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寶樹

凡是欲樂,都是暫時、無常的,很快就會過去

凡是欲樂,都是暫時、無常的,很快就會過去

凡是欲樂,都是暫時、無常的,很快就會過去,感覺上很真實,其實很虛幻,而虛幻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種苦。因此,五欲之樂仍在痛苦之中,說穿了,這種快樂只是一種和“苦”相對的感受。 ~~~聖嚴法師

心在創造世界,也在創造幸福,創造痛苦!慈

心在創造世界,也在創造幸福,創造痛苦!慈

心在創造世界,也在創造幸福,創造痛苦!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心如狂象當調服 麥彭仁波切說: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難道還沒有被折騰夠嗎?還不厭煩嗎?還不生起厭煩心嗎? 心在創造世界,也在創造幸福,創造痛苦。如果不用強制性的力量調服心,心就會影響我們的生生世世。 但除了超越痛苦和幸福的修行人以外,我們一輩子的工作,都可以歸納為:追求幸福,遠離痛苦。 我們認為:凡是幸福,都來自於完美、美好的東西;...

多多幫人,盡可能地幫人,因為你永遠也不知

多多幫人,盡可能地幫人,因為你永遠也不知

多多幫人,盡可能地幫人,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未來的路上你該需要多少人幫助。 而且,你的善行帶來的結果會超過你想像的奇妙,人性的真善美煥發的是更大程度上的美好,所以要相信美好的力量。 即便沒有任何回報,在你幫人時內心也得到了昇華的機會,那其實就是最大的補償。

離俗出家,若不能舍掉俗緣,仍掛礙家裏的人

離俗出家,若不能舍掉俗緣,仍掛礙家裏的人

離俗出家,若不能舍掉俗緣,仍掛礙家裏的人與事,則仍是不能超出三界。既已離俗,一切得依出家人法門修六度,若不能忍辱,不能舍棄比較勝負的世俗習氣,一切言語事務中怕吃虧,怕被人占便宜,起人我爭執,仍是俗氣未脫。 ~~~廣欽老和尚

要成佛道並非單純念佛而已。念佛可增加佛根

要成佛道並非單純念佛而已。念佛可增加佛根

要成佛道並非單純念佛而已。念佛可增加佛根種子,善根利的人,將來還會有因緣入佛門修行,修行人念佛,本身還須受種種的病難與劫厄,以消宿世來的業報,所以,修行人都要吃苦,受種種的劫報,方能成就佛道。釋迦佛不是一世便修成的,他也是經多少的阿僧祗劫,受了多少的苦厄,才修成道的。 ~~~廣欽老和尚

捨得

父親去世10年後,在我的

捨得 父親去世10年後,在我的"軟硬兼

捨得 父親去世10年後,在我的"軟硬兼施"下,母親終於同意來鄭州跟著我——她最小的女兒一起生活。這一年,母親70歲,我40歲。 70歲的母親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歲月又縮減了幾釐米,看起來更加瘦小,面容卻仍然光潔,不見太多滄桑的痕跡,頭髮亦未全白,些許黑髮倔強地生長著。 我們借了一輛車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幾十年的老屋收拾妥當,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兩袋面,是她用家裏的麥子...

一個充滿慈悲的人, 勢必會破除自己對一切

一個充滿慈悲的人, 勢必會破除自己對一切

一個充滿慈悲的人, 勢必會破除自己對一切好與壞, 是與非的概念,心的執著。當你遭遇到逆境與不幸時, 出於慈悲你會欣然利用這種痛苦而發願說我今受此苦, 眾生不復受, 並以代受眾生的痛苦而為美事。 〜 阿秋法王

雖然我們都不願意受苦,都願意快樂地生活,

雖然我們都不願意受苦,都願意快樂地生活,

雖然我們都不願意受苦,都願意快樂地生活,但命運很少會按著我們的想法去,它往往充滿了坎坷、不公和意想不到的痛苦。所以,當我們不得不面對痛苦的時候,與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嘗試著了解痛苦,了解它的根源,以期漸漸地除掉它。 -- 索達吉堪布甘露法語

人們在稱心如意的時候,往往忽略無常,儘管

人們在稱心如意的時候,往往忽略無常,儘管

人們在稱心如意的時候,往往忽略無常,儘管情況越變越好也是一種無常。只有在面臨傷痛、疾病、分離、打擊、情況變糟時,才突然感受到無常。這是生命在以一種猛烈的方式提醒我們:不要沉溺在安全的幻夢中,沒有永恆不變,沒有萬無一失。如果現在不開始關注精神修持的話,這一生也很快將在盲目的追逐和焦慮中空耗過去。 -- 希阿榮博堪布甘露法語

某人問:你這麼年輕,為什麼不找份工作,靠

某人問:你這麼年輕,為什麼不找份工作,靠

某人問:你這麼年輕,為什麼不找份工作,靠自己能力去吃飯,幹嘛在這裡乞討? 鼎然答:我跪在這裡,是讓自己的虛榮一敗塗地。是讓自己的面子,無地自容。是讓自己的虛假,徹底崩潰。我不是因為吃飯而做乞丐,也不是因為乞丐而去吃飯。若我放不下自己的虛榮,自己的面子,自己的虛假,縱然我有多麼好的工作,多麼高的待遇,多麼令人羨慕的生活,我,依據生活在虛榮當中,我依舊被我的虛假所操縱,我活著,還有什麼真真的自由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