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覺精舍

偉大的佛學家龍樹,他曾全身赤裸地生活,僅

偉大的佛學家龍樹,他曾全身赤裸地生活,僅

偉大的佛學家龍樹,他曾全身赤裸地生活,僅有的家當就是一個缽,但他可能是世上最偉大的天才。他有無以倫比的才智,地位崇高的帝王、後妃及著名的哲學家都是他的學生。有位王后非常崇敬他,當龍樹到該國時,她特地打造了一個鑲滿鑽石的金缽。當龍樹到皇宮托缽乞食時,王后對他說:“你要先答應我一件事。”龍樹問:“我全身光溜溜,只有一個缽,你想要什麼?” 王后答:“我只要一個缽,就這樣。” 龍樹說:“可以,請拿去。” ...

有些時候,人們總是忽略了生命的基本禮節,

有些時候,人們總是忽略了生命的基本禮節,

有些時候,人們總是忽略了生命的基本禮節,例如有頭沒有尾,突然間消失不見,想怎樣就怎樣,自私自利,總是沒有注意別人的感受,沒有責任感,這些都非常的沒有禮貌的人生。 Sometimes, people always neglect the basic etiquette of life, for example, has a head but no tail, suddenly disappear,...

【別人越是罵你,越是你替你消業 你就越是

【別人越是罵你,越是你替你消業 你就越是

別人越是罵你,越是你替你消業 你就越是好看 佛經中有個故事,說一個非常醜陋夜叉,別人每罵他一句,他的相貌就更漂亮一分,別人不斷罵他,他越變越好看。 在現實生活中,如有人罵你,你要感謝他幫你消醜陋業——告訴自己, 你正在像那個醜陋的夜叉一樣不斷在變美。你一還口, 一生瞋恨,這醜陋業就消不掉了,浪費了消業障的機會,很可惜。 有一天,佛陀講了這樣一件事。說:往昔,有一個夜叉,形狀長得很矮小,身上的顏色特...

[索甲仁波切 開示 禪修]

禪坐時,不

[索甲仁波切 開示 禪修] 禪坐時,不

[索甲仁波切 開示 禪修] 禪坐時,不要“觀”呼吸,而要讓它自然溶人你,好像你就是它。慢慢地,呼吸的動作,呼吸者的氣融合為一,對立和分離都消失不見了。你會發現這個非常簡單的專注過程,能夠過濾掉你的思想和煩惱。然後,你好像脫下一層舊皮,某種東西被剝落,而得到了自由。

一個禪者在河邊打坐時,聽到掙扎的聲音。睜

一個禪者在河邊打坐時,聽到掙扎的聲音。睜

一個禪者在河邊打坐時,聽到掙扎的聲音。睜開眼睛一看,是一隻蠍子正在水裏掙扎。 他伸手把它撈上來,被蠍子豎起的毒刺蟄了一下,他把蠍子放到岸上,繼續打坐。 過了一會兒,他又聽到掙扎的聲音,睜開眼睛一看,蠍子又掉到水裏了。 他又把牠救上來,當然又被蟄了一下。他繼續打坐。 過了一會兒,他又有了相同的不幸遭遇。 旁邊的漁夫說:「你真蠢,難道不知道蠍子會蟄人嗎?」 禪者:「知道,被它蟄三次了。」 漁夫:「那你...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佛陀的八萬四千種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佛陀的八萬四千種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佛陀的八萬四千種教法] 有些人認為佛給了八萬四千個教法,不是把人都給弄糊塗了?因為人有八萬四千種煩惱,所以佛用八萬四千種法門對治。你想想看,如果一個醫生不管你生什麼病,都給同樣 的藥,你會感覺如何? 舉例來說,在對治“貪”的問題上就有許多不同的教法,小乘提出“不淨觀”,大乘在不淨觀上再增加“空觀”,金剛乘提出“無二教授”。以前有一位和尚將不淨觀修得很好,也獲得大家的讚...

培養對他人的關心和關注,會在心中生起一種

培養對他人的關心和關注,會在心中生起一種

培養對他人的關心和關注,會在心中生起一種力量。 無論你面臨什麼困難或問題,在你寬廣的心中,這些問題會顯得微不足道,無法影響動搖你的心。 內在的力量、 自信和勇氣來自於你對他人需求的關注與關心,遠大於關心一己的私欲 - 這樣深廣的心力會為你帶來平靜的成就感。 法王 達賴喇嘛 開示 Cultivating care and concern for others gives rise to a ...

[創巴仁波切 開示 動中的禪修]

當你

[創巴仁波切 開示 動中的禪修] 當你

[創巴仁波切 開示 動中的禪修] 當你以不尋常的慧見看待尋常的境況,就如同在垃圾堆中挖到珍寶。 如果工作變成精神修持的一部分,每日例常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反而成為你靈感的泉源;你不會以為任何東西微不足道,也不會視何物特別神聖——所有生活中的物質與材料都是盡其所用而已。

[梭巴仁波切 開示 菩提心]

 
  

[梭巴仁波切 開示 菩提心]     

[梭巴仁波切 開示 菩提心]     我們每天都必須修持菩提心的態度。      人們看不見你的心,      只看得到你身、語行為中顯現出來的態度。      時時注意你的態度,      守護它如同你是員警,或照顧小孩的女傭,      像保鑣,或者你是上師而你的心是你的弟子。

[蔣貢·康楚仁波切 開示 老師有如明鏡]

[蔣貢·康楚仁波切 開示 老師有如明鏡]

[蔣貢·康楚仁波切 開示 老師有如明鏡] 十一世紀偉大的印度班智達阿底峽尊者教導說,那些在我們痛處觸動很深的,就是對我們最偉大的教導。老師的工作就是揭露我們的痛處,就這一方面來說,老師就是最偉大的明鏡。 有時候老師看似對我們很嚴格,我們覺得被批評,沒有一點喘息的機會,覺得自己的成就不被賞識。但我們也可以不這樣想,可以將它視為一件根本而奇妙的好事,那就是我們可以看到平常所見不到的那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