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們應該如何對沒學佛的朋友解釋「輪迴」和「轉世」? 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答:先不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首先,當我們有親人朋友死亡,我們會放不下、捨不得,希望他不是永遠離開,這是人之常情,我們都希望不要和所愛的人「永遠分離」,所以我們其實很自然就會接受和相信「輪迴」。 再來,未知的事情,我們不要先否定,輪迴就是這樣。許多過去覺得未知或不可能的事,現在漸漸都被科學家證實了,也許有一天輪迴也...
『當我想到無常時,我並不將它視為是籠罩在我頭頂上的陰影,反而覺得它是機會的同義詞,提供我們決擇的能力!』 ~~~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死亡的藝術』序
問: 該如何為臨終做準備?臨死的時刻該如何修持? 大寶法王噶瑪巴 .回答:我們談到修持佛法時,有一門法門是「觀死無常」,一方面,「觀死無常」是為了時刻地鞭策、激勵自己,讓自己不浪費時間、讓每一天都具足實義,另一方面,「觀死無常」也是在為死亡做準備。 每一天之中,外在的每一樣事與物,都在剎那剎那的改變,不曾停留,因此當我們看到外在事與物的變化、體會到事物「無常」的本質時,也會瞭解到死亡的無常本質...
問:為什麼要閉關? 喇嘛梭巴仁波切開示 「閉關」是製造讓自己禪修的情境;斷除分心的事物,特別是貪欲─不滿足的心 閉關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利己,因為不喜歡受苦,也不想要一再地在輪迴中受生。如果大家想要獲得自由,除了實證菩提道之外,別無選擇。 「閉關」是指為自己製造條件,離開令人分心的事物。尤其如果你想要教導其他人佛法。其他有情會聽到你開示的教法,而且注意到那是經驗談,而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你會感...
藕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淺”。因此,能否往生西方,主要的因素,在我們的“信、願”。 信、願的基礎,就是要生起厭離心,如像印光大師開示:“將‘死’字掛在額頭上”,也就是說,心中常常念著,生命是無常的,死亡隨時會降臨的。 能夠念死的人,心中可以少了很多的煩惱。 想想看,如果醫生宣佈,明天我們就要死了,這時,不管別人讚歎我們、譭謗我們,乃至一切的世間八法: “利、衰...
錢用在哪裡最有益 在家人在社會上生活肯定需要基本的物質保障,如果沒有一點基礎確實很難生活下去,但是作為一個對生命價值有正確認識的人,應該明白我們平時吃的穿的夠用就可以,否則,人的貪欲無止境,永遠不會有滿足的一天,而生命就在我們對貪欲的追逐中一天天縮短。 死亡來臨時,不用說辛苦積累下來的財富,就連自己這個肉身也帶不走。那時候,只有佛法,只有善業,能幫到我們,所以大家平時基本的生活所需滿足之後,應...
惡口造業 果報不小 從前,佛陀到摩羯陀國遊化的時候,瓶沙王請求佛陀在國內定居三個月,安居期間僧團一切所需,皆由他供養,並派宮中醫術最好的醫生耆婆來照顧佛陀及比丘們的身體。 鄰國的勝光王聽到這個消息,心想:“瓶沙王貴為國王,卻能儘自己所能供養佛陀及比丘僧一切所需,還派出宮中醫術最好的醫生,為佛陀及比丘們治病。我也是一國之王,如果佛陀來到我的國內,我也要跟瓶沙王一樣,儘自己所能供養佛陀及比丘們。”...
福德 法道上的每個步驟都需要 作者:宗薩仁波切 什麼是「福德」? 從某種角度來看,福德即是「能力」。 事實上,它是讓我們得以聽聞、思惟、修持佛法,包括生起好奇心的能力。 現今,我們的福德非常有限,以至於大多數的人都無法認知佛法有多麼珍貴。 我們不僅由於缺少福德而無法修持佛法,甚至少到連享受輪回的生活都不可得。 我們如何詮釋外在世界的訊息與經驗,完全取決於自己積聚福德的多寡。 例如,「無常」一詞是什...
問:根據我們所接受的教導,在儀軌修行的各階段中,修習臨終四大消融,其目的之一是要保持覺知,並轉死亡為法身道用。但是在黑近得階段時,是說你會失去意識。那麼,我們該如何能夠保持覺知以經歷淨光呢? 卻殿仁波切答:你會經歷「有記憶的黑近得」及「無記憶的黑近得」。前者在仍有記憶的時候,就有覺知。經歷黑近得的時候,雖然它是自性空的,現起的是漆黑一片的景相。經歷黑景之後,你會經歷無意識的階段,毫無記憶,沒有覺...
『 如何接受灌頂? 』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發了密宗的菩提心,並接受灌頂之後,就是進入了密法之門。 密宗菩提心與顯宗菩提心的差別在於:顯宗的菩提心,是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修學顯宗法門,之後經歷三個無數大劫以後,才能夠成佛。密宗的菩提心,是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修學密宗法門,一定要即生成佛。即使不能即生成佛,也要在中陰身的時候成佛;如果中陰身還不能成佛,就發願下一世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