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開示的文字整理【視頻四】

《普賢上師言教》開示的文字整理【視頻四】

我們繼續——

“如何尋找到上師,之後如何與上師相處”。關於這點,在後面講‘上師瑜伽’的時候會講得詳細,現在只是簡單的講一下:

如果你真的很認真地想走上佛教靈性的道路,那找一位上師是非常重要的。而對待上師最理想的態度應該是視上師如佛;然後盡一切的力量去瞭解佛法的內容;就算你有時候因為自己的染汙,而對上師生起不清淨的看法,你也要一次次說服自己“這完完全全是因為自己錯誤的概念”。

即使有時候情況真的不太令人舒服,譬如說被老師罵了一頓,這時候也要儘量用‘沒有分別的、清淨的態度’去處理這個狀況。

要盡一切的可能對上師尊敬,就算對上師的影子也要這樣。這些對‘專注的’這種修心訓練是非常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怎麼樣去模仿上師?”當你去決定去模仿或修學上師‘所做’的時候——

第一個就是“不要混亂”。

這就像天鵝在水中棲息、捕食、行走的時候,都是優雅輕盈、從不渾濁碧波;就好像蜜蜂飛入花叢,從不會損壞香花形色,而是專注於吸收花蜜,然後還傳播花粉。順便說一句,這樣做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我們跟著上師的時候總是搞得亂哄哄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出生以來,從小到大都是覺得很不安全,很有不安全感。所以當我們跟上師待在一起的時候,這種嫉妒心、競爭上師關愛的心、想要控制狀況的念頭,不知不覺的、偷偷地跑進來了。因此我們往往遵循上師的一個指令,然後違背上師的一百個指令。

一般來說,要檢視一個上師,相當不容易。因為我們都沒有具備如何去檢視老師的知識——就算連一個普通人,我們也很難從他的外表去斷定他;更何況是從外表去判斷一個修道的大師了。

仁波切有一個建議給大家,這個建議其實是蠻重要的:就是,你不要過分熱衷“想要去尋找一個上師”,與其這樣做,你還不如在上師面前不斷不斷的虔誠發願:“希望一個好的上師能找到我。”

‘被找到’比‘你去找’重要的多。這好像馬爾巴大譯師找到了密勒日巴。雖然表面似乎是密勒日巴一直找,最後終於找到了馬爾巴。當密勒日巴第一次看到馬爾巴的時候,雖然馬爾巴表演一個普通的農夫,但密勒日巴只是看了馬爾巴一眼,就已經讓他心裏頭的煩惱妄想止息了相當的一段時間。

像密勒日巴找到他老師的方式;

還有在《般若經》裏面的長啼菩薩如何尋找他的老師,如何尋找教法,這一些的方式是我們應該去參考,應該去跟從的。

下面開始實際講‘加行’也有人說‘前行’,一般翻成是‘不共內加行’。

第一個是皈依。

皈依是非常重要,是最基本的。很多喇嘛都說,分別內外道,你是不是一個佛教徒,是依照皈依來看的。這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皈依有‘投降於’和‘信任於’,或者我們說‘跟從’、‘相信’的意思在裏面。接受皈依就是向某個東西‘投降’或‘臣服’。如果你皈依,‘投降’‘投靠’‘臣服’於某一個人;很明顯,就是你覺得他不會欺騙你的。就是不管你是‘投降’某一個人,某一個系統,這個東西他不應該會欺騙你的。

舉例來說:

我們去‘投靠’某一個政治家,或政治團體。而這樣做的理由是因為,是我們相信‘投靠’的這個人或系統,或他們的理念能解決我們國家很多問題,能給予這些問題正確的答案。

建立起這樣的信任,正確的態度是:你應該好好的看一下這個黨的黨章,抱著批評的態度仔細的分析它,當你覺得這個黨的確能解決我們關心的問題,我們才去‘投靠’它。

一般人我們‘投靠’很多東西,我們投靠錢、投靠愛、投靠友誼;我們投靠它們的理由是因為我們覺得:這些東西可以‘回答’我們人生的很多問題。這些想法永遠是“如果我有這個,有那個的話,我就會——”,基於這種強烈的希望,我們付出很多努力去得到“如果我有,就會——”的那些東西。另外,我們‘投降’‘投靠’的那個東西,應該是我們“能夠得到的”;如果你‘投靠’的那個東西是你在任何情況下 “都不能得到”的,那你‘投靠’它有什麼意義呢?

還有,我們皈依的那個物件,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欺騙你的,否則他今天不騙你,明天騙你,你這樣的皈依有什麼意思呢?我們做個皈依的比喻:今天下雨,我們皈依雨傘;因為我們知道雨傘有這樣的功用——當它打開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被雨淋到。

如果用同樣的方式來分析,你就會知道:我們平時皈依的物件,不管是‘錢’,還是我們的‘人際關係’、‘愛’、還是各個政治團體、政黨,這些東西永遠都是在騙我們。

第一個,得到它們不容易。很多時候,這些東西不會不斷供養給你。

第二個,得到這些東西又要你耗費很多精神、力氣、情感、金錢進去。

譬如說:“我想掙錢!”“怎麼辦?”

“去讀NBA”、“開公司”等等——用了一切在邏輯上行得通的辦法。但很多時候,你用盡了你所知道的一切賺錢方法,這些方法也沒有回答你答案,你還是沒有賺到錢。這就是表示你所皈依的物件,對你而言是失敗的。這種情形,就有點像皈依的物件它實際上在騙你。為什麼我們會這樣說呢?因為你用了一切相信是合理的方式去做,還是得不到任何的結果。因此,如果用同樣的思考方法,你會發現佛、法、僧是完全、絕對不會騙你的對象。

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上來看,佛法僧三者不會中斷對你的供應,會隨時隨地都讓你找到。”因為大乘的看法,心是一切的基礎,而心就是佛法僧,所以你不用去找它,它就在哪里。絕對會是隨時提供的東西。

然後,這個皈依的物件絕對不會騙你。比如佛說:“一切組合的現象都是無常的”,這個描述在所有的狀況下,永遠都是真的——臺北這個組合的現象是無常;上海也是無常;五千年前組合的現象是無常;五千年後組合的現象仍然也是無常。這個真理,不管在任何情況,它是永遠不會錯誤的。

如果你皈依一個可信度這麼高的物件,那這個物件是永遠不會令你失望的。

同時這種皈依,也不需要你投入什麼力氣、金錢,只不過要看你態度是怎麼樣。

因為以上的這些理由,所以在開始學佛的時候,皈依是最重要的。

皈依的原因很多,但可歸納為三個:‘懼怕’、‘慈悲’、‘虔誠心’。‘虔誠心’是皈依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原因。虔誠心是被佛法僧三寶鼓舞,才產生的;是因為我們想證悟這些真理才啟動的。而虔誠心的火花,是來自對理性思考後的信任。

基本上,我們講的是‘相信’‘信仰’。很多驕傲自己是“很客觀”的人或科學家,對於別人有信仰,就嗤之以鼻,很不以為然:他們總覺得‘相信什麼’、‘信仰什麼’的人,是類似“笨蛋”的人;‘相信’‘信仰’在現代很多時候被人認為是“迷信”。現代人覺得自己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很古代、很落後、很沒用的這些思想”——但這些‘科學式的相信’完全不是事實。

因為,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也不管你是誰,你是佛教徒,還是科學家,或你稱自己是個“很客觀的人”、“存在主義者”,或你“是什麼都不相信”、“什麼事都批評的人”——但最後的一條底線是:“每個人都相信什麼。”所謂“什麼都不相信的人”,他們都“相信自己不相信的理由”;因此認為“自己什麼都不相信。”

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哪怕是最小的事情,也是認為我們‘相信’它才做的。而我們這種‘相信’也不斷不斷在改變。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我們唯一有的就是‘相信’,我們唯一能夠做的也是‘相信’。而唯一有差別的是——你這個‘相信’是有多麼的‘清晰’。

很多相信物質的人,他們總是認為“宗教式的信任是迷信,而且一點用都沒有”。而只要你認真的觀察和分析,這些“相信物質”,認為“相信宗教是迷信”的人,他們其實並沒有做得更好——科學家就是典型的這種人,科學家發明了‘核彈’,而‘核彈’會毀滅這個世界,這些相信物質的人,最終會毀滅我們的世界。但他們所作的,並不比他們認為是“相信宗教,是迷信的人”更好。

我們現在所有的系統,我們的‘經濟系統’、‘貨幣系統’、‘國民生產指數’GDP等等,這些東西其實都是‘相信的系統’,但你認真去分析的話,它們本身的設計真的是糟透了。比如我們說“一個國家‘財政’的狀況如何’”,基本上是通過‘稅務系統’從一個工作的人或一個團體的‘勞動收入’裏抽到多少稅來決定的。這些系統其實是非常非常落後的。

舉例來說:我們砍倒一畝畝的樹木,以此支撐國家五種主要的報刊正常發行。這是一種非常落後的作法。

我們現在一個星期,工作五天,每天工作都累得要死,然後在所謂的兩天週末中休息,這就是一個落後的系統;如果是一個先進的系統,我們應該只拼命工作兩天,五天來好好的鬆弛一下,這才是好。類似的,我們相信的東西,很多都是非常非常怪異的:像臺北的‘一零一’曾經是世界最高的大樓,但現在是怎麼樣,就不得而知了——我們認為哪個國家或地區好,是因為有最高的建築物,以此來度量。這是一種非常落後,非常愚蠢的‘相信’或‘皈依’。

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大概也沒有什麼辦法——我們已經深陷‘相信愚蠢’的牢房,不但如此,我們還把‘鑰匙’也吞掉了。(笑聲)

廣泛的來說,仁波切覺得情況已經積重難返了,我們就像前面的那些人類一樣,非常努力的把我們居住生活的地球毀掉,對於這些事情,你會發現仁波切是非常悲觀的;但是對於個人來說他是蠻樂觀的——如在臺北這樣的大城市,你永遠都會找到幾百個人願意犧牲週末來聽這樣的東西,聽了以後還仔細會思考一下。

我們現在談的是皈依。皈依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脫離痛苦,我們皈依只不過是想“過得更好一點”,這就是我們所說‘小的皈依’或‘下士的皈依’——仁波切說大部分佛教的皈依是這種皈依:念咒是想發財;參加法會做‘普加’(音)是希望“不要發生車禍”,或者希望股票市場能按照你的意願上下波動。這樣說並不是鼓勵你不要去參加,反而是請你去參加,因為“不管怎麼樣,這也是‘皈依’嘛!”即使是小小的皈依。總而言之,這種皈依是‘嬰兒式’的皈依。

然後另一些人真的是想從‘輪回裏解脫’。這種是我們說‘中等’或‘中士’的皈依。

另外,還有一些人是為了“一切的眾生都能夠解脫”,如果是為了這樣子而皈依,這是我們說的‘最大的皈依’或‘上士的皈依’。

一般來說,我們‘皈依佛法僧’,佛是我們的指引;法是我們的道;僧是友伴。

金剛乘有三種皈依:

第一種是供養我們的‘身、語、意’。

第二種是觀想並接受本尊。

第三種是與空行母結合在一起,無二無別。

大圓滿傳承裏的皈依是:用我們的‘脈’來證得化身;然後把我們的‘氣’‘風’或能量來證得報身;然後清淨‘明點’證得法身,或者說在我們法身中清淨我們的‘明點’。

在究竟的‘阿底約嘎’層次的皈依是——‘知道’:我們當下一念中,‘空’的一面是‘法身’;當下一念中,‘明’的一面是報身;從‘明’‘空’之中化現出來的所有現象是‘化身’。

(視頻剪接)

我們繼續講皈依。

雖然在前面我們講在‘大圓滿’傳承裏面,皈依的物件是我們‘現前一念’;就是我們自己‘本性’裏的‘空’‘明’和‘空明合一’。但是對於大部分像我們自己一樣很平庸的人來說:“這是什麼意思呀?”

什麼是‘法身’‘報身’‘化身’?這些別提了;何況什麼是我們‘現前一念’中的‘空性’‘明性’是什麼意思?但這個,仁波切說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假設你真的是對輪回的生活感到很厭煩,至少你有時候真的是這樣;同時,也假設你真的很想成佛。

先不用談你怎麼修道,因為修道本身是一種系統的騙局,因為我們需要有目標,需要知道怎麼樣才能走向那個目標。

薩迦派的大師‘劄巴蔣稱’對於‘修道’的話題。曾經講過:‘修道’首先必須是一個令人想得到的‘東西’或‘目標’。

假設成佛是我們想得到的目標,那成佛代表什麼?是不是代表家裏鋪滿了漂亮的地攤、地攤上面有一套很舒服的沙發,這是不是成佛呢?

如果你是一頭驢的話,那麼成佛就是一根看起來非常可口的胡蘿蔔。(眾笑)在西方的漫畫裏經常出現的——如果你想指揮一頭驢怎麼走,只要在它前面用胡蘿蔔做指揮就行了。

可是我們說的‘法身’‘報身’‘化身’這些一點都不可口,太抽象了。

當然,對那些修行很高的修行人來說,這些三身,一點都不抽象,甚至完全不想離開三身一刹那。

可是對我們這麼普通的平凡人來說,我們根本搞不清‘法、報、化’三身、‘空性’‘明性’‘空明合一’“它們的意思是什麼?它們給人的感受是什麼?”

所以對我們來說,如果有一天真正能感受到這些狀況,哪怕只是一天,它們離開了,那我們也還是知道:“哦,原來它們給人的感受是這樣的,是值得我們努力去追求的”。這樣的話還好。

但是,喇嘛們跟你說:“這些‘法、報、化三身’‘空和明、空明合一’本來就在,當下就在,根本不用向外追求。” 當我們聽到這個,更是一頭霧水,鬱悶起來了。

一切般若的經典像《心經》,和‘大圓滿’也是這樣說:我們的法、報、化三身,都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而且現在就在,比你的眼睫毛還接近你。

好,現在我們該怎麼樣追求我們的胡蘿蔔呢?

我們的胡蘿蔔就是我們的‘皈依境’或‘皈依樹’。

對皈依境的觀想,也許在座很多人都很熟悉了,我們觀想:我們的上師坐在中間;怎麼樣被很多諸佛菩薩圍繞著;然後放出怎麼樣的光芒等等——“這些個就是我們的胡蘿蔔。”

這樣講,並不是完完全全沒道理、沒有基礎的‘騙局’,這樣講是有道理的:真正‘皈依的物件’其實就是你‘自己的心’,但是我們現在對此‘很陌生’,‘不熟悉’‘不習慣’這樣。因為我們目前‘不熟悉’這個情況,所以我們依靠心的投射,我們目前狀況的投射正好是我們的上師。

對所有的佛教徒,對各位,對仁波切他本人來說,我們最殊勝的投射應該是釋迦牟尼佛。但這個是我們自己心的投射——因為我們有一點點功德,所以我們會說這個是‘佛’;可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提婆達多’他和我們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我們密續的傳統裏面,我們人類的‘上師’和‘佛’和‘自己的心’是沒有分別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向這個‘上師’皈依,同時也是向‘諸佛菩薩’和‘自己的心’皈依。

前面的時候,已經講了“皈依是非常非常關鍵的。”

大家都知道阿底峽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學者,任何學問他都非常通達。但是一開始他到西藏的時候,大家都叫他“皈依喇嘛”,因為他不管到哪里都只講皈依。而皈依的真正目的:就是最終熟悉、習慣真正的皈依物件——自己內在的心。為了幫助我們自己能這樣做到,我們觀想內容豐富的‘皈依境’‘皈依樹’;然後還請了一尊或幾尊不同材質的佛像;還安置一個供養佛像的地方;然後我們抄寫佛經、翻譯佛經、印刷佛經等等,這些都是幫助我們“習慣皈依自己的心。”而這些修行也是幫助我們熟悉並習慣‘佛法僧’。

巴珠仁波切在自己的書裏面用非常美妙的字句寫道:現代很多人的皈依態度其實是錯的。譬如說當我們買一尊佛像的時候,每個人買了佛像都認為:“這個佛像是我的所有物,是我擁有的一個東西。” 這個態度是完全錯誤的,任何一個佛法的追隨者,請了一尊佛像供奉,從那一刻開始,這尊佛像就永遠不再屬於你或任何一個人的私有財產了。因為這尊佛像再也不是你物質世界的一部分,不是幫你增加物質的一個東西。如果非得想這尊佛是一個東西,一個物質,那你就視為生起皈依的信心和功德的所有物。

今天,也許可以花二十分鐘來提問和回答兩三個問題。

(問題一)

學員:有一個朋友經常糾纏我,我應該怎麼處理這種事?如果說這是因緣所生的業,那我能不能中止?這樣的業是不是在過去產生的?在下一生是不是還會繼續?

仁波切:對於第一個問題,和朋友產生什麼業,怎麼樣去避免?避免也是一種業。這種業是不是過去產生的,還是今生產生的?我們並不知道,事實上也並不重要。和一個人成為朋友,後來又想避免這個朋友,最好處理的態度是:無論我能還是不能避開他,我都希望他都能從這些狀況裏得到利益。這種態度是一種好的動機,而好的動機是最可能帶來好的結果。

學員:你的意思是,他這樣對我,我也要有這樣的動機、發心——

譯者馬老師補充:對。要去這樣的思想——不管我能避開,或我不能夠避開這個人,我都希望“無論我能不能做到,結果都會對那個人有好處。

(問題二)

學員:關於皈依的問題,我想問一點細節。以我的理解,仁波切所說的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辦法‘皈依自己的自性’,所以才需要‘皈依境’作為我們暫時的依靠。我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保有這樣‘暫時的依靠物件’而又不流於崇拜?不流於迷信?‘暫時依靠’和‘崇拜迷信’的界限在哪里?

仁波切:這是一個好問題。在皈依裏面,你首先要觀想皈依境,念誦皈依、向皈依境頂禮等等,然後觀想整個皈依境全部收攝在自己身上,你和皈依境無二無別,這是你問題的第一部分的答案。

你學習佛教哲學,佛教的理論告訴你說:你外在的皈依物件,實際上是你自己內在‘真正皈依處’ 的投射。瞭解這一點是你第二部分的答案。

(問題三)

學員:仁波切在這幾天都提到‘輪回’,那‘輪回’的定義是什麼?是指我們這個世界,還是平常的‘行住坐臥’都是輪回?

仁波切:(仁波切思考了一陣)我現在想不起了,回去找找看,明天給你一個‘堅實的答案’——當然現在也可以答,但還有一個答案幾乎完全解答“輪回是怎麼樣開始的。”

——還是先談一部分吧:如果你真的很想瞭解什麼是輪回,甚至想瞭解什麼是涅槃,那你去瞭解十二緣起(因緣)是很重要的。我現在想起一點點,但並不完整,但還是可以跟你說,這個是‘世親’在俱舍論講的話——

在這裏,我用自己做例子:首先,我是一個有染汙的眾生;受到某些東西‘劫持’或‘挾制’的眾生。現在已經過了下午一點鐘了,我正因為受時間的‘控制’,所以現在肚子餓了(眾笑)——這不是開玩笑,真的是認真的以自己做例子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因此就到了外面,正好看到‘麥當勞’的大大的標誌;而看到這個標誌,讓我感覺似乎看到了‘漢堡包’——這個當然是基於饑餓,但更主要是因為‘無明’、因為‘愚癡’——於是一下子產生種種遐想——這個‘漢堡’是個美味的食物:麵包入口松化、芝士惹人、洋蔥又香甜、那個牛肉又飽滿又多汁等等等等。

這個就是十二因緣的第一個,‘無明’。而推演‘十二因緣’下面的‘十一個’時,我已經記不清了,所以講的時候順序可能會混亂。因為前面的‘無明’,所以就想做些什麼得到它;於是我就會走進‘麥當勞’的店裏,走到餐台,看著‘餐牌’準備點餐了——這個就是‘十二因緣’說的‘行’

接著點餐又是牽引到很多因素:近來吃太多牛肉了、朋友昨天的推薦、電視近期的廣告轟炸、店員的介紹、食品在餐牌上的圖片、今天的優惠活動、近來新推出的漢堡等等等等,這些就涉及了‘十二因緣’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些。

經過前面對漢堡的‘名字’‘形狀’‘顏色’‘食材’的這些選擇後,慢慢就生起渴望吃哪款‘雞腿霸王漢堡’的‘貪愛’。然後就為此付錢‘取’雞腿霸王漢堡,因為‘取’你才能拿在手上吃,才能感覺到‘有’口感、‘有’味道!等等感覺;才能‘生’出“美味”“舒服”“好”等等結論。

最後,當你把這個‘漢堡’吃掉了,這時‘漢堡’和‘吃漢堡’的動作都‘死’掉了。這就是十二因緣的最後‘老死’。

這時你就會體會到‘老死’的哀傷、沮喪——“拿在手上的漢堡沒有了,美味的漢堡沒有了,結束了”這個例子就是說明,我們的‘輪回’是這樣滾動的。也許你會問“那麼‘涅槃’是怎麼樣運作的?” ‘涅槃’從‘老死’開始。

當你思想“為什麼我吃完漢堡之後會有‘哀傷’和‘沮喪’,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只要你反方嚮往前推演,你就知道這種‘哀傷’和‘沮喪’的感覺是怎麼樣來的。

如果你想對治‘吃漢堡之後的哀傷和沮喪’,那麼就在演變成‘老死’之前,對前面的那些步驟“少做或不做”。這樣‘倒推’到最後,根源是‘無明’,當你‘殺死’這個‘無明’之後,這個‘漢堡輪回’就停止了。

事實上,‘輪回’一直在滾動,其實我們的‘漢堡輪回’在‘輪回’中並什麼了不得的東西,因為沒有什麼害處——在滾動的‘輪回中’傷害我們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十二因緣’對於“怎麼樣瞭解業”、“怎麼樣瞭解轉世”、“怎麼樣瞭解輪回”、“怎麼樣瞭解涅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其實‘輪回’基本上像‘打結’,‘涅槃’就是把這個結‘鬆開’;但是真正的解脫是超越過這‘兩者’。

你問的問題事實上並不好解答。但不管怎麼樣給你一個最簡單的答案:‘業’、‘煩惱’或者叫‘禍’、‘轉世’這三者不斷的滾動就是輪回。事實上這三者‘業’‘煩惱’‘轉世’是一直在發生,一直在滾動的。

一般的凡夫都會慶祝生日,但佛教的大師就不會了;因為一般的凡夫對死亡會覺得很不舒服。為什麼龍樹會在他的‘戒王書’(音)中寫到:他有一個朋友是國王,有一次他給國王寫封信說到:“你要小心,不要再出生了,出生和死亡對我們一樣是個壞消息。”

也許你會問:“那我們怎麼樣才能不死和不生呢?”我們都知道有些人真的是盡了一切的努力‘不死’,吃各種各樣的‘補品’‘甘露’等等,但是我們真的是要非常努力的試著‘不生’。

修‘不死’有很多辦法,比如修‘長壽佛’中國人說‘無量壽佛’;但是如果你想‘不生’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修‘大圓滿’——因為你‘不生’當然就‘不死’了。

講了這些話——我自己已經像是個宗教狂熱分子了,加上我實在已經餓糊塗了,所以還是到此結束好——

(第二天,第二個視頻止)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