不是有人真的醒過來了?對,有人真的醒過來了。但是,是不是做夢的每一個人都願意醒過來呢?這個很困難。

  

第三個偈頌已經講完了。第四個偈頌講了前一半。我們講皈敬頌,然後講過了成佛的三個因,在三個因之中月稱菩薩特別稱讚敬禮大悲心。第四個偈頌的前面一半,“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性空。”告訴我們悲心的後兩種,也就是法緣悲還有無緣悲。第四個偈頌的前面一半結束之後,皈敬頌就全部結束了。

現在開始這本書的正文,但是這個正文和前面的皈敬頌還是有關係,就是從皈敬頌開始帶我們進入正文。在正文裡面,最先月稱菩薩解釋因,就是十地,十地是因,然後說果,果就是成佛。用這兩個方式,就是因、果來安排正文。這裡有幾點很重要,從第四個偈頌的第三句開始,月稱菩薩講的就是初地菩薩了。

這句就是說“佛子此心於眾生,為度彼故隨悲轉,由普賢願善迴向,安住極喜此名初。”所以這兩句跟前面的皈敬頌還是有很深的關係的,這裡講“佛子此心於眾生”,這裡仍然是講前面的三種悲心,還是跟前面的皈敬頌有關。在這一部分我們要知道的是,菩薩的各地怎麼樣去定義它、認識它。大乘經裡經常談到菩薩地,每一地的菩薩如何,十地、八地的菩薩是怎麼樣,在這一部分裡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來,每一地的菩薩有如何的功德。

有一點非常重要,菩薩各地的功德,從一個初地以上的菩薩來看,就是超過了加行位的菩薩,從他的角度上來看,是沒有所謂各地的差別。所以可以這樣講,從智慧和大悲心這兩個角度看,從菩薩各地的證悟,假如分成座上和座下兩個時間來講,在座上沒有菩薩各地的分別,就是說菩薩各地的證悟在座上都是完全一樣的。

因為,從菩薩自己的觀點來說,這種很粗重的分別,比如我們說的初地、二地、三地,這種各地地間的分別,在他證到初地的時候,已經完全捨棄掉了。所以在菩薩的觀點而言呢,沒有所謂各地的這種分別。這樣的話,就有一個問題產生了,如果這樣的話,我們怎麼樣定義菩薩各地、菩薩地的不一樣。一個方法,從眾生的角度來定義它。另外一種定義的辦法,就是從菩薩自己座下的角度來定義它。

舉例來說,初地和二地的菩薩,在他們座下的時間,他們會有兩種跟成佛相關的特質,是兩種不同的特質,或者說他們的量上也會不一樣。同時,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說初地和二地菩薩的區別,取決於他們清除煩惱的這種能力上,以這種能力來做區別。

另外的方式,各地的菩薩在修般若六度或者是十度,這種般若度,他所強調修行的各度不一樣,比如說初地菩薩會更集中在修行布施度上,從強調修哪一個上,也可以看得出來。

另外一方面,他的出生,生在什麼樣的地方,這個當然不是說絕對一定的。一般來說,某些菩薩會生成某些王中之王。

我再強調一次,上面講的這些分別,完全是從別人的觀點,或者說這個菩薩自己在座下時候的觀點來分的。所以,當菩薩在座上,當他自己在座上修行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分別,就像是《華嚴經—十地品》說,就像任何一個學者,都沒有辦法看到鳥在天上飛的踪跡一樣,也沒有任何人看到座上菩薩修行的踪跡,以及把它表達出來,沒有人可以這樣做到的。為什麼稱之為地呢?因為她像是一個大地,大地上可以長出成佛的各種各樣的功德,所以我們稱之為地。

所以有十地,就是十種不同的地。第一叫極喜地、第二離垢地、第三發光地、第四焰慧地、第五難勝地或者叫難清淨地、第六現前地、第七遠行地、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現在我們看第一個。我們從第四個偈頌第三句開始。 “佛子此心於眾生,為度彼故隨悲轉,由普賢願善迴向,安住極喜此名初。”第四個偈頌最後兩句和第五個偈頌前面兩句呢,是介紹給我們初地的菩薩是怎麼樣的。

最先說佛子,就是佛的兒子,因為他有這種悲心,悲心實際上就是一種了解。這種菩薩自然會有要度眾生的心,這種菩薩就會祈禱,尤其是做普賢的祈禱或者叫迴向。他會做非常多,百萬次、上億次。而一個安住在這種狀況的菩薩,就是我們說的極喜地的菩薩。普賢行願有兩種,我們這邊講的普賢行願,不是一般脩大圓滿的人在大圓滿裡念的,不是這樣的。我們大乘裡經常念的普賢行願品,這個可以看得出來,對初地菩薩是最重要的,他修的法就是這個,他不太修喜金剛、勝樂金剛,他專門修普賢行願。

第五偈頌的第三四句“從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薩名稱說。”,從這邊我們就開始談菩薩各地殊勝的功德。這兩句是告訴我們,當一個菩薩到這邊的時候,他不但很多的東西改了,連名字也變了,他的名字以前有一個普通人的名字,從這個時候開始呢,這個人只能叫一個名字,就是菩薩。這邊有一些分析、討論。一般來說呢,我們受了菩薩戒,我們假設我就是菩薩,大乘一般都是接受這個的。

但是,月稱菩薩有一點不一樣,照月稱菩薩的看法來看,只有證到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被叫做菩薩。但是寂天菩薩在他寫的《入行論》裡,是怎麼講的呢?在《入行論》裡,寂天菩薩說,任何一個人只要剎那間升起希望能夠度盡眾生的心,只要這樣的話,這個人就可以被稱為佛子,也就是菩薩。那麼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哪裡?要得到菩薩這個名字,有兩種辦法。一個呢是以見地,一個呢是以行為。

以行為來獲得菩薩的稱號或者是名稱的,就是寂天菩薩在《入行論》裡講的這種方式。在這種情況下,你所講的菩薩是“資糧位”的菩薩。我們這邊談的菩薩,是以見地來分的,是因為一個人的見地而得到菩薩的稱號的。所謂什麼叫見地?也就是說,一個菩薩對於真理有真正的證悟,以這種證悟的見地被稱之為菩薩。誰有對真理的證悟?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薩才有。所以我們現在談的,就是見道位以上的菩薩。這當然不是很重要,但是有的時候也很會讓人迷惑的,所以知道這個,有的時候會比較清楚一點。

同時,這種功德,或者說這種特徵、特性,不只是把一個人的名字變成菩薩,同時也屬於一個特定的家族裡面,或者是特定的那類的家族裡面的一員。他不只是名字叫做這樣的,而且實際上成為一個家族裡面的一員,就是如來的家族、佛的家族。 “生於如來家族中,斷除一切三種結,此菩薩持勝歡喜,亦能震動百世界。”第六個偈頌的第一句話,就是“生於如來家族中”。第二句,“斷除一切三種結”。下面這兩句,“此菩薩持勝歡喜,亦能震動百世界”。

他談到了這種菩薩淨障和積聚功德的能力有兩種。第一個,是淨除障礙的,清淨三種結;另外一個是積聚功德,叫勝歡喜。三種結是哪三種呢?第一種呢,對了,剛才“生於如來家族中”,這一句忘了講到,聲聞和緣覺雖然也用佛的名字,但是他們不是如來的家族,不是家裡的一員,所以不叫這個名字。我們不知道他們最終能不能成佛,他們自己決定最後怎麼樣。但是初地的菩薩,不管多早多晚,總有一天要成佛,所以他成為如來家族裡面的一員。只要日出的時候,你就可以確定白天要到了,可以確定,不需要懷疑,白天一定會來。

  

那他淨障的功德是什麼呢?有三種。第一種他斷除或者清淨的,是對於五蘊的執著。記不記得我們前面講,除非一個人完完全全清淨了他對於五蘊,對於我的執著,不然不可能離開輪迴,到達涅槃,現在這個菩薩已經走在了涅槃的路上,已經到了見道位,表示他已經到達了這個。第二種斷除的就是疑。在座的各位,如果您沒有自己修行過,這個也許你就不會很懂。但是,你如果自己修過一點東西,你就知道什麼叫做疑。

因為,疑或者我們說懷疑,是成佛最大的一個障礙。這種疑呢,有一點點懼怕的成分在裡面。比如你問我,怎樣可以到廁所去呢?我跟你講,先左轉,然後右轉,然後再左轉,那邊有一個廁所,上面寫男廁和女廁,你開了進去,裡面就是廁所。在你把那個門真的打開之前,即便上面已經寫著,這邊是男那邊是女,但是你還會疑問這個人說的是不是真的,或者是你懷疑說,“哎呀,我是不是應該打開這個門?”。如果你懷疑的話,你會延誤打開門的時間,或者你會不進去。對這一點,除非一個人真正去修行,不然的話,講疑,是沒有辦法講清楚的。

我們談的疑,並不是很粗的懷疑,講的是一種非常細微的疑。講這種疑,很難舉例,這邊,我舉一個例子。你看這個,這是一個杯子,你也同意這是一個杯子,你也不懷疑這是一個杯子,但是你想想,你看到的不是他看到的,這是你的決定,你所看到的那個杯子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的人看到。所以你現在觀想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是桔黃色的,那你就這樣去修,你觀想一個桔黃色的菩薩,你可以懷疑說到底有多桔呀?這是你的看法。這還是很粗的例子。因為剛才講的這麼粗重的疑,實際上在資糧位的菩薩,都已經完全清淨了,已經沒有了。我們談的初地菩薩的疑,對我們來說,我們應該祈禱,可以得到他們的那種疑才對。

第三種煩惱,也就是他所去掉的結是什麼?第三種呢,實際上不能說是慢,有一點像是他所持的戒,有點像我們說的戒禁取。就是說他的戒律,比如說這個人的上師來了,他要給上師頂禮,然後供養上師一朵花,這種對於戒的這種心。當然舉這個例子也是非常粗的,但是我也沒有辦法,因為我自己還沒有證得初地,各位也沒有一定的功德來聽初地菩薩講《入中論》。

這個有點像是一種傲慢、驕慢。舉一例來說,比如一個和尚持了很多戒,他覺得自己持戒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對此我可以引用彌勒菩薩講的話,他說“一個人持戒除非持到沒有持戒的慢,否則不可能圓滿”。這個大家當然可以理解,一個出家人,不管是和尚還是尼師,他持了很多的戒,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這也會給人非常驕慢的心,好像說“我怎麼怎麼樣” ,有這種情形。

這三種煩惱已經清淨了,因為這樣,所以他有勝歡喜。同樣,還不只是這樣,還有另外一個很好的理由,他有勝歡喜。什麼理由呢?初地叫做極喜地,為什麼他叫極喜地?因為他剛剛已經渡過了輪迴的邊際,兩個大劫的修行,讓他已經渡過了輪迴的邊際。對於這一點,到底要花多少的時間,會有很多的人辯論,我們就不討論它了。

但是他已經過了邊際。這種菩薩都會唱歌,都會唱很多歌,真的,很多的經裡面他都唱歌。很多的經裡都寫,像是“我已經渡過了像眼淚一樣的海,我已經爬過了很多骨頭堆成山似的山,今天我把我的手和天空變成同樣的大小。”。在那個時候,他每一剎那都能看到一百個佛,有一種勝歡喜,他可以震動、攪拌一百個世界。

前面我們談到初地菩薩的功德,然後就是他的特質,然後這個偈頌談到了初地菩薩清淨和積聚的功德,還有清淨的這些煩惱。我們已經講了哪些功德?

他的名字已經改了;生於如來的家族裡面;他的姓也變了;斷除了三種煩惱;還有勝歡喜,還有更多的。

下面又談到,他怎麼樣獲得進步的功德。在這一段你可以看出來,一個登到初地的菩薩,有一種功德或者是能力,任何的時間想要進步立刻可以進步,而不是像一般的眾生,進步非常非常困難。一個菩薩,任何時候想要進步就可以進步,對於一般的沒有達到初地以上的眾生有一個困難,他沒有精進的熱忱,因為他沒有看到進步的好處和不進步的壞處,所以他非常缺乏精進的熱忱。

下面這個偈頌,“從地登地善上進,滅彼一切惡趣道,此異生地悉永除,如第八聖此亦爾。”。 “從登地善上進”,一地地的改進,而且都是帶著非常愉悅、快樂的心情改進。第二句和第三句,“滅彼一切惡趣道,此異生地悉永除”,這兩句對於菩薩而言,輪迴已經完全終止了,再也沒有了。

第四句有點難,它實際上是一個例子,月稱菩薩講,初地菩薩的功德有點像第八個階段的阿羅漢的功德。但是,你不要認為初地菩薩和我們剛才講的第八個階段的修小乘的聖人的功德完全一樣,並不是這樣的。他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當時在印度有很多修上座部的修行人,他們有各種對修行階段的劃分,在他們認為,在他們小乘的第八個階段,那個人是證得見道位。所以在這邊呢,和那些修上座部的人說,我們的證悟跟那個人證到見道位的人是一樣的。

第8個偈頌,在前面講過初地菩薩跟第八個階段的小乘的修行人有同樣的功德,下面立刻講初地菩薩還有另外一種功德。 “即住最初菩提心,較佛語生及獨覺,由福力勝極增長。”這三句呢有很多人辯論,很多人產生各種的懷疑。

我跟一位薩迦派的堪布來受這個法,他們講這本書的時候,第8個偈頌大概是全本書里花最長的時間講的。因為這邊講,一個證得見道位的初地菩薩的功德,也就是他的福的力量已經勝過聲聞和緣覺了。 “彼至遠行慧亦勝。”最後一句他又講,到了遠行地,也就是到了第七地的時候,這個菩薩當證得了七地的時候,甚至他的慧也超過了前面說的佛語生和獨覺,也就是聲聞和緣覺。初地菩薩以他的福的力量已經勝過了聲聞和緣覺。當這位菩薩證到七地的時候,他連慧也超過了聲聞、緣覺。

從彌勒菩薩的傳記裡面給了兩個例子。一個舉的是剛剛出生的嬰兒王子。一個剛剛出生的還是嬰兒的太子,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一個年紀又大又很有經驗的大臣,當然他有自己的經驗、知識,知道怎麼樣做國王,怎麼樣弄經濟,當然他的能力比太子要高。但是,當皇室到達某個宮殿的時候或者是到哪個地方的時候,這個剛剛出生的王子,會以福的力量勝過已經有經驗的很成熟的大臣、將軍們。因為王子將來要做國王,這些大臣無論多聰明,他就是做大臣。

另外一個例子,用大鵬鳥來舉的例子,對我們的心理狀態,恐怕這個例子不太適用,只適合印尼人。

那麼什麼時候剛剛出生的王子,才能夠在慧的這方面超過聲聞緣覺呢?就是在七地。因為七地菩薩可以在任何一個剎那,都可以進入空性、從空性裡出來,這種情況是聲聞緣覺連想都沒有辦法想到的。在註釋裡有一些互相的爭論、辯論,解釋的部分就跳過去,要不然要化太多的時間。

簡短地說一下,像這個偈頌,我們讀起來覺得有點好像看輕了聲聞緣覺。舉例來說,他也可以這樣寫:初地菩薩在慧的方面,還是勝不過聲聞緣覺。但他並沒有這樣寫,他從另外一個方面寫。第8個偈頌的最後一句,你也會覺得他把七地菩薩特別地早一點提出來講,因為你看前面的三句,你會有那種感覺,可能慧的方面初地菩薩還是不如聲聞緣覺,但是這邊,月稱菩薩說,到七地的時候,他的慧也超過了聲聞緣覺。

所以,讀了第8個偈頌,也許你會覺得有點像大乘沙文主義,有點看不起小乘。但是他寫的方式非常聰明,有很多印度的學者反而認為,這種寫法實際上是讚譽聲聞緣覺,為什麼呢?這邊有一個很大的爭論。因為,一般人總覺得,聲聞獨覺並不太在意清除“所知障”,因為他們只要脫離輪迴,要脫離輪迴,只要去除自我就可以了。但是在這個偈頌裡你可以看得出來,聲聞緣覺對於法無我,也有一點的證悟,我們怎麼知道呢?只有一個字,就是“亦”。為什麼呢?因為由“亦”這個字,可以看出來,從初地到六地,聲聞緣覺跟他有同樣的智慧,這是一個很大的讚譽。藏文裡面的意思,起先好像有點看不起聲聞緣覺,但是突然把他們拉出來稱讚一下。今天希望能把第一章講完。

前面談的是初地菩薩的功德,也談到了增上的功德和清除異生地的功德,也談到了他的福的功德。我們要說他的福德的力量有多好的時候,我們就舉出聲聞緣覺,比起聲聞緣覺這兩個人,這些菩薩有多好。當然,還有一些功德在後面。初地的菩薩主要強調的是布施度。 “爾時施性最增勝,為彼菩提第一因。”,“雖施身肉仍殷重”,就算是施捨身上的肉,也很有熱忱。 “此因能比不現見。”,這個偈頌很重要。說布施的功德,不是在座上時候的狀況,這是他座下的功德。在座下的時候,主要集中在修持布施。在座下的時候,所修的布施在一般平常人的眼裡也能夠看到,因為施捨他身上的肉,一般平常的人也能看到這種狀況。

從這個偈頌,你也可以看得出來,除非一個菩薩證到初地以上,不然不應該把自己的身體,比如肢體送給別人,或者是供養別人。除了一種狀況,現代有人在去世之後,他的器官捐贈出去,除了這個狀況之外,這個偈頌說不應該這樣做。只有初地的菩薩,才能像把身上的肉供養出去的狀況。如果有一個人可以這樣做,可以說在一個平常人的眼裡,能夠看到這個人內在的功德,內在的功德我們看不到,但是可以看到外在的。

下兩句是讚美布施的行為,布施是初地菩薩在座下主要修行的東西。 “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所有的眾生都希望快樂,眾生的快樂都是要有資具,才能具有,沒有資具,就沒有辦法快樂。因為釋迦牟尼佛知道,除非布施,否則一個人是不能具足他的資具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邊先說了布施。

我講一些別的,也許是題外話,不過知道了也比較好。能夠富裕是很好的,我們應該要富裕,應該越富裕越好。就像山、海那麼多的黃金、鑽石,我們也不能說不要,因為這樣你可以做很多的事,當然你也應該知道這有什麼短處。如果你能夠這樣了解到,那麼每一點金子對你都是很快樂的。但是要想富裕,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就是你對於生意界的知識,你有什麼樣的方略,你的能力怎麼樣。這種能力,一般來說中國人、猶太人、愛爾蘭人,都有這種能力的。

但是有另外一種能力比較難的,就是要有功德。這種功德很大一部分是跟你內在的光芒有關。但是很多時候,內在的光芒會因為你的貪婪、憂鬱,把光芒降低了。為了要把能力再次提升起來,所以說做積聚功德的事很重要。

第11個偈頌,“悲心下劣心粗獷,專求自利為勝者,彼等所求諸受用,滅苦之因皆施生。”不慈悲的、很不敏感的,永遠都想到自己,這種眾生也要去得到富裕的東西,因為有布施,才能夠得到。前面第10個偈頌和11個偈頌,特別來讚美布施。第10、11個偈頌,是把布施,當作是清淨這種暫時性痛苦的方法,以這種方法來讚譽它。這兩個偈頌讚美布施,認為布施是清淨暫時的痛苦的方式。

第12個偈頌,布施可以作為永遠清淨痛苦的東西。 “此復由行布施時,速得值遇真聖者,於是永斷三有流,當趣證於寂滅果。”這種菩薩布施的時候,當他在布施的時候,會碰到聖人。這當然有很多的故事。當你因為用布施來積聚功德的時候,布施所能積聚功德的大小,當然第一個也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動機,你的發心怎麼樣。但是同時也跟布施的對像有很大的關係。舉例說,你可以一天給街上乞討的人一分錢。有很多的乞丐,你每個人給他一分錢,但是一群乞丐裡,可能有一個聖人。因為你和這個聖人有因緣,這種業力上的聯繫,這可以幫助你永斷“三有”的流,能夠證得寂滅。

第13個偈頌,這個偈頌是很美的。 “發誓利益眾生者,由施不久得歡喜。”寫的方法非常聰明,前面講了很多布施的功德,這邊講一個普通的人布施的時候,因為當他布施的時候,他有期望回報的心,所以他不能馬上得到快樂。當布施的果報沒有馬上出現的時候,這個回報很可能幾年以後,幾生以後才會出現,這個人可能覺得布施沒有結果,他可能停止布施的行為。

但是對於沒有希望和懼怕的菩薩而言,他根本沒有期望他的布施,帶來任何的回報。這種菩薩實際上一布施,馬上就能夠享受布施的結果,因為對於這種菩薩而言,他所要的布施的結果,是希望接受布施的人能夠得到快樂,所以當他一布施的時候,他已經得到了這種快樂。這樣的菩薩,就不會停止布施的行為,而且會更增加,因為他布施是希望對方能夠快樂,每一次的布施對方就快樂,對方快樂,他就更快樂,所以他會繼續下去。這種是菩薩式的布施。

第三句,“由前悲性非悲性,故唯布施為要行。”就是佛講布施。前面說悲性呢,也就是頭兩句,也就是菩薩的布施的方式。非悲性,就是第11個偈頌,比如“悲心下劣心粗曠,專求自利為勝者”。

第14個偈頌,“且如佛子聞求施,思惟彼聲所生樂,聖者入滅無彼樂,何況菩薩施一切。”一個人修行,最後證得了聲聞緣覺的果位,這種的快樂呢,等於一個初地的菩薩只要聽到一個乞丐跟他說,“請你給我一點東西!”。當他聽到這個乞丐講,“請你給我一點東西!”。這個時候他心裡所得到的快樂,就相當於一個修聲聞緣覺道的人,最後證得聲聞緣覺道的快樂一樣。因為他的快樂這麼大,所以呢,在這種情況下,光聽到這個就有這麼大的快樂,不必講他實際上真正布施的時候,有這個行為的時候,快樂有多大了。

第15個偈頌,“由割自身布施苦,觀他地獄等眾苦,了知自苦極輕微,為斷他苦勤精進。”當菩薩“由割自身布施苦”,就可以知道,由他自己的痛苦,還可以知道其他的眾生,比如地獄裡面的眾生有多麼地痛苦。他在切他自己的肢體的時候,有一點痛,他把這種痛苦跟地獄道的眾生的痛苦比較一下,在這個情況下,會對地獄裡痛苦的眾生有非常大的慈悲,因為有這種狀況呢,在那個時候他不會猶豫切斷自己的肢體,他反而會更快地去做。

  

第16個偈頌,談到兩種般若蜜。 “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羅密,由於三輪生執著,名世間波羅密多。”如果一個菩薩已經超越過施者、受者、施物的概念的話,這個就叫做出世般若蜜多。但是,如果一個人執著在這三者,就是施者、受者和施物上面,這個叫做世間的般若蜜多,但是我們還是應該把這個功德迴向。像我們這種普通的眾生,不但我們對於施者、受者、施物三種有執著,而且我們布施完了也不迴向,這種布施只叫做布施。

第17個偈頌,“極喜猶如水晶月,安住佛子意空中,所依光明獲端嚴,破諸重暗得尊勝。”這種菩薩就像是月亮,為什麼像月亮呢?因為他清除了一切的無明的黑暗,這種菩薩已經得到了殊勝的勝利。對初地菩薩的講解就到這裡。

  
今天講的內容不是很難。

提問:有人假裝乞丐,我們應該布施嗎?

  
回答:對,要布施。

提問:法緣悲的對像是變化型的對象,請你具體說明?

  
回答:了解無常。

提問:廣義的慈悲是指對狀況的了解,是不是就是指明覺?

  
回答:大概是這樣的。

  
提問:什麼構成眾生?

回答:眾生在中文裡面是什麼意思呢?也許在中文的意思應該叫有情,但是這邊也有一個分析,可能有爭論的。但是,有的人會問,到底是哪一個有這個情呢?但是這個也有答案,有人說佛性是有心,那就是眾生。佛性假如沒有心的,就是聖人,就是證悟的、成佛的。

提問:眾生的特性是“貪嗔癡”三毒嗎?

回答:我不知道,這是一個大的問題。

提問:末法時期具足法緣悲的上師有什麼條件?

  
回答:這個答案已經回答了。要了解無常。

  
做一個結論。我已經講了第一個和第二個,在藏文裡面叫“烏麻久巴”。第三個就是翻譯者皈敬文殊菩薩。第四個,這本書的結構裡是著作者的皈敬頌。那個皈敬頌是什麼樣的?寫的是什麼?在讚美大悲心以前,還有別的嗎?

第一個就是四種聖人,什麼是最好的呢?對,菩薩是最好的。最高的是菩薩,下面是菩薩的三個因,然後這三個之中,月稱菩薩最喜歡的什麼?對,是悲心。悲心有幾類呢?有三類,第一個是什麼?對,生緣悲。菩薩的三因的次序是什麼?對:大悲心、無分別慧和菩提心。為什麼像這樣?第一個是因為大悲心最容易得到;那第二個呢?為什麼第二個是無二,就是無分別慧,而不是菩提心?因為大悲才能夠持續。那為什麼需要悲心?舉了三個例子。種子、水和結果。對,你們現在學得比我還好。

  

現在出一些比較難的問題。第三種悲心的對像是什麼? (學生答:除了佛之外。)這樣答是可以的,以一個中觀學者的方式講出來。 (回答:對名相的執著。)好的,那第二種悲心的對像是什麼? (回答:所有眾生和所有的現象。)所有的現象嗎?你想的是對的,但是你的用詞是allbeing,這就包括所有的十地菩薩以下的。

再一個問題,不,不是你們問我,是我問你們。剛才你的答案把第二種悲心對象的分類講出來,現在把悲心對象的特質講出來,它的定義是什麼? (回答:凡是受到變動影響的。)這種答案很好。也許用更好的方式講,就是說,一切組合的現象,就是以一種更好的方式講出來。還有呢?因為假如你只說組合的現象,這是一個涵蓋過廣的答案。因為這樣的話,就會涵蓋第一種悲心的對象,第一種悲心的對像也是組合的現象。 (回答:。。。。。。)。但是這也就等於說,你在說組合的現象。 (回答:。。。。。。)。這個很像,也許你應該再加一個字,應該說是“只有”。

只有組合的現象,因為這個只有加進去以後,就會除掉第一類的悲心的對象,就是眾生。有的時候幾個字,也有很大的不一樣。 (回答:輪迴。)這個答案的涵蓋太廣,這個答案涵蓋了第一類的悲心在裡面。這樣學很好,你可以學會怎麼樣用定義來定義,這是學佛的最基本的辦法。不要忘記讀這本書主要的目的是要建立見地,如果你的定義錯誤的話,你的見地就沒有辦法建立起來。好,現在可以回家了。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