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 辱 波 羅 蜜 與 阿 Q 精 神

【忍 辱 波 羅 蜜 與 阿 Q 精 神 】

夢參老法師開示



當你碰見一個人無理的咒罵你、毀謗你,也許與你素無瓜葛,可是他無緣無故的就來殘害你,你應該怎麼辦呢?沒有學佛的人,遇到這種情況當然會不服氣,就想要報復,去跟他比力氣、勢力、金錢!



學佛的人要學會忍!忍他、讓他、不理他,因為這些事物都不是常在的,我們剛才講「無常」,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在無常當中,都會變化不定的,能這樣想會幫助你看開一點,放下一點,不要太執著,什麼事都不要太硬碰硬,對你沒有好處,對眾生也沒有好處。



假使你能忍一時之氣,當時好像是被人欺負了,可是一個學佛的人知道,那是消災免難,當你用佛法來面對一切的人、事、物,也是如此!



遭受意外、被人陷害、被人誤解、或者遭人縱火等種種災害,假使你內心不平、氣恨,想盡種種辦法報復,已經是不可能挽回的,你又能怎麼辦呢?



我們佛教就是講懺悔,懺悔自己的業重,起碼這樣子能夠讓你安定下來,安定什麼呢?



安定你的心靈,知道因果不滅、因果循環,自己作的業自己消,任何事情能照著佛所教導的教理去想、去做,你會得到很大的受用,當你都能受用了,你就知道修行的工夫進步了。



像魯迅寫阿Q正傳,形容我們中國人就是阿Q那一類的,人家打他了,他假使念過《金剛經》,唉呀!這我消業障了,那就正確了。他不這樣想,他怎麼想?他說兒子打老子。其實也是想法,也不煩惱了,但是是兒子打老子。



我看阿Q正傳時,我看到這我就想他怎不會想老子打兒子,幫我消業障,不就完了,那多好!兒子打老子,那就不行了,那想法不同了,他還勝利了,他心裡勝利了。「阿Q精神」,也是我們佛教忍辱波羅蜜的精神,釋迦牟尼佛就是這種精神。我們要做的就是忍辱波羅蜜,所以要把修行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來。隨便你做那一行,都可以運用到你的生活當中。



總之,我們所學的要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我們的行為舉止也必須與我們說過的話相結合,這樣子你就不會去說傷人的話,到達了一定程度,你就不會想罵人。聽到罵人的話,你聽到的不知道是什麼語言,你想罵人也罵不出來。你知道該罵人的話,什麼都罵的出來,這就是你已經達到自然而然、不造作的境界了。

那個業只是口,如果你念念的那個心,都不曾離開佛、法、僧三寶的話,心裡的惡念頭就不容易生起。也沒有機會生起,不論遇到什麼環境,你都要導引使它生起善念。



「喜」就是歡喜,就是你對人內心永遠保持歡喜,這就很難了。任何的憂愁事,任何的煩惱事,你知道這都是假的,是現象,會損害你的慈悲心,損害你的智慧心,這就要觀照了。

當你觀照的時候,自己就能看的破,看一切事物是無常的,能夠忍受,不去爭不去計較,能看破這個就不容易了。

看破了、明白了,還得放下,不要去執著,這樣才能生起歡喜心。如果你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捨。佛教我們的方法,「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你要盡量的發揮這個心情,受用會無窮無盡的。



把所學到的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接觸人,一種接觸事。不論在人、在事上,你都得這樣用心,這樣處理問題,你會處理的很恰當。

在病苦的當中,特別是在困境當中,你就會感覺到心的威力,體會到佛法的威力,因為佛法就是心法。



將佛法與日常生活結合,來驗證這個心,無非是訓練心的一個方法,都是在說明「煉心」,「煉心」應該在什麼地方練習呢?就在生活當中。就在你面對一切的人、事!處理之後你就會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還是波濤洶湧?是有功力,還是沒有功力?自己最清楚。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