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的文章列表如下,共1323

第一頁上一頁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下一頁

對於跟你結過法緣的上師


 

對於跟你結過法緣的上師,  如果你去毀謗他的話, 果報等同毀謗十方諸佛。 對已經結法緣的上師起嗔心的時候, 看你對他起嗔心的時間有幾秒鐘, 同等於秒數那麼多劫之久的時間, 你將墮在無間地獄當中受無間地獄的極苦。 當你對上師起嗔心的時候, 同等於起嗔心的秒數那麼多劫的時間, 你所累積的功德, 都會被你對上師所起嗔心摧毀殆盡, 你獲得證悟的時...

梭巴仁波切開示——我們的動機決定我們的生


 

梭巴仁波切開示——我們的動機決定我們的生活 我們用生命造樂因或苦因,由動機決定。 在日常生活一切作為中,我們必需知道如何過生活。這應該包含從早上起床到那天最後一項活動上床睡覺間的一切。其間,我們吃、走動、學習、工作,做許多其他的事。我們工作和睡覺的時數大概相同:我們或許工作八小時,睡八小時。一般而言,我們的生命大部份花在工作和睡覺上。我們大多數的時光都花在這兩種活動上。 在世間人們普遍被教導外...

佛陀說我們的種種想法跟事情的真實面貌,兩


 

佛陀說我們的種種想法跟事情的真實面貌,兩者是顛倒相反的,我們不僅因此受苦,也傷害到眾生。所以,修行的果是息苦,是證得涅槃的心理狀態,並不是到像天堂那樣的地方。菩提道次第依據三士道開展而成,其中,下士道及中士道是和小乘共同修持的佛法,上士道是大乘佛教在成佛道上所需要的修持。 依照大乘佛教的觀點,如同鳥需雙翼才能展翅飛翔,我們也需要智慧與慈悲雙翼。為了要增長智慧翼,其主要是在下士道及中士道修持,我...

薩迦派的教義


 

薩迦派的教義 第一、 未談教義前首先大體談一談他們的教法內容。教法分顯密兩乘,薩迦派本來屬新譯密咒派,是以密乘為主要修學的,由於薩迦先祖受噶當派的影響,所以他們又重視顯教的學習。當然薩迦的先輩諸祖也都是博通顯密的。瞭解的顯密教法很多。為培育後人,讓其先學顯教瞭解佛學的各種基本道理,然後才能修學密法,所以規定先顯後密。修學顯教的內容大體歸為五大類: (1)俱捨論,這是基礎課程; ...

薩迦派的特點


 

薩迦派的特點 薩迦派是最早的新譯密咒派,它的創立正是阿底峽入藏噶當派的興盛時期。薩迦的袞喬傑布就依阿底峽的大弟子桂.枯巴拉孜學習顯教。 他的兒子袞噶寧布依噶當派僧丈底.達瑪寧布等學習龍樹的中觀和慈氏的諸論,所以受噶當派的影響很大。 後來住持薩迦教法的高僧如雅楚.桑結白和絨敦.瑪畏僧格都是遊學阿底峽及門俄敦.桑浦之門。 所以薩迦教法的特點,就是融有噶當的教授從顯入...

佛性 眾所周知,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類


 

佛性 眾所周知,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類有著許許多多的欲求,然而無論是哪一人種、持何種哲學、與信仰何種宗教的人,都有一個共通的期望,那就是每個人都希望離開痛苦與獲得快樂。 不但人類如此,即使是低等動物如昆蟲等,也都有這樣一個共通的願望,他們都不喜歡痛苦,也都希望能由痛苦中解脫;個體生命如此,國家也一樣,它致力於各項發展,目的也是希望人民得到快樂。因此,總歸的說,這世間運作的總原理便是「離苦得樂」。 ...

佛法的贈禮 1 動機


 

佛法的贈禮 1 動機 首先必需生起正確的發心,領受任何教法的結果,取決於行者的發心,如果有不好的動機,則法教對行者產生傷害多於利益,所有不善的發心產生極大傷害,即使不善,不惡的發心,也沒有太多的用處。但如果有好的發心,即使一行的法教,也會產生極大的利益。 最好的發心,為了利益遍虛空法界的眾生而必需成佛,聽聞教法,為了成佛而來接受這個珍貴法教,且接受這個法教之後。繼續精進的修行。在如此的發心...

佛法精髓之現代詮釋 偉大的教主——


 

佛法精髓之現代詮釋 偉大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具足無上的智慧、慈悲與方便,他示現許多偉大的行誼以利益眾生,例如在身的事業上,他化現各種不可思議的奇蹟;在智慧與意的事業上,他則化現可以加持眾生的禪定等。而他最偉大的佛行要算語的事業,他教導我們他所得到的成就,經由這些教導,平凡的我們才得以由痛苦中得到解脫,而且能獲得真正的寧靜與真實的喜樂。 如同虛空般無邊無量的眾生,他們各有差異性,即使單就外貌言,...

遠離四種執著 - 第一句 若執著此


 

遠離四種執著 - 第一句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首先,必需真正持戒。不應將持戒作為自己的裝飾,以獲取生活所需,或用以提昇個人名譽和威望。例如,有某人持三戒中的一種,或在家居士的十戒,或近事男女的三十六戒,或僧人的二百五十三條的比丘具足戒等;不論持守何種戒,均不應以此生之任何目的為出發點。 持戒的主要目的是以之為開發禪定的基礎,不論是在家居士或受了具足戒的僧人,若要修持有成就,必須依靠於...

遠離四種執著 - 第二句 若執著世


 

遠離四種執著 - 第二句 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接下來解釋第二句:「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這兩句是說我們為了要遠離痛苦與痛苦之因,並達到涅槃境界,我們必須放棄對三界輪迴的執著,此三界是指慾界、色界和無色界。   想要脫離輪迴進入涅槃,必須放棄對三界的執著。若要瞭解為何必須放棄對三界的執著,則先需了解世間輪迴的過患。若想了解輪迴過患以求產生出離心,則須先了解此世間的本質。如果我們深入...

第一頁上一頁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