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美彭措法王: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悲心

晉美彭措法王: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悲心和信心

  法王如意寶去馬來西亞時,曾在馬六甲的噶瑪噶舉中心,講過一段殊勝教言:“我畢生中一直認為,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悲心和信心這三者。如若無有信心,則始終不會證悟佛陀的究竟密意;倘若沒有智慧,在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外道極其猖獗的時代,對層出不窮、錯綜複雜、名目繁多的外界事物,很難明辨是非、如理取舍;如果沒有慈悲心,也就稱不上是大乘種性的佛教徒了。這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後來獨自一人思維:確實,有佛法修證經驗的上師們,表面上隻是寥寥數語,卻把修行人需要具足的竅訣完全歸納出來了,若不具備此三者而想成就,簡直是一種天方夜譚。

  尤其是信心,麥彭仁波切講過:“信心乃為佛法根,信心能增福資糧。”信心是佛法的根本,信心能增上福德資糧,有了信心,才有得菩提的機會。現在很多學問比較高的人,每天刻苦鑽研佛教,可最後得出的結論,對自他並無多大意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缺乏信心。《華嚴經》中雲:“信心微小諸眾生,難知菩提微妙法。”信心微小之人,縱然聰明絕頂,日日夜夜絞盡腦汁研究佛教,也難以了知菩提的奧義,唯有憑著信心和精進,才有可能獲得解脫利益。

  我們這裡信心大的居士或出家人,短短的時間中,即可解決終身大事(現在人認為,終身大事是兩個人成家,而我們指的是解脫)。當然,要想對佛法生起信心,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了解它的功德,否則,信心再大也隻是流於表面形式。而若想了解佛法功德,我們首先要知道,外道再怎麼興盛,大仙、天龍八部再怎麼受供奉,他們自己也沉溺在輪回中,並未超離苦海,又怎能幫我們解決生死大事呢?要想真正脫離生死輪回,其他宗教都一籌莫展,隻有暫時行善的見解和行為。而超離輪回、了生脫死的妙藥,唯一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有,所以,我們應對佛陀的教法、證法有虔誠不移的解信。隻有這樣,才是真正無謬的法器。

  因此,大家要再三思維:遇到佛法,尤其對佛法有信心,真的十分難得。寂天論師也說:“如值佛出世,為人信佛法,宜修善稀有,何日複得此?”意即像現在一樣,既值如來出世,自己也獲得人身,對佛法有信心,這些修善法的條件非常稀有,一旦失去了,哪一天才能重新獲得呢?很多道友都認為,自己以偶爾的機會信了佛教,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應該說你往昔做了不計其數的善事,今生才有緣學習佛法。所以,現在一定要抓住機遇,對佛陀的教法和證法,生起穩固如山王般的不共信心,不但自己行持,還應全力以赴地讓眾生懂得。

  自利利他,不僅是出家人應有的責任,作為在家佛教徒,也同樣應當行持。無垢光尊者講過:“修行山王極穩固,彼等仙人勝幢相,無論在家或出家,即是珍寶之人身。”這句話務必要牢記。意思是什麼呢?我們應行持自利利他的行為,這並非是兩三天的熱情——今天發菩提心幫助彆人,再過幾天又寫 “辭職報告”,堅決不發心了,這種人如山上經旗般隨風飄動,一點也不穩定,我們不能做這種人,而應像山王一樣穩固。若能如此,盡管外在沒有穿仙人的裝束或僧人的袈裟,但無論你在家還是出家,也獲得了名副其實的珍寶人身。因此,學習佛法的時候,調伏自心和幫助他人非常重要。

  同時,對如來教法一定要生起不退轉信,不要人雲亦雲、盲目信從。大家不妨觀察一下:學佛這麼多年,如果有人宣揚外道如何如何好,講得口若懸河、天花亂墜,你心會不會動搖?會不會放棄佛教跟著他去?若是如此,說明你沒有穩固的定解。如果有了根深蒂固的見解,即便成千上萬個人來宣揚,你的心也絕不可能動搖。

  所以,每個人對佛教應生起理性的信心。誠如《勝出天神讚》所雲:“我不執佛方,不嗔淡黃等,誰具正理語,認彼為本師。”我們既不偏執佛陀,也不嗔恨淡黃派等外道,誰具有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理,就向誰皈依,認定他為本師。結果通過智慧觀察和理論剖析可知,在無數的導師裡,唯有佛陀宣說了究竟真理,對他皈依的話,生生世世不會欺惑,故可以放心地依止。就像一個打工的人,到處找老板,最終發現某人百分之百可靠,不會過一段時間欺騙自己,這樣就高枕無憂了。因此,我們對 “佛陀是天下第一” 若從骨髓裡生起信心,這種信心不是皮膚上的,擦一下馬上就沒有了,而是深深地發自內心,那自己永遠不會改變。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