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尊的文章列表如下,共613

第一頁上一頁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下一頁最後頁

如何利益垂死者和亡者? 梭巴仁波切/開


 

如何利益垂死者和亡者? 梭巴仁波切/開示 患病時... 最重要的是安撫病者的心靈。很多人可以令他的身體感到舒適,但我們可以令他的心靈滿懷寬慰。 令病者生起慈悲心,祝願他人離苦得樂,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病者臨終時懷著利他之心,心靈自然滿足快樂,死亡便變得饒有意義。你可以看看病者的心量有多廣闊,指導他做"施與受"的觀想,教他想像承受他人的痛苦,給予他人快樂,或者修習慈心觀。 假如病者心懷悲憫眾生...

問:如何修持四無量心中之『慈無量心』?


 

問:如何修持四無量心中之『慈無量心』? 慈誠羅珠堪布答:修慈無量心,也是分觀察和觀想兩個層次。首先談觀察思惟的方法。此分三種修法:一是知母,二是念恩,三是報恩。其中念恩又可分為四種或五種,總共包括了七種或八種修法。這些修法如果全都修好的時候,自己的心相續必定能生起前所未有的慈心和悲心。   首先修知母,所謂知母是指知道遍天下所有眾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母親。這樣的修法有什麼依據呢?有兩種:一是教...

問:什麼是空行,她的內外密究竟含義?


 

問:什麼是空行,她的內外密究竟含義? 宗薩欽哲仁波切回答: 在空行母(Dakinis)是證悟的本覺空性智慧,被擬人化的當做本尊(Deities)。她們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化現,有時候又被稱為“天空舞者(SkyDancers)”,因為祂們象徵著在明亮、如虛空般綿延無盡的空性中,跳著正覺、無拘束之舞。金剛瑜伽母(VajraYogini)是空行母之後。 有個關於空行的故事:有一天,二位西藏的出家人,在朝...

密宗大成就者奇傳——多羅拉他 著 索達吉


 

密宗大成就者奇傳——多羅拉他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 龍宮取經的龍樹菩薩 ] 薩繞哈的弟子是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降生在印度南方貝塔爾,種姓為婆羅門。一天,看相人舉行盛大喜宴,應邀赴宴的有一百名比丘,一百名婆羅門和一百個普通人。他們說龍樹菩薩只能活七年或七個月或七天,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尊者的父母對此深信不疑並深感憂慮。隨著期限的逼近,家人把他和僕人逐出家門。他四處漂泊,風餐露宿,最後流落到那爛...

【問:西藏有許多不同的派別,可否請仁波切


 

問:西藏有許多不同的派別,可否請仁波切談談?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答:所有的佛法傳承、修行方法都來自印度,西藏本來是沒有佛法這種東西的,直到赤松德真藏王時才將佛法介紹到西藏,他也邀請了蓮花生大士等諸印度聖人來西藏,他是西藏佛法的引入與建基者,他對不同傳承的上師都十分親切,許多西藏人也到印度去向很多聖人學法,當他們回到西藏時便形成了不同的傳承,這是西藏傳承的起源。 其中我們所稱為寧瑪巴的舊派是由蓮...

古代巖藏中預言了現今煙毒之害 敦珠


 

古代巖藏中預言了現今煙毒之害 敦珠法王解釋:這此東西的歷史源由與過失,曾以蓮花生大士為主而搜羅為文,並授記將被瑪記瑙準(Ma Chik labdron ,十世紀)、仁增過登(Rigdzin Godem,1327-1387)、桑傑林巴(Sangye Lingpa,1340-1396 )、拉那林巴(Ratna Lingpa,1403-1478,寧瑪巴白玉寺派傳承主依其巖藏)、東都多傑(Dundul ...

本尊法一年後會發生什麼事? 宗薩欽哲


 

本尊法一年後會發生什麼事? 宗薩欽哲仁波切 想給大家一個小小的建議,尤其對在座的各位。我注意到在座的各位有很多的人,你現在修一個法,比如你現在修文殊菩薩的法,修一個禮拜,第一天修法太好了,因為興奮。修一個禮拜還蠻有意思的,修了一年的話,就覺得有點無聊了,這個時候,你的修行就已經慢慢開始走下坡了。當修行開始走下坡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修行走下坡的時候,正是你的怠惰會產生的時候。 我知道很多人修文...

問:甚麼是灌頂﹖ 創古仁波切答:灌


 

問:甚麼是灌頂﹖ 創古仁波切答:灌頂分「前行」和「正行」兩部份。前行包括「皈依」與「發菩提心」,意思是灌頂前必須有清淨的動機。正行部份是觀想,因我們都執著自己的凡夫身體,因此正行時,要觀想自己成為清靜的本尊,再觀想迎請諸佛融入自己,得受加持。透過這個觀想,能轉變自心的執著,清靜自心。

問:佛教分大乘、小乘…,甚麼人應該修大乘


 

問:佛教分大乘、小乘…,甚麼人應該修大乘﹖甚麼人應該修小乘﹖ 創古仁波切答:佛法的起源在印度,佛陀教法,是先以小乘教起的﹔小乘法教提到個人的離苦得樂與解脫,有此心的人適合修小乘。但是如果有利他度眾的菩提心時,就可轉修大乘。金剛乘來講,主要強調修習本尊法∼生起與圓滿二次第。總的來說,如今無論是小乘、大乘或金剛乘,互相都有關連,例如小乘行者也禪修慈悲,同時許多禪修口訣也與密宗相同;大乘行者的話,也要...

如何判斷這些境界是否是魔境呢? 阿知仁


 

如何判斷這些境界是否是魔境呢? 阿知仁波切   對於各種境界不執不取,不要當真,了知真正的功德增長的驗相應該是自身心相續出離心以及慈悲智慧的增長,而不是這些境界,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的顯現,而對於自心顯現境界的執著,正是輪回煩惱的根源。同時向自己的上師請示觀察這也是最為重要的方法。   判斷是否是魔境,有很多的方法。我在這裏簡單講一種方法,給你們作參考:   當在禪修的時候,如果出現顯現...

第一頁上一頁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