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尊的文章列表如下,共613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下一頁最後頁

如何面對投生 慈誠羅珠堪布 死亡並不


 

如何面對投生 慈誠羅珠堪布 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死後還會投生。我們曾經歷過無數次死亡,只是今天已經徹底忘懷而無法回憶了。對追求解脫的人來說,正視生死大事是很重要的事情。不但要知道如何面對死亡,也要知道如何面對投生。 在顯宗的有些論典中,講到了人死後的狀況以及投生的過程,卻沒有講該如何把死亡轉化為修行以及如何去投生。而《西藏度亡經》卻不但詳細地描述了從死亡到投生的整個過程,而且還講瞭如何引導...

問:佛教分大乘、小乘…,甚麼人應該修大乘


 

問:佛教分大乘、小乘…,甚麼人應該修大乘﹖甚麼人應該修小乘﹖ 創古仁波切答:佛法的起源在印度,佛陀教法,是先以小乘教起的﹔小乘法教提到個人的離苦得樂與解脫,有此心的人適合修小乘。但是如果有利他度眾的菩提心時,就可轉修大乘。金剛乘來講,主要強調修習本尊法∼生起與圓滿二次第。總的來說,如今無論是小乘、大乘或金剛乘,互相都有關連,例如小乘行者也禪修慈悲,同時許多禪修口訣也與密宗相同;大乘行者的話,也要...

問:甚麼是灌頂? 創古仁波切答:灌頂分


 

問:甚麼是灌頂? 創古仁波切答:灌頂分「前行」和「正行」兩部份。前行包括「皈依」與「發菩提心」,意思是灌頂前必須有清淨的動機。正行部份是觀想,因我們都執著自己的凡夫身體,因此正行時,要觀想自己成為清靜的本尊,再觀想迎請諸佛融入自己,得受加持。透過這個觀想,能轉變自心的執著,清靜自心。

佛教徒如何看待對待動物的方式? 關於死


 

佛教徒如何看待對待動物的方式? 關於死亡的一點建議 Dolpo Tulku (多波祖古謝拉桑波仁波切) 今天的主題與死亡及死亡過程有關。死亡這個詞並不入耳動聽,但它描述了一個我們必須瞭解的狀況,因它是我們生命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己會在何時死去,但死亡終有一天會到來。如果我們現在就對此有所了解,就能夠更好地去生活,並為自己的死亡做好準備。 幾周前我去了一趟新加坡的環球影城。那兒...

到目前為止,判斷道相最有效的標準!索達吉


 

到目前為止,判斷道相最有效的標準!索達吉堪布開示 用菩提心判斷道相是功德還是著魔 索達吉堪布開示《前行廣釋》 第一百一十三節課 既然菩提心如此重要,自然也就成了判斷道相的標準。假使有人認為,自己已經證悟了實相之義,獲得了神通三摩地,面見了本尊……無論出現任何表面的道相功德,如果從那時起,依靠它使自己的慈悲心、菩提心無有退轉,日益增上,那就可以斷定,這些道相是真正的功德。 麥彭仁波切在《定解...

文武百尊灌頂簡介 中陰文武百尊簡介: 出


 

文武百尊灌頂簡介 中陰文武百尊簡介: 出自大幻化網,義即根本摧滅金剛地獄,亦稱「中陰百尊」。以人亡故後,在實相中陰期,由心識所現之。所謂大幻化網者,以行者頂心二輪,所化出之寂靜、忿怒本尊。《文武百尊》之教授是蓮 花生大士從普賢王如來所說之根本密續中,摘要攝集。若祇聞寂靜忿怒本尊之名,亦可超三惡趣,倘得入壇灌頂,則雖犯三昧耶戒者,修此法亦可還淨。   《文武百尊》即是一百位寂靜尊與忿怒尊的總稱。其中...

三殊勝 索達吉堪布 著    今天給大


 

三殊勝 索達吉堪布 著    今天給大家宣講的是“三殊勝”。    三殊勝是行持任何善法不可缺少的,如果不懂三殊勝,善根不能以方便攝持,中間若以分別雜念散亂,最後沒有回向的話,善根是無法增長的。所以在藏傳佛教中,歷代高僧大德非常重視三殊勝。   三殊勝的簡略修行,在《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都有提及,上師如意寶每次給大家開課,或者到一些地方講經說法時,也經常宣講三殊勝的竅...

上師瑜珈 一 究給崔欽仁波切 文集


 

上師瑜珈 一 究給崔欽仁波切 文集 上師瑜珈 一 (編者按:這篇文章是究給企謙仁波切晚年,對弟子的開示。這篇文章可看出老仁波切對弟子的關愛,在圓寂前殷重懇切的對弟子叮嚀,一而再,再而三的把上師瑜珈的重要和弟子們開導。原文是究給企謙仁波切講藏文,之後藏翻英、英翻中,我們希望能夠盡量保持究給企謙仁波切的原汁原味,因之這篇開示和其它文章有些許不同,但願大家能從這篇文章了解到修行的精隨。) 究給企...

上師瑜珈 二 究給崔欽仁波切 文集


 

上師瑜珈 二 究給崔欽仁波切 文集 上師瑜珈:加持降臨 高僧大德傳記中經常提及,弟子祈請上師往往會感動熱淚盈眶或者汗毛直豎,這些都是渴仰與敬愛的跡象,也因此產生極大的信心。要獲得加持,莫過於信心。就像有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狗牙也能成舍利。 不論課誦皈依祈請文或上師相應法,虔敬的信心比觀想殊勝或唱誦優美重要許多。當你們祈請升起慈心、悲心及菩提心時也是一樣。 藉由深思、體會眾生的痛苦而生起慈悲...

修學密法最容易造業的地方! 佛陀曾授記


 

修學密法最容易造業的地方! 佛陀曾授記說:“佛教將會在內部的爭執中滅亡”。所以,如果我們不謹慎的話,有可能就會成為讓佛教滅亡的罪魁禍首。 ——大寶法_王噶瑪巴 ----------------------------------------- 密法中,對金剛兄弟之間關係的要求非常嚴格。凡是入密乘者,都稱為金剛兄弟。凡是金剛兄弟,就像燈油和燈芯那樣,是從獲得灌頂乃至菩提果之間永不分離的關係。 大...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