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修行的文章列表如下,共2641

第一頁上一頁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下一頁最後頁

入中論(4) ——宗薩欽哲仁波切 我


 

入中論(4) ——宗薩欽哲仁波切 我們談到菩薩各地的功德的時候,我們是談菩薩在座下時候的各種情況。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的。菩薩在座上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分他是哪一地的。從初地一直到十地菩薩,在座上沒有差別的。當菩薩最後達到11地,也就是佛地的時候,在那個情況下,就再也沒有所謂的座上和座下的差別了。 大家要記得,《入中論》這本書,所用的支持它的經典是《華嚴經——十地品》。所以在這本論裡,每一...

修行人的八種心障 創古仁波切 不利於修行


 

修行人的八種心障 創古仁波切 不利於修行的八種心障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與生俱有的。這八種心障是由行者的思考方式產生的。有時候,我們會產生使我們偏離正確修行方式的 念頭,而錯誤的念頭會製造修行的障礙,所以,審察自己是否有任何這類錯誤或缺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加以辯識,就能將之淨除,並免於可能產生的障礙。 第一種心障是對財產或名望、金錢、親友產生極大的貪執。如果我們非常執著所擁有的財物,我...

傳法內容:龍欽寧體普賢上師言教 - 15


 

傳法內容:龍欽寧體普賢上師言教 - 15 傳法地點 : 寧瑪巴新店白玉祥丘達吉林佛法中心 日期:1997年7月11日 今天晚上要講授的是共同加行龍欽寧體前行, 是根據巴楚仁波切所做的註解來講的,這個法分為三部份: 1、共同加行 2、不共加行 3、正行的頗哇法。 首先講到共同外加行,共同外加行分為: 1、暇滿人身難得 2、壽命無常 3、輪迴過患 4、業因果報 ...

傳法內容:龍欽寧體普賢上師言教 - 14


 

傳法內容:龍欽寧體普賢上師言教 - 14 傳法地點 : 寧瑪巴新店白玉祥丘達吉林佛法中心 日期:1996年9月6日 對於八暇十圓滿的人身寶以及暫生緣的八無暇,法源斷絕的八無暇 ,這些要不斷去思維,直至心中生起堅實力量!從前有一位善知識 堅哦瓦,日以繼夜不眠不休唯修善行,善知識敦巴對他說:子其少 修,恐致病患。您應該稍微休息一下,否則身體恐怕會生病。堅哦 瓦答說:身體誠佳,然我每...

《輪迴的真相》 輪迴的本質不僅是痛苦的


 

《輪迴的真相》 輪迴的本質不僅是痛苦的,而且還是變化無常的。 經典裡有一個比喻:輪迴就像一個封閉的瓶子,我們就像瓶子裡的一隻蜜蜂,飛上飛下、來來回回,卻永遠找不到瓶子的出口。 我們在六道中也是如此,上上下下﹑反反复复,卻一直找不到輪迴的出口。 如果我們此生做了一些善事,根據善業的程度,下一世我們可能繼續做人,或者變成阿修羅,或上升到天道;等福報享盡之時,我們可能又做回人,繼續在煩惱的推動下...

晉美彭措法王: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悲心


 

晉美彭措法王: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悲心和信心   法王如意寶去馬來西亞時,曾在馬六甲的噶瑪噶舉中心,講過一段殊勝教言:“我畢生中一直認為,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悲心和信心這三者。如若無有信心,則始終不會證悟佛陀的究竟密意;倘若沒有智慧,在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外道極其猖獗的時代,對層出不窮、錯綜複雜、名目繁多的外界事物,很難明辨是非、如理取舍;如果沒有慈悲心,也就稱不上是大乘種性的佛教徒了。這...

修行人如何睡眠 作者:達真堪布 我們晚


 

修行人如何睡眠 作者:達真堪布 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可以具足六度。很多人睡覺時就是一躺,然後呼呼地就睡過去了。有的人睡眠不好,每天都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然後就嘆氣。不應該這樣,睡覺也可以發心,躺下以後觀察自己的相續、心態,不能貪睡。 睡覺也是保護身體的一種方法。若是不休息,身體就毀壞了,這就等於毀壞了壇城。若是沒有健康的身體,怎麼修行啊!休息是為了健康,健康是為了修行。為了保護壇城,保護上師三...

請問法王,眾所皆知,你是非常忙碌的人,同


 

請問法王,眾所皆知,你是非常忙碌的人,同時有許多事要做。你能否指導一個有家庭和工作要求的在家人如何發展出一套系統性的修行佛法的方法。 達賴喇嘛答:我的西方朋友經常問我有沒有最快、最容易、最有效的甚至最便宜的修行方法。我想要找到這種方法是不可能的!也許這是一個失敗的象徵。 我們應當了解,事實上佛法的修持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要做的。這就是為何我們要區分真正入座禪修的時段和出座時段,主要的意義是在你入...

宗薩仁波切:尋找純正上師的關鍵是傳承 純


 

宗薩仁波切:尋找純正上師的關鍵是傳承 純正上師所具有的功德 如今,具格的大師極為稀少;而根據吉美·林巴所述,在三百多年前,具格的大師就已經是間斷且稀有了,他地具格上師稀有的悲痛,如今還被學生們持續地研讀著。那麼,我們應該在上師身上尋找何種功德呢?    純正上師也是佛法修行者 如今許多所謂的「上師」就如聾子音樂家,他們既不修持,也無足夠的佛法知識來正確地教導他人。即使他們擁有佛法知識,也不會把自己...

入中論(3) ——宗薩欽哲仁波切 第


 

入中論(3) ——宗薩欽哲仁波切 第四個偈頌,前面一半是解釋下兩種悲心。 “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性空。” 提問:十地菩薩又是悲的對象,又是悲的主體,對不對?    回答:對,是這樣的。 提問:有沒有哪一種悲心是把佛當成對象的? 回答:沒有,到這個大概就是上限了。把十地菩薩拿來當悲心的對象,這樣還不滿意。因為你想想看,這樣的話,今天下午或者是上午,我們祈禱的文殊菩薩也是我們悲心的對...

第一頁上一頁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