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常的文章列表如下,共579

第一頁上一頁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下一頁

《梭巴仁波切 批評與責備他人的過患》


 

《梭巴仁波切 批評與責備他人的過患》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斷除貪、瞋、痴三毒(眾苦之源)以及自我為中心的心態。持誦真言及祈請文、聽聞佛法、禪思、禮拜、獻曼達、供養聖像等等,一切都是為了去除無明和我執。所以修持佛法,主要就是在日常生活裏注意起心動念,避免被無明控制住,不再因無明而使自己受盡折磨。要去實踐,就要修習三主要道與密法,至少要思惟無常與死亡。 我們應該了解,心就像一個小嬰孩需要我們隨時注意...

「三有樂如草頭露」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


 

「三有樂如草頭露」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地方叫做欲界,欲界就是貪、色界就是瞋、無色界就是癡。貪瞋癡的結果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在欲界比較容易有肉體上的障礙;色界比較會想;無色界就是完全無思想,像無記那種。 三界雖有一些暫時的快樂,比如:遇到心情很好的事情。但這個快樂不會很久,也只是一、兩個小時的事,接下來開始就又有煩惱。就像去尼泊爾,好幾天都沒有煩惱,一回來台灣馬上...

天人為什麼沒有辦法學佛?他太快樂了,他沒


 

天人為什麼沒有辦法學佛?他太快樂了,他沒有所謂怨親那麼多的災難。我們當人才有怨親,最後運氣好,有佛法的因緣,遇到佛教,懂得慢慢的去改變。所以怨親兩個字搞清楚以後,你的成佛之道可以說修到一半了。如果修了半天還都搞不清楚怨親,就是對怨親的認知不夠,那修行佛法還沒修到什麼地步。所以一切眾生都包含在怨親裡面,這兩個能度化好,那麼一切眾生就度得差不多了。 講到無常,很短暫的快樂,就是無常。所以不要一天到...

什麼是造惡業呢?帶給任何人不快樂的事情叫


 

什麼是造惡業呢?帶給任何人不快樂的事情叫造惡業;大家不願意的,你強迫他去做,這叫做造惡業。 釋迦牟尼佛講的殺盜淫妄,這些都沒有人願意接受,所以我們也不能做,做了會帶給別人不快樂,這個就是造惡業的意思。 三界也好,這個地球上也好,反正這個宇宙內的一些很高興、很快樂的事情, 一下就過了。快樂的時間特別短,苦惱的時間特別長,所以都是無常。不要一直想念著快樂,它是無常嘛!來了一下又過去,會很苦啊!心情...

四加行-龍欽心要 秋竹上師四加行開


 

四加行-龍欽心要 秋竹上師四加行開示錄音筆記5-1 8/27 2003/09/12 18:46:44 我們心裡的病需要佛法來醫,我們現在的心是貪、瞋、癡、惡業,走在惡業的道上,顛倒過來,就是要修行佛法。 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這個娑婆世界不是太好叫娑婆世界,是太壞叫娑婆世界。什麼叫壞呢?就是:貪娑婆;瞋娑婆;癡娑婆,這個就是我們的娑婆世界。 這個娑婆世界裡貪瞋癡多,所以我們需要8400...

其實依修行而言,好像出家眾守的戒多,在家


 

其實依修行而言,好像出家眾守的戒多,在家眾比較開放,守的戒少, 事實上是沒有這回事的。不管出家也好,在家也好,絕對沒有那麼開放的,都是得持守戒律,不持守則無法修行。 龍樹菩薩云『戒如大地』。沒有大地,這個森羅萬象都無法形成,因此持戒是 最基本的。 雖然我們沒有穿著三法衣,但內心也要等同出家人的德行,這個觀念是很重要的。 現在有些人自言:我是修大圓滿的,什麼都不管, 我覺得什麼都不管可以...

過去的已死,現在的要死,未來的也會死,我


 

過去的已死,現在的要死,未來的也會死,我們尚未輪到而已。出生那天就有死亡的徵兆,今天出生,就有死亡的徵兆,生死無常就是這樣。一碰到死亡,存活的機率微乎其微。可以這樣說,死亡的機率非常豐富,去問問醫生就知道。 分析下去,這個也微弱,那個也脆弱,這個也很薄,那個也不夠。各式各樣條件下能活下去是奇蹟,可以說是長壽佛或佛菩薩的加持關懷生存下來的。 死亡的因緣非常多:跌倒會死亡,吃東西噎到會死亡,很細的...

人身無常,不止人身,所有都無常。天地之物


 

人身無常,不止人身,所有都無常。天地之物、森羅萬象都是無常,都沒有一個永久永遠的。大家都是知識份子,有讀過點書,有點思考力,有沒有去提醒體會而已。有去提醒體會,在這裡就不必多講了。 這些課程是當時在西藏教育不普及,比較沒有邏輯思考,諸如地球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毀滅?多久毀滅?詳細一點的課程有講到這些。這些你們比較不需要,每天打開電視就知道生死無常,人生變化,從沒聽過人被放生的,都是有死的。 ...

《有學生想知道如何增長上師的壽命,去除令


 

《有學生想知道如何增長上師的壽命,去除令上師生病或壽命減少的障礙?》 文/梭巴仁波切開示 最重要是憶念並感受上師的慈恩,遵循上師的教誡及發露懺悔。 一般而言,壽命是可以藉由累積功德而增長,長壽法會能夠淨除惡業並累積功德。但是,最殊勝的長壽法會,並不是儀式本身,而是弟子能以依止善友的正知,珍視上師的教誡。視上師為佛,並憶念上師的慈恩。如果過去沒有好好修持,應該誠心懺悔,然後下定決心,未來...

我們修行好不好就看心地善不善良,那什麼叫


 

我們修行好不好就看心地善不善良,那什麼叫心地善良?就是我剛剛講的那樣。 這些調伏過來時,先要對此生有出離心。我們常常想這一生不能敗一定要勝,不能窮一定要富,不能病一定要健康,這一生一直想十全十美都是我拿到,我們這種執著很多,而人身難得、生死無常講的就是要我們不要那麼多的執著。 薩迦派的大師曾說四欲離法(註一)第一個是此生有欲非行者,也就是說,對此生很執著的人,他不是修行人,那我們是不是對這一生...

第一頁上一頁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