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苦的文章列表如下,共15

問:逃避和出離有什麼不同? 聖嚴


 

問:逃避和出離有什麼不同? 聖嚴法師答: ......要厭離什麼呢?是對於來自心理、生理、人際關係、自然環境的種種矛盾、摩擦,而引起的許多煩惱、痛苦。如果能夠轉變,那麼對這些現象的感受就不需厭離;無物可厭,也就無處可離了。所以,厭離是修習佛法的初步,就是知苦而求離苦的意思。 一般人總認為厭離人間的人際關係、生活環境,就是否定了人的價值和意義。其實恰好相反,正因為要提昇人的價值和意義才要...

傳喜法師:「普賢」的光明∥「大象」在大乘


 

傳喜法師:「普賢」的光明∥「大象」在大乘佛教裡究竟指什麼? 佛教救度眾生,有小乘、大乘、金剛乘。 在小乘的佛國,佛塔、佛座的蓮台下、金剛座上也有大象、獅子,但是小乘經典裡很少開顯二者的含義,而大乘佛教裡大象和獅子則有進一步的開顯。「大象」表佛的體性「廣大、有力、光明」,峨眉山因此又稱大光明山;獅子則表佛的智慧大雄大力,大象喻大願大行,智慧和行願加在一起圓滿了,就是佛。 在華嚴三聖裡,毗盧遮...

  二 苦樂法則   天邊無際的眾生,


 

  二 苦樂法則   天邊無際的眾生,由於自愛的本能,無不希求安樂、逃避痛苦,即便我們覺得微不足道的蚊蟻,也是日日都在尋求安樂。然而大多數的眾生不明苦樂的法則,不知苦樂的來源,所以無緣踏上安樂的正道。他們往往背道而馳,想求得安樂卻未曾種下樂因,想遠離痛苦卻處處製造苦因,如是而行怎麼能離苦得樂呢?其實苦樂的根源只在我們的心、我們所造的業。   每當我們生起善心、說愛語或者幫助他人的時候,總會內心...

什麼是苦? 一點也不苦~ 聖嚴法師著


 

什麼是苦? 一點也不苦~ 聖嚴法師著      佛教所說的「滅苦」,有兩種不同的層次:一種是在自己滅苦以後,再也不到世界上來受苦受難;另一種則是在自己滅苦之後,不但不離開苦,反而繼續留在這個娑婆世界,為眾生救苦救難,這就是菩薩道的精神。      其實只要我們內心的觀念能夠轉變,苦就不會存在。但因為我們有身體,即使觀念上已經很清楚什麼是苦,在某些狀況下,也會因為突然的不舒服而產生一些情 緒、心...

如今許多人在遭受挫折時,要麽埋怨親友沒有


 

如今許多人在遭受挫折時,要麽埋怨親友沒有本事,要麽抱怨環境沒提供足夠的機遇,却不知苦樂的根源是自己。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的臉上沒有污漬, 在鏡子中也照不出來;同樣,我們昔日若從未造過惡業,今生絕不會無緣無故感召痛苦。 ~~ 《不離:上師人生開示錄》 索達吉堪布

為什麼要學佛? 夏壩仁波切 這個


 

為什麼要學佛? 夏壩仁波切 這個題目,是信仰佛教的人和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想知道的重要問題。那麼,為什麼要信仰佛教呢? 信仰佛教的目的,就像從事其他的任何一個行業一樣,咱們人無論是做什麼、說什麼、想什麼……,一切的目的就是在於:如何才能夠減輕痛苦;如何才能夠增長快樂?就這個問題。 所以說呀,學佛和信仰佛教,目的就是為了減輕痛苦,更是為了增長快樂。 讓自己從簡單的意義上說,能減少一...

[ 菩 提 二字的意義] 法王達賴喇嘛


 

[ 菩 提 二字的意義] 法王達賴喇嘛 入菩薩行論的「菩提」二字,藏文:第一「菩」字翻為淨除、淨治罪障的意思,或是使過患消失;這個過患的消失,是經由對治力,如不經修行對治,內心污垢就永遠存在;可是只要努力學習,尋找對治使內心污垢消失,所以我們內心的污垢是暫時性的,經過這種對治力淨除。這些內容我們從何了知呢?四聖諦的苦諦,先要了知痛苦最主要是三苦的行苦,行苦是由因而生的,既然由因生,是同...

覺悟之道——生與死的禪法 敦珠法王 首


 

覺悟之道——生與死的禪法 敦珠法王 首先歡迎各位法友,因為我將會跟各位談一點“佛法”。 “法究竟是什麼呢?”法只是解脫途徑,只是渡過苦海登彼岸的途徑,這就是法。 “究竟是誰人將法傳給我們呢?”或者,“法的本源何在呢?”這就可以追溯到釋迦牟尼佛了。 他觀察到有情的痛苦,因種種善巧方便,教授給有情,使他們能認識自己。 知道“覺性”並非人類所獨有,即使蟲蟻亦具“覺性”,這一點非常重要。 佛陀只是由於...

【問】我覺得我活得很苦,不是外在物質環境


 

問我覺得我活得很苦,不是外在物質環境的苦而是心裡很苦。請問您能告訴我解脫的方法嗎? 答佛陀成道後四十九年說法度化眾生,就是為了解脫眾生的苦惱,所以佛教的各種修學方法都是對治苦的方法。只要你能精進學習佛陀的教言,就能學會給自己的心做主,也就可以解脫煩惱。其實,世界上每一個眾生都會有迷茫和痛苦,這都是因為沒有找到自己人生的真正定義和定位,由於不能給人生一個確切的定義之故,所以在遇事對境之時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