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覺精舍

 有時候隨緣是違背性空的,越來越遠。眾生

 有時候隨緣是違背性空的,越來越遠。眾生

 有時候隨緣是違背性空的,越來越遠。眾生界就是這樣,四聖界隨緣達到性空;在你用心的時候,雖然我們講地藏菩薩大意,你要跟文殊菩薩所教導的善用其心相結合,學習的時候你要善用其心。  例如造業,眾生造業是怎樣造的呢?心造的嗎?我們每天造業都是心造的,但是造的業有善有惡,到究竟連善也不是,連善也不要了。惡沒斷的時候,善必須得有,造善業對治惡業,惡業不存在了、善也不存在,一定要懂這種道理。 --感恩夢參...

一切有情,包括怨敵,都是佛陀慈悲心的對境

一切有情,包括怨敵,都是佛陀慈悲心的對境

一切有情,包括怨敵,都是佛陀慈悲心的對境。數不清的佛陀將一切有情和這怨敵當作他們心愛的對象。所以,傷害他人,即使很輕微,就像傷害了無相諸佛。佛陀總是視一切眾生(包括怨敵)比他的自己更重要。為了我自己的利益而愚蠢的傷害其他有情,是冥頑心的舉動。 摘自: “讀經33” 梭巴仁波切

 你做一切事,在最痛苦的時候,認為這些事

 你做一切事,在最痛苦的時候,認為這些事

 你做一切事,在最痛苦的時候,認為這些事都是假的,我為什麼要痛苦?連這個肉體都是假的,這不是自己找倒楣嗎?根本不是真實的,你把它當成真的幹甚麼。特別是我們經常用「隨緣」,隨緣就是順著因緣而不違背因緣,順著因緣而能達到性空,直到性空而能隨緣。緣起諸法沒有自體都是性空,所以大菩薩發大願為什麼能不疲厭?他知道這是隨緣。 --感恩夢參老和尚講述之~淺說地藏經大意--

在第一品正文講集會,只有《地藏經》是這樣

在第一品正文講集會,只有《地藏經》是這樣

在第一品正文講集會,只有《地藏經》是這樣的情況,其他的經都沒有。無論說觀世音菩薩大悲度了好多人成佛;文殊菩薩大智度了好多人成佛;《地藏經》說得很清楚,到娑婆世界忉利天來集會,無量諸佛菩薩乃至諸天神,全是地藏菩薩教化成佛的。連佛都不知道,佛菩薩一切大士究竟好多?不知其數。但是地藏菩薩自己還是菩薩,他把別人都度成佛。  地藏菩薩他當菩薩不曉得還要當好多年,他得先把我們都度成佛,他才能成佛;我們都是學...

 西藏的教義就非常有次第,依照次第容易做

 西藏的教義就非常有次第,依照次第容易做

 西藏的教義就非常有次第,依照次第容易做,發菩提心了,第一先對世間要生厭離,如果你對世間不生厭離,自己放不下、看不破,你還要去度眾生嗎?怎麼度?沒有方便善巧,那是看破放下,不是在經文上所說的話。你在行動上真正做到厭離世間,因為自己厭離世間、不貪戀世間,你才用厭離世間的行為志願,以此勸一切眾生厭離世間、莫貪戀世間。  我們很多人都是念佛求往生,但是勸他信佛、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第一個你得勸他先厭離...

 發大心,大家都想發大心,誰不發大心?發

 發大心,大家都想發大心,誰不發大心?發

 發大心,大家都想發大心,誰不發大心?發大心可不容易。 為了度眾生,第一個得先自己不怕落因果,也不怕下地獄,這 話是什麼涵義呢?為了救度一個眾生的時候,想種種的方法, 在這方法當中,你要滿足眾生願,可能破戒,但是你只有一個 目的,使他得解脫,自己下地獄沒有關係。  如果你像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這些大菩薩神通廣大就可 以,像我們凡夫發了大菩提心,你若想度眾生的時候,要先考 慮考慮自己,你有什麼力...

 地藏菩薩的第三大願:「乃往過去無量阿祇

 地藏菩薩的第三大願:「乃往過去無量阿祇

 地藏菩薩的第三大願:「乃往過去無量阿祇那由他不可說劫 ,爾時有佛,號為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 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 壽命六萬劫。」 --感恩夢參老和尚講述之~淺說地藏經大意--

 現在我們的惑業苦三障為什麼轉不動?連現

 現在我們的惑業苦三障為什麼轉不動?連現

 現在我們的惑業苦三障為什麼轉不動?連現世間的病苦都轉 不動,想進寺裡作一個學僧都辦不到,連這個小願力都做不到 。為什麼呢?力量不夠。古德形容業轉和不能轉,如二水相投 ,一是熱水一是冷水,兩個把熱水涼水加在一起,如果冷水多 ,熱水變成冷水,如果熱水多冷水少,冷水變成熱水。修行的 力量、願力、心力超過業力,你能轉得動。如果你的心力、修 行力、願力抵不過你的業力,就暫時轉不動,還要漸漸的轉。 --感...

 我們學法者不會發願,那就跟著地藏菩薩這

 我們學法者不會發願,那就跟著地藏菩薩這

 我們學法者不會發願,那就跟著地藏菩薩這樣發願。你看什麼都可以發願,你發你的願,願力都不一樣,大家可以念念文殊師利菩薩十大願,普賢菩薩十大願,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地藏菩薩呢?地獄空眾生度盡,這是他的願。     這是隨《地藏經》的品來定的,這都是地藏菩薩的願。第一大願,是根據他當時所發的願。    --感恩夢參老和尚講述之~淺說地藏經大意--

 這也是發揚佛教的孝道,《地藏經》從第一

 這也是發揚佛教的孝道,《地藏經》從第一

 這也是發揚佛教的孝道,《地藏經》從第一品婆羅門女乃至第四品光目女都是孝順父母。有人說佛教徒不孝順父母,這是絕對錯誤的。出家之後,第一就是報父母恩,修行學習、上殿過堂都是作佛事,一天之內隨時把你所做的功課迴向父母,這是孝道的意思。這樣才能達到成佛的目的,達到至善至美,才能使你的無盡心地寶藏發揮出來,這是靠甚麼?靠你的修行、靠你的發願。因為你不會發願、不會修行,就向地藏菩薩學習怎麼發願、修行,我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