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智慧的文章列表如下,共1728

第一頁上一頁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下一頁最後頁

如何淨業? 摘自《 唵嘛呢唄美吽 :證


 

如何淨業? 摘自《 唵嘛呢唄美吽 :證悟者的心要寶藏》 頂果欽哲仁波切 在培養出菩提心的正確心態後,我們需要消除任何在成佛道上前進的可能障礙: 無始至今徘徊輪回中, 凡諸所作罪業致輪回。 自心髮露懺悔諸罪衍, 圓滿四力持誦嘛呢咒。 從過去累生一直到現在,我們以撒謊、行騙、偷盜、破壞、侮辱、殺害及其他各種惡行,已經無數次地傷害了其他眾生。這些累積的惡業使我們深陷輪回,並成為現前在修行道上的主要...

依止上師 貝諾法王 有一


 

依止上師 貝諾法王 有一些重要問題是你必須去探詢瞭解的,那就是:這個上師是否有從痛苦與迷惑中解脫的經驗?此上師是否心懷菩提心?他或她是否真的很慈悲地對待我這個弟子?這是在經論、密續,特別是心性教授如大手印與大圓滿的教授中談到的:在依止上師前,好好地檢試上師再作決定是極為重要的。 整個的檢試過程不是以吹毛求疵或抽象地將上師置於公開的場合來評論。相反地,而是以你個人做學生的角度來衡量,在...

值遇殊勝福田,微小供養心清淨可積大福報


 

值遇殊勝福田,微小供養心清淨可積大福報 《前行廣釋·第一百二十三節課》 索達吉堪布 當今時代,在一些窮鄉僻壤的地方,人們看到稍有受用、地位之人,便大呼小叫、大驚小怪地喊道:“上師知!這個人多麼多麼了不起啊!” 在富有的大都市中,很多人對國際上特別有錢財的人,如比爾·蓋茨、巴菲特、李嘉誠等,也非常驚訝、讚歎。 實際上,這些人擁有的財富,並不是特別驚人。如果遇到殊勝的福田,加上自...

阿難陀尊者-多聞第一


 

阿難陀尊者-多聞第一 一. 出家的因緣 當我執筆要寫下阿難陀尊者一生的事跡時,就自然的會記得文殊菩薩讚歎他的話:「相如秋滿月,眼似淨蓮華,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在佛陀所有的弟子中,相貌最莊嚴的,記憶力最強的,要算阿難陀尊者了。 關於阿難陀尊者,有著不平凡的一生,他對於當時的教團,對於今日的佛法,都有很深切的影響。 阿難陀和羅侯羅一樣,所謂童年入道,在他兒童的時代就加入教團,究竟...

大迦葉尊者-頭陀第一 一、誕生的


 

大迦葉尊者-頭陀第一 一、誕生的前後    在南印度的摩揭陀國,離首都王捨城大約有二三里的路程,有一個迦羅臂拏迦的村莊,茂林修竹,山明水秀,是個很幽靜的地方,這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故鄉。 舍利弗誕生在婆羅門種姓的家庭,父親提捨是婆羅門教中負有盛名的論師,當母親懷他的時候,他母親的智慧,就異於尋常的婦女,據說這是受胎兒的影響。 母親的弟弟拘稀羅,也很善於議論,但每當他和懷孕的姊姊議論時...

優波離 ── 持戒第一 一、出身首


 

優波離 ── 持戒第一 一、出身首陀羅族 優波離尊者能被列入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階級森嚴的印度社會,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優波離出身在首陀羅的賤族,命運注定他就是別人的奴隸,生為首陀羅的種族,在古印度是被認做「初生」的人,其受社會的歧視,好像一塊糞土,不值一顧。 首陀羅的人,路上如遇到婆羅門和剎帝利,要跪在道旁讓路,如果偷看他們一眼,就會被把眼睛挖掉,如果和婆羅門或剎帝利講說理由,就會被割掉...

《佛子行三十七頌》── 3 二四、諸苦


 

《佛子行三十七頌》── 3 二四、諸苦如同夢子死 實執幻象極勞累 是故遭遇違緣時 視為幻景佛子行 [觀想一切痛苦為幻境] 我們每個凡夫人都是因業報而來的,必然有各自的痛苦,但這些痛苦如同有一個少女,夢見自己生了個兒子,後兒子又不幸死去而悲痛欲絕一樣,其本體都不是實有的,只因將其實執為有,自心才深感勞累與痛苦。人生本來是如夢如幻的,無論在修法及日常生活中遇到什麼違緣,都應視為幻化...

《佛子行三十七頌》── 2 一二、誰以


 

《佛子行三十七頌》── 2 一二、誰以大欲圖財物 一切奪或令人奪 乃身受用三世善 迴向於他佛子行 [將無得轉為道用] 如果一個人以大貪欲心將我的衣食等資生之財物搶去了或偷去了,或教唆別人如此對待我,我非但不生瞋恨心,也不報仇,反而能把自己所受用的財物善根及身體全部迴向給他,這行為確實非常高尚。但有的人往往連幾句話的氣都受不了,有的人被偷了,簡直恨得想馬上殺掉小偷,這就現出了我們...

《佛子行三十七頌》── 1 作者:無著


 

《佛子行三十七頌》── 1 作者:無著賢菩薩。西藏歷代上師之中集佛學、博學及德行(戒律)三者條件皆具足之上師,是已具足聖者圓滿、廣大明深的成就者。 《佛子行三十七頌》包括 菩薩所行持的見地、觀修、行持;即見、修、行三者(指大乘不共行持之特色)。一共有三十七句的頌文,因取其三十七實修要點故名三十七頌。 廣言 雖見諸法無來去 唯一勤行利眾生 殊勝師及觀自在 恭敬三門恆頂禮 大慈大悲的觀世...

四諦之[涅槃寂靜] 大司徒仁波切


 

四諦之[涅槃寂靜] 大司徒仁波切 「證悟是安」(或譯作「涅槃寂靜」)是佛法的第三印。修行最後所得的涅槃證悟,並不是新來的或是另外增加的東西。證悟的意思就是圓滿的積聚資糧和澈底的淨化(我們的心)。當再也沒有可積聚者或可淨化者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會證得究竟之道(也就是見到我們本真的清淨心),這種證悟不是任何其他種種證悟所能相比的。 這種證悟是怎樣來的呢?這種證悟的情形,就像是我們自己本人本具的面孔一...

第一頁上一頁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