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輪迴的文章列表如下,共765

第一頁上一頁3031323334353637383940下一頁

佛的果位只是一個形容詞而已


 

  佛的果位只是一個形容詞而已所有的善、所有的快樂、所有的歡喜都是來自於佛。任何一個神或一個鬼也救不了你、度不了你,因為他自己都還在沈淪中,如何度別人呢?佛陀已真正脫離這輪迴的大海,斷除了三界的煩惱,具有讓眾生得度的功夫與能力,佛就是這樣的十全十美。 要修證佛果就要修行佛法。佛是如何修證的呢?佛告訴我們佛法,我們眾生依之而修,就會得到佛的果位。什麼是佛的果位呢?不是說把佛幹掉了,我們佔上佛的位子。...

心情靜下來,人人有智慧


 

心情靜下來,人人有智慧 我們說求智慧、求智慧,其實也沒有什麼須要求的,求的就是平靜、安靜。心情要靜下來,才有智慧。人人皆有智慧,你也不一定要聽我的,我也不一定聽你的。只要我的心靜下來,就是一樣有智慧,一樣有判斷能力,一樣能斷煩惱、出輪迴,一樣可以利益更多的眾生。如果心不靜下來,那什麼都別談,智慧永遠都被遮住。所以眾生皆有佛性,就是講這個。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其他事情可以講。 剛開始的時候,需要外在的...

珍惜人身難得,依止上師聞思修


 

珍惜人身難得,依止上師聞思修 不管是自己要渡過輪迴大海到彼岸也好,或幫他人渡過也好,總之,好不容易搭上人身難得這艘船,就要非常珍惜,不要拖延到明天、後天、大後天、下個月、明年、後年,不要這樣懈怠。 修行要不分日夜,好像被仇人追殺一樣,今天搭上了船,趕快跑。就算丟了黃金也要快跑,完全不回頭。 用這種心態去修行佛法就對了,這樣的延伸,就是聞、思,在師父面前聽聞,回家後思考,思考完了以後跟師父研討,之後...

學佛通病


 

學佛越久越賊、信心越少 台灣密宗很興盛,大街小巷都有中心,到處舉辦法會、灌頂、消災,非常熱鬧。但仔細想想也不怎麼樣,看學密的弟子就知道了。學越久越賊,學越久信心越少,越學越沒慈悲心,菩提心也忘了。沒學佛時,還有點怕因果,對三寶會不好意思,越學好像越覺得沒什麼。佛法說不可以犯戒,卻一次、兩次、三次的犯戒,好像也沒怎麼樣,還認為犯戒沒被發現,保密得很。像這樣都是走火入魔了。所以,修得怎麼樣,自己最清楚...

拿兩個筊杯來做抉擇,這些都是一種依賴


 

拿兩個筊杯來做抉擇,這些都是一種依賴 對台灣人而言,皈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台灣人也好或信佛的弟子也好,遇到事情的時候,最後還是會求救於一些神明。 很多人都在拜神明,而且好像覺得越拜越有點改變。其實是越拜讓你越陷進輪迴。而且不管做什麼抉擇,都要拿兩個筊杯來一直擲筊,這些都是一種依賴。  你們越做一些有的沒的,執著就越來越深,最後變成自己什麼事都沒有辦法處理,一定要依止一個神。有些事情,偶爾可以這樣...

學佛通病


 

學佛越久越賊、信心越少 台灣密宗很興盛,大街小巷都有中心,到處舉辦法會、灌頂、消災,非常熱鬧。但仔細想想也不怎麼樣,看學密的弟子就知道了。學越久越賊,學越久信心越少,越學越沒慈悲心,菩提心也忘了。沒學佛時,還有點怕因果,對三寶會不好意思,越學好像越覺得沒什麼。佛法說不可以犯戒,卻一次、兩次、三次的犯戒,好像也沒怎麼樣,還認為犯戒沒被發現,保密得很。像這樣都是走火入魔了。所以,修得怎麼樣,自己最清楚...

一心念佛分三


 

一心念佛分三一心念佛者名行者或瑜伽士,一心念佛分三: 一、初學者:需於此生厭離輪迴,儘少貪求,一心念誦佛經與佛號。 二、中修者:根元自我本具,如經云:...

台灣聞思寶藏佛學會(卻殿仁波切在台中心)


 

「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第一步聽聞和了解佛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透過聽聞、了解佛法,才能夠啟發你能夠如理的去修行,你修行的好樂的心才能夠不退。如果說你不懂佛法,你不了解佛法真正的意義,就算你一開始好樂心很強,也很想修行,但是因為你不懂的關係,一陣子之後好樂心就會衰退。透過如理的聽聞、學習佛法之後,才能知道你要學什麼,內容就是要修三增上學。三增上學,第一個就是增上戒學,第二個是增上定學,也就是我們要一...

台灣聞思寶藏佛學會(卻殿仁波切在台中心)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一直在輪迴當中受各種不同的苦,如果我們現在不聞思修佛法的話,將來一樣要繼續不斷的受輪迴的一切生死苦。這一切苦來自哪裡呢?就是來自於我們的煩惱,所以我們心中的煩惱,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我們常常都把外在的那些敵人當作是敵人,其實外在的這些敵人,並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為什麼會有外在的這些敵人來傷害我們?外在的這些敵人之所以來傷害我們,是由於我們的業驅使他們來傷害我們。而我們的業是...

台灣聞思寶藏佛學會(卻殿仁波切在台中心)


 

「一般而言,佛陀所講述的教法,是順應所調伏眾的心續而來講述。針對所調伏眾的心續來講述的教法,彼此之間一定會有一些出入,因為所調伏眾的心思不一樣。為什麼說這些教法沒有互相違背呢?因為這些教法都是一個士夫要證得佛果之間所走的道路,這些教言有的是主體,有的是分支,這些教言都是成佛之道,就此而言是沒有互相違背的。譬如說就菩薩的實修做為例子,菩提心的觀修、空性的觀修是主體;出離心──恐懼三惡道,因此來求取皈...

第一頁上一頁303132333435363738394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