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開示「岡波巴四法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開示「岡波巴四法」

一、願心向法

「岡波巴四法」是「願法(心)向法,願法向道,願道斷惑,願惑顯智」。有些法本將「願法向法」稱為「願心向法」。但在這一部法本中提到的是「願法向法」。

這裡提到的法,一般來說,即是我們常說的Dharma,即是取捨善惡的方法。

平時對於此法有用「三士道」的方式來講解,但我想,就自己所想到的來講說就可以了!

【修行,當遠離世間八法】

所謂「願心向法」,如「薩迦四離貪」中所說:「若執著此生即非行者」。意思是:如果我們沉迷於世間八法,就不是一個修行者。我們應該如何來理解呢?我們可 能會問,生活與工作有可能離開世間八法的嗎?這是做得到的嗎?其實這並不容易。因此,我們要了解,「遠離世間八法」不是口號,就好像不能口頭喊著「我們應 該斷除貪嗔」一樣,應該要去思維這些話所闡述的關鍵是什甚麼?

我覺得,這裡的關鍵是「貪」,我時常把它稱為「盲目的貪著」,意思是沒有善惡觀念,固執地想要得到某樣東西的一種強烈執著。例如電視上的摩托車廣告,帥氣 的車手騎著摩托車在空中飛行,越過重重高山。事實上,摩托車不會飛,也不可能剎那間就飛越高山。第一次看到我們還覺得奇怪,覺得不可思議。但幾天之後看習 慣了,你可能就開始想:「嗯,我也應該買一台帥氣的摩托車來騎騎看。」你的欲望就這麼生起了,同時你也失去了正確抉擇的理智。

畫面會迷惑一個人,讓人無法做正確的判斷,最後讓你決定買下那台摩托車。這就是一種盲目的貪著,沒有判斷力的貪著,會能夠驅使一個人不由自主作不了主地去做某件事。

我們生活當中,對服裝、美食、名聲多少都有一些貪戀。雖然我們對佛法有信心,歡喜歡去修持,也花了很多年的時間修行佛法,但是,我們根深蒂固的地觀念告訴自己:佛法可有可無,衣食名聲還是比較重要。

【修行,不是一種消遣】

真正的修行是什麼?修行是要實實在在地去做的。修行不是一種消遣,也不是按摩。什麼是按摩?就是身體痠痛了才會想去做的事情。同樣,我們很多時候都是遇到 了痛苦才想到修行。這代表我們並沒有把修行當作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最明顯的事是,一天工作結束之後,晚上的夢境都是一天的俗事;但如果一整天修法、讀經或 禪修,結果卻什麼都沒夢到。原因是,我們只是身體上在修行,自心跟俗世卻是親密的好友,連晚上作夢都難分難捨。

總而言之,自心當中想要修行的空間,總是空空蕩蕩,俗世的空間卻琳瑯滿目,讓人眼花撩亂。因此,為了要讓自心向法,我們不要對今生短暫的財富、地位與名聲太過於執著,而是要尋求來生更長遠的快樂。

這裡提到來生,雖然現在科學界還無法證實有輪迴,但是,科學家對於此點還是應該存有好奇心。哪一天如果證實輪迴存在的話,將會是一個改變全世界的觀點。我 們現在總是計畫十年、二十年以後要做什麼,如果有一天輪迴得到了證實,我們可能就會有來生的計畫了。總而言之,就算不相信有輪迴,也應該要存有一點好奇心 來想想:或許不只今生,如果有來世呢?因此,我們要為來世的快樂作打算。

如何能為來世作準備呢?今生的財富、名聲能夠帶到下一世嗎?不可能,許多「觀死無常」的教法都在提醒我們。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關鍵就在於此刻的這一念 心。我們心上的習氣,例如積聚善功德的習氣,能夠延續到來世,這樣能夠讓我們的來世過得的快樂,遠離痛苦。所以都是依靠這一念心。

【修行,要能夠在最細微的心識上種留下善種子痕跡 】

有人可能會接著問::我今生花個幾天修修佛法是不是就可以了呢?這可不行,花幾天敲敲鼓,唸唸咒,轉幾圈唸珠,是沒什麼用的。例如今生是過去的業力而形成 的,但我們對過去什麼也不記得,就算過去世作了什麼修持、善法,甚至有神通也都忘記了。更何況只是粗淺的做作樣子的修持,對來世當然不會有任何幫助。那應 該怎麼辦呢?我們要做到能夠在最細微的心識上種下善的習氣種子。中陰教法說:臨終時身體四大次第消融,最後粗的心識將會止息。但是,細微的心識將會延續。

因此,如果你決定今生要修持佛法,那就要用心修持,要能夠在細微的心識上留下痕跡。敷衍、輕忽的修持是沒有任何用處的。你要盡力地、用心地體會佛法,這非常重要,雖然我也無法證實是否有來世,但我相信如果有來世的話,用心修持,會讓你的來世得到利益。

總而言之,如果無法避免世間八法,就像岡波巴大師曾說:「我們可將世間八法看成是一種成就妙果」。這樣也不錯。當你無可避免的得到一些名聲時,你可以這樣來思維。但是你不可以刻意執著地去追求世間八法,那樣就不是正法的修持了。

因此,「願心向法」的意思是,你不是將目標侷限於追求今生的世間八法,而是追求一種長遠究竟的利益。

分享這篇文章:
LINE i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