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的文章列表如下,共2872

第一頁上一頁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下一頁最後頁

精進的重要 有一天,佛陀率領眾弟子在外


 

精進的重要 有一天,佛陀率領眾弟子在外面弘化,途中,佛陀要阿難為同行的比丘們說法。 阿難於是為大家宣說精進的重要,讚歎精進的功德。佛陀聽了,說:「阿難!你讚歎精進嗎?」阿難回答:「是的,佛陀!我讚歎精進。」 佛陀說:「精進是值得稱讚的。努力行善,名為精進。不但修行成佛非精進不可,就是世間的學問、事業、一切好的事情,也都要精進才能成功。懶惰的、放逸的,只知道享受而不肯勤勞努力的,什麼事也不會成功...

世界為什麼會毀滅? 宣化上人 因為人們


 

世界為什麼會毀滅? 宣化上人 因為人們的「善念少、惡念多」的緣故。一念為善,天地增加正氣;一念為惡,天地增加戾氣。要轉戾氣為祥和,戾氣就是毒氣,生一念貪心,宇宙間的毒氣就多一點;生一念瞋心,宇宙間的毒氣就多一點;生一念癡心,宇宙間的毒氣就多一點。如果用貪瞋癡三毒來處理事情,就會天昏地暗發生災難。如果用戒定慧來處理事情,天會清,地會寧。所以說,惡人多的地方,災難就重;善人多的地方,吉祥增加。總而言...

佛經中的戒殺定義 慈誠羅珠仁波切 佛陀


 

佛經中的戒殺定義 慈誠羅珠仁波切 佛陀在佛經中說道:如果在房間內發現有螞蟻、蚊子、蟑螂、青蛙、螃蟹之類的小生命,縱使它們沒有太大的罪過,其存在也會讓人感覺不舒服;或者因為老鼠會吃掉衣服、食物等東西;或者在睡眠的時候,一些小生命從天花板上掉下來,將自己從美夢中吵醒,在這種日常生活被打擾的情況下,即使感覺不方便,也盡力忍受而不殺害這些眾生,就是一種戒殺; 但一般人的行為卻並非如此。一旦某種生命的存...

戒殺的三種層次 慈誠羅珠仁波切 佛在小


 

戒殺的三種層次 慈誠羅珠仁波切 佛在小乘的經典當中,提出了戒殺的三種層次: 第一種,是最低的要求。就是如果做不到發誓不殺害所有生命,就可以在動物當中進行選擇,比如不殺豬、鳥、魚、羊或者牛等等;或者發誓除了魚類之外,不殺害其他的所有生命;或者發誓除了在生病的時候,為了治療疾病,而殺死體內的寄生蟲之外,絕不殺害其他的所有生命;或者發誓不殺害現在不太可能殺害的老虎、大象、熊貓等等珍稀動物,包括發誓不...

戒殺的必要性 慈誠羅珠仁波切 戒殺放生


 

戒殺的必要性 慈誠羅珠仁波切 戒殺放生雖然是佛陀對佛弟子的最低要求,可做起來卻並非易事,若能無懼艱困,難行亦行,其功德也遠遠超越了守持盜、淫、妄戒的功德。 在十不善中,有兩種不善的罪業是最為嚴重的,一個是殺生,另一個是邪見。 為什麼殺生的罪業有那麼嚴重呢?首先因為殺生對其他生命構成了極大的傷害;其次從自己的角度而言,殺生的嚴重果報是慘墮地獄,所以將殺生的罪業排在了第一。 為什麼邪見的罪業有...

為什麼要利益一切眾生呢?他造的業障,他下


 

為什麼要利益一切眾生呢?他造的業障,他下地獄;我做的善業,我上天堂,其他人關我屁事?或者稍微照顧鄰居就好,為什麼還要去理隔了一條街以外的人呢?那是他家的事嘛,這是我家的事,為什麼要管人家的事?他家死人,是他家的事,又不是我家死人,顧好自己就好!為什麼要利益一切眾生呢? 知母恩:一切眾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 這個叫自私嘛!我們不可以有這種頑固的想法。以佛教來講的話,搞不好左右鄰居是你的怨家,而隔了...

【索達吉堪布開示六字大明咒施食法】 在


 

索達吉堪布開示六字大明咒施食法 在倒剩飯剩水、丟口水鼻涕鼻血、大小便等之時,念誦觀音心咒:唵嘛呢唄咩吽啥,將其佈施給常時飽受饑渴巨的餓鬼道眾生,因觀音菩薩及心咒的加持,即使一粒米一滴水,也會利益恒河沙數的餓鬼。 我們做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受過佛所制的戒律,不論出家人還是居士,自己有一些食品的時候,應該經常念一些觀音心咒佈施餓鬼。當我們吐口水或丟鼻涕之時,甚至大、小便時,都有成千上萬餓鬼在準備...

(漢藏英)桑煙供修持引導/多智欽.吉美滇


 

(漢藏英)桑煙供修持引導/多智欽.吉美滇貝尼瑪(第三世多智欽仁波切) 分享: 7Headlines facebook PLURK twitter 333 A Guide to Sang Practice 桑煙供修持引導 Namo guru padmakaraye! Embodiment of all the buddhas of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 吉美林巴尊者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 吉美林巴尊者、宗薩仁波切開示修行的 時間與場所 宗薩仁波切開示 修行的場所在哪裡都無妨,所以試著不要過分挑剔。 否則,你會為了安排正確的修行條件,而把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花在枝微末節上,卻沒有時間修持。 龍欽巴(Longchenpa)曾說,在山頂上,我們的心自然而然會較為清晰,因此較容易平息心理上的昏沉。 所以,如果你有機會在山上修行,而且接受過觀想、「止觀」的教...

窳惰子精進成佛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


 

窳惰子精進成佛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一》 過去舍衛國城裏有一位富翁,擁有無數的財產和一個獨生子—難陀。難陀非常怠惰不振,喜歡賴在床上睡覺,別說下床走走,就算起身坐一會兒也不肯。難陀雖然懶惰成性,卻有聰穎絕倫的智慧,躺在床上聽人講解經書,就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 富翁看著兒子這麼善解經論的道理,便邀請外道六師如富蘭那這些人來家裏教導難陀。在一頓豐盛美味的宴席之後,富翁便對富蘭那等人說明自己...

第一頁上一頁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