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釋迦牟尼佛的文章列表如下,共584

第一頁上一頁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下一頁最後頁

真的有一個動機心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的話,人


 

真的有一個動機心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的話,人家沒什麼好發現的啦!人家越發現越感動,人家會慚愧、懺悔。 然而我們並不是這樣,我們自己以為這樣做是有顧到別人的利益,其實最後得到大利益的是自己。這樣一直做下去,就忘記了,最後被批評,就說我真的有替你做事。其實有是有啦!但是動機心不怎麼好。被人家發現了,被罵了,活該嘛!這也沒什麼。假藉利益他人名義去照顧自己的利益,這就是千錯萬錯嘛!這句話聽懂了嗎? 每次自...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聖嚴法師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聖嚴法師   佛教是不贊成結婚的嗎?當然不是。不過,佛教的確讚嘆出家的功德,那也並不等於反對在家人結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會都該出家。其實,唐宋時代,在家的佛教非常興盛,我們可以從敦煌石窟的文字記載、圖畫、或雕刻中,看到許多關於在家居士家庭生活的描述。宋、元朝以後,佛教漸漸隱遁山林,與人世間漸漸疏遠,因而造成一般人認為佛教是僅屬於出家人的錯誤觀念。很多父母,如果發現自己的子女親...

問:根本上師只有一位,在觀想上師的時候,


 

問:根本上師只有一位,在觀想上師的時候,是不是以仁波切或者是法身、報身、還是像以法王或仁波切為根本上師?能不能以阿彌陀佛或者是蓮師為根本上師?以仁波切或法王為上師、或是以蓮師或釋迦牟尼佛為上師,蓮師我們可能看不到,法王或者是仁波切是看得到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根本上師。 桑杰年巴仁波切答:我們說要依止或跟隨一位根本上師、找尋根本上師,就是沒有辦法告訴你,他就是你的根本上師,沒有辦法這樣子去指派讓他當...

為什麼不能吃眾生肉? 淨空法師


 

為什麼不能吃眾生肉? 淨空法師 世間一切眾生都有恐怖,生老病死是恐怖,天災人禍是恐怖,生活的逼迫是恐怖,精神、情緒的不安是恐怖,恐怖的事情太多太多!別人有恐怖、有不安,我們能夠保護他、幫助他,這就叫“無畏佈施”。   他心安,他不害怕了,離開一切憂悲苦惱,凡是這一類,統統叫做“無畏佈施”。“無畏佈施”範圍非常廣,把它歸納起來,就是對於眾生物質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我們保護他,使他心裡能得安穩,...

閻羅王的黑白無常,他們那邊有本生死簿,還


 

閻羅王的黑白無常,他們那邊有本生死簿,還有一個功過秤。生死簿一打開,法會上你忘了寫名字,沒有關係,這裡一有動機,只要你錢跟力布施出去了,生死簿馬上就登記了,所以放心啦!而這些功德全部都要迴向給人家,但是我們眾生都不願意啊!所以這裡講需要三輪體空的迴向。 我們的迴向都是為了有報有恩嘛!但佛教覺得這個不可以,為什麼呢?我們燒香、點燈,都是為了對付貪瞋癡,太高興也是有得失,不高興也有得失,沒什麼感覺是...

犯錯誤就看“見解脫”,能消業嗎? 達真


 

犯錯誤就看“見解脫”,能消業嗎? 達真堪布 聽說“見解脫”能消十萬劫業障。如果犯了錯誤,看了“見解脫”,能消業嗎? 答:這就看你的根基了。聞解脫、見解脫有很多,它本身確實有那麼大的功德和力量,但是對你來說不一定能起到作用。有的人根基和信心都不足,到處去求這些聞解脫、見解脫,以為一見到就能解脫。其實哪個不是聞解脫、見解脫啊?這些法本、法器,都是聞解脫、見解脫。但是法和相續是要相應的,你相續要成熟。如...

【專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問答集】


 

專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問答集 ★問:可否請您談談西藏的轉世喇嘛? 答:喇嘛事實上是指很高的人,沒有比他更高的,但在西藏還有很多不同的術語稱呼,像仁波切、圖庫等。圖庫是指化身的意思,他們都源自法身的釋迦牟尼佛,圖庫不一定是轉世的,他可能是任何一個佛、菩薩的化身。你剛提到的轉世仁波切或喇嘛,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西藏才有,但每個人都是自己過去世的轉世。 無論如何在西藏有特寫的轉世定義,為什麼呢?其...

如何分辨真假活佛? 喇嘛江秋 開示


 

如何分辨真假活佛? 喇嘛江秋 開示 如何分辨真假活佛、仁波切、喇嘛,是現在很多人都很傷腦筋的問題。 的確,一般人很難從外表去分辨活佛、喇嘛是真是假,因為他們看起來都一樣,都是出家人,也都穿著僧服。然而要去思考的重點是,我們去分辨真假的目的為何? 在這些問題之前,自己首先必須是一個正確的修行者,一個條件具足的修行人。若條件具足,那麼每個人就都會有一個正確的上師;有一個正確的上師,那麼上師就能夠...

開基法師:請問仁波切,行「菩薩道」,應該


 

開基法師:請問仁波切,行「菩薩道」,應該如何生起慈悲心、長養慈悲心? 珠脫仁波切: 長養慈悲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長養我們的慈悲心,最重要的是,你要常常提醒自己。每五分鐘、每十分鐘,你就提醒自己一下:「我應該好好地長養我的慈悲心,我應該好好地鞏固我的菩提心。」長養慈悲心,首先要做到不斷地提醒自己。 其次,你要常常誦讀一些可以激勵菩提心的經典或是聆聽善知識的開示。這樣可以使我們自己的菩提心、慈...

【 佛陀初轉法輪與十六羅漢 】


 

佛陀初轉法輪與十六羅漢 法輪是比喻,印度傳說,能統治全印度,會有輪寶出現,它能無堅不摧,無敵不克。得到輪寶的統治者便被稱為轉輪聖王。把佛的說法稱為轉法輪,即含有這種意義,同時也顯示釋迦所悟的為最高原理。 釋迦牟尼佛在證道成佛之後的第一階段說法,稱為初轉法輪。這個階段主要是講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內容偏顯二乘解脫道的修證,以現觀蘊處界虛妄而斷我見與我執的法門,即聲聞、緣覺...

第一頁上一頁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