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lliam

《痛苦是什麼? 宗薩仁波切 開示》

“

《痛苦是什麼? 宗薩仁波切 開示》 “

《痛苦是什麼? 宗薩仁波切 開示》 “無知就是痛苦”,這是文殊師菩薩給的有關智慧最重要的教授。一切現在的不幸,如戰爭等等,都是因為無知,所有的誤會源自於無知,可以說,現在我們的智慧很愚蠢,無知它會讓我們產生各種各樣不同的想像。 比如有一個故事:從前西藏有一位格西,因為重聽,所以老是以為別人在講他的壞話。一個年輕的和尚想開他玩笑,當他在花園散步時,就問:“老師,你要做什麼?到哪裡去?”格西因為對...

[達真堪布:佛是神嗎?]

佛是神嗎?佛

[達真堪布:佛是神嗎?] 佛是神嗎?佛

[達真堪布:佛是神嗎?] 佛是神嗎?佛不是神。 佛是什麼?是究竟的智慧。 我們皈依佛,佛是引導我們的導師,教我們解脫的方法。佛講了,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快樂是自己創造的,痛苦也是自己創造的。 為什麼說佛教不是宗教?二者的主要差別就在這裡。 這些普通宗教都安立有萬能的神,一切都由神來造作。外器世界和內情眾生由他來創造,快樂或痛苦也是由他來創造。眾生的命運掌握在他的手...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分別心

身為一個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分別心 身為一個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分別心 身為一個金剛乘行者,最重要的是「淨觀」(sacred outlook)。小乘行者最重要的是「不傷害別人」;大乘行者最重要的是「不傷害別人,又幫助別人」;金剛乘行者最重要的是「淨觀」。人 們都很懶惰,他們去傷害別人、不幫助別人,也根本就把別人都看成是糟糕的:唉唷,這個人有個大鼻子、那個人有個長鼻子、短鼻子,看到的都是糟糕的外表;或 是,他真笨、她很漂亮,像這些,都是以...

請問: 您與孩子們在一起和與成年人在一起

請問: 您與孩子們在一起和與成年人在一起

請問: 您與孩子們在一起和與成年人在一起感覺有什麼不同嗎?人成年後最可能的損失是什麼?怎麼避免?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開示: 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批判”的那種能力。很悲傷,成年人失去了這個能力。事實上,在禪定的教授裡,需要我們達到那種境界,不批判的境界。因為當你不批判的時候,你是最開心、最快樂的。一切都只是玩具、遊戲,只是一種展現。我們可能失去了那個能力。

[慈城羅珠堪布:真正的幸福要靠修]

[慈城羅珠堪布:真正的幸福要靠修]

[慈城羅珠堪布:真正的幸福要靠修] 遇到幸福的時候,一定要修自他相換 從世間的角度來說,身體健康,生活舒適,叫做享受幸福;從解脫的角度來說,這叫做浪費福報、浪費幸福。佛經中一再提醒我們:千萬不要把幸福浪費掉了!所以,在事業成功、心情舒暢、幸福無比的時候,一定要修自他相換。 呼氣的時候,把自己當下的幸福,與幸福之因——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的善業、福德,全部觀想成白色氣體呼出去,融入天下所...

[修行,要和自心相結合]

[修行,要和自心相結合]

[修行,要和自心相結合] ~節錄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開示「岡波巴四法」 談到大乘法,無上密法,或者大手印禪法的修持等,都有一個重點,就是這些修持都要和自心相結合,要用心實際體會的修持。 平時,我們都從自己的窗口去認識這個顯像世界。由於是主觀地、透過我執在觀察,因此會認為一切是理所當然,例如看到一個人在笑,你懷疑他是不是在笑自己, 或者以為垮著臉的...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開示 世間八法】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開示 世間八法】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開示 世間八法 節錄 人間是劇場   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出於期待,而不是出於無造作的真誠。缺乏真誠時,我們會變得非常軟弱,我們可能成為自己跟別人期待的犧牲品。   佛經總是起始於阿難說:“如是我聞……”這相當重要,告訴我們許多事情。阿難記錄下佛陀的一切話語,卻未曾宣稱這些教授來自他自己,他清楚地表明他只是在複述從釋迦牟尼佛那兒聽聞到的話。   時至今日,人人都想當原創者...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心靈修持  超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心靈修持 超

宗薩欽哲仁波切 開示 心靈修持 超越我們一切的概念 真誠地想要修持佛法的願心,並非出於對自我快樂的欲求,也不是希望被人認為是個“好人”,當然更不是想要讓自己不快樂,或成為一個“壞人”。真正想要修持佛法的願望,來自於達到證悟的渴望。 大致而言,人類都傾向於跟隨大眾所接受的規範,並以溫和、有禮、受尊敬的態度來融入社會。矛盾的是,這也是大多數人想像修行之人應有的舉止。若有佛法修行者被發現其行為...

【達真堪布:隨便接受了灌頂,會破密乘戒嗎

【達真堪布:隨便接受了灌頂,會破密乘戒嗎

達真堪布:隨便接受了灌頂,會破密乘戒嗎? 問:我以前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接受了黃財神灌頂。當時上師沒講應受持的戒律,我也沒有守護戒律。如果破了戒是否就要下金剛地獄?現在我還能忏悔掉嗎? 達真堪布答:現在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慮。其實灌頂的要求是很高的——壇城的要求,上師的要求,弟子的要求。若是這些條件都不具備,即使表面上接受了灌頂,實際上也得不到。得不到灌頂,也就得不到密乘戒的戒體,當然也不會破...

你若觀無常,你對生命的焦慮不安就會減少,

你若觀無常,你對生命的焦慮不安就會減少,

你若觀無常,你對生命的焦慮不安就會減少,你便能開始修善。何謂“無常”? 榮華富貴的結局常是財寶散盡;興建締造的結局常是毀亡;相聚的結局常是分離;生之結局則為死亡,一切皆悉無常。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