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修行的文章列表如下,共2641

第一頁上一頁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

有了親才會有怨,親越深,怨越深


 

有了親才會有怨,親越深,怨越深 很多人都把怨親當作兩個人,一個永遠是親,另一個永遠是怨。其實不是,怨親是同一個人。早上親家,晚上怨家;晚上怨家,隔天又變親家。所以怨親是同一個人,不是兩個人。 有了親才會有怨,親越深,怨越深。所以怨親越深的人過得很苦。很多人為什麼活不下去呢?因為對怨跟親陷入得很深,自己又沒有能力處理,又沒有智慧去判斷,那就會出事情。我們一直都想不開的就是對怨的弊和對親的利,二者的得...

對親生出智慧.對怨生出慈悲


 

對親生出智慧.對怨生出慈悲‏有辦法讓你很快樂或是讓你很生氣的人,這個就是怨親。很多人好像認為在過年除障法會的時候,把怨親跟著食子全部一起丟出去。其實這只是安慰安慰而已,事實上也沒有辦法真正丟出去。但在修行上,怨親永遠不能離開,要好好的相處。 對怨要盡量從內心生出慈悲,對親要生出智慧。慈悲是對怨家,智慧是對親家。沒有怨也沒辦法生起慈悲,沒有親也沒辦法生起智慧。智慧跟慈悲一起來,怨親兩個都要度化,這叫...

大乘佛教的修行道──空性與智慧雙修


 

大乘佛教的修行道──空性與智慧雙修  大乘佛教的修行道──空性與智慧雙修。很多人認為:「先有智慧,...

天鼓叩鳴


 

 1.   有什麼方便能容易跟佛相應 徒問:修行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方便容易跟佛相應的方法?師答:沒有任何關係可依靠的,都是要努力的啦!聽說有個唯一容易感應到佛法的方法,就是觀無常。無常就是變化,隨時都會死,死法不定,活下來的機會比較少,死亡的機會比

修行好遇生死關頭也不會受影響


 

修行好遇生死關頭也不會受影響  為什麼我們只要碰到一些小事情就開始發作,無法忍讓,一定要去爭?就是因爲修的不好才會這樣。 有時自認修的很好,其實貪嗔癡仍潛伏在心中,只是我們沒有發現到。如果修的很好,不要說小事情,即使遭遇到生死關頭的事,也不會受影響,不會讓情緒失控。 所以不能以爲修的很好就可以帶過去,對自己的貪嗔癡都要非常的謹慎。 >> 寧瑪巴

台灣聞思寶藏佛學會(卻殿仁波切在台中心)


 

「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第一步聽聞和了解佛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透過聽聞、了解佛法,才能夠啟發你能夠如理的去修行,你修行的好樂的心才能夠不退。如果說你不懂佛法,你不了解佛法真正的意義,就算你一開始好樂心很強,也很想修行,但是因為你不懂的關係,一陣子之後好樂心就會衰退。透過如理的聽聞、學習佛法之後,才能知道你要學什麼,內容就是要修三增上學。三增上學,第一個就是增上戒學,第二個是增上定學,也就是我們要一...

台灣聞思寶藏佛學會(卻殿仁波切在台中心)


 

「所謂的口傳,即使受持口傳者不能夠了知其義,僅僅能夠聽聞口傳之音聲,也是饒具意義,極具利益的。由於所口傳的教授是來自於著作者以廣大祈願而著作,裡面也展示了修行次第。因此,即便耳根聞受口傳之音聲,也能夠在將來易於了知其意,尤其是自己如果能夠具足祈願,經由口傳的聞受,自己所發的淨願也易於成辦。」---卻殿仁波切

修心七義 尊貴的 卻殿仁波切 開示


 

修心七義尊貴的 卻殿仁波切 開示 日期:2010/11/21 星期日 地點:高雄上樂金剛中心 翻譯:程立人 居士整理:張春惠首先思維,為了令一切等如虛空的如母有情脫離痛苦的輪迴大海,並且安住於珍貴的無上正等正覺佛果位,以此發心,做為聽聞正法的動機。 此次我們所要講說聽聞的教法,是屬於大乘中修持菩提心的教授──修心七...

第一頁上一頁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