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釋迦牟尼佛的文章列表如下,共584

第一頁上一頁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下一頁最後頁

問:什麼是空行,她的內外密究竟含義?


 

問:什麼是空行,她的內外密究竟含義? 宗薩欽哲仁波切回答: 在空行母(Dakinis)是證悟的本覺空性智慧,被擬人化的當做本尊(Deities)。她們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化現,有時候又被稱為“天空舞者(SkyDancers)”,因為祂們象徵著在明亮、如虛空般綿延無盡的空性中,跳著正覺、無拘束之舞。金剛瑜伽母(VajraYogini)是空行母之後。 有個關於空行的故事:有一天,二位西藏的出家人,在朝...

密宗大成就者奇傳——多羅拉他 著 索達吉


 

密宗大成就者奇傳——多羅拉他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 龍宮取經的龍樹菩薩 ] 薩繞哈的弟子是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降生在印度南方貝塔爾,種姓為婆羅門。一天,看相人舉行盛大喜宴,應邀赴宴的有一百名比丘,一百名婆羅門和一百個普通人。他們說龍樹菩薩只能活七年或七個月或七天,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尊者的父母對此深信不疑並深感憂慮。隨著期限的逼近,家人把他和僕人逐出家門。他四處漂泊,風餐露宿,最後流落到那爛...

問:外道和佛教有何差別? 慈誠羅珠堪布


 

問:外道和佛教有何差別? 慈誠羅珠堪布答: 外道和佛教的差別(三個問題)—慈誠羅珠堪布今天我們作一個簡單的開示,在這個開示裏並沒有你們從未聽說過的新鮮東西,都是以前講過的:第一是佛教和外道的差別;第二是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差別;第三是大乘和小乘的差別。這三個問題說起來比較簡單,但不一定人人都十分清楚。對一個想修持正法的人來說,就有必要先瞭解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因為,無論平時行善的時候也好、打坐的...

【專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問答集】


 

專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問答集 ★問:如果成佛以後,就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救度眾生,為什麼很多的大菩薩卻不願成佛呢? 答:不!他們並不是因為有意保留疑惑、煩惱以致不能成就。佛因智慧故,不住輪迴;因慈悲故,不住涅槃。菩薩並非有意要留下一些煩惱不去除而輪迴;菩薩之所以輪迴,是要以救度眾生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清除最後的那些煩惱。 ★問:以業力而言,化身佛根本沒有任何因緣可以使他進入六道,那麼如果...

《財寶天王的起源及功德利益為何? 》


 

《財寶天王的起源及功德利益為何? 》 藏密中,財寶天王藏名為南通謝,為五方佛中南方寶生佛和北方不空成就佛無二無別, 財寶天王身黃金色,一面二臂,頭戴寶冠,身穿黃金鎧甲,佩諸珍寶瓔珞,右持寶傘,左吐寶鼠「紐列」;以菩薩如意坐姿坐於伏地白獅子上;身上放射如十萬旭日之光芒。財寶無盡之天庫,為其所有。 財寶天王也是佛教、道教的四大護法天王中的多聞天王(北天王),所以凡曾受財寶天王法灌頂者,誠心於本尊面...

請問仁波切如何行:【菩薩道】,應該如何生


 

請問仁波切如何行:菩薩道,應該如何生起慈悲心、長養慈悲心? 珠脫仁波切云:長養慈悲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長養我们的慈悲心,最重要的是,你要常常提醒你自己每五分鐘,每十分鐘,你就要提醒自己一下:「我應該好好地長養我的慈悲心,我應該好好鞏固我的菩提心。」長養慈悲心,首先要做到不斷地提醒自己。其次,你要常常誦讀一些可以激勵菩提心的經典或是聆聽善知識的開示。這樣可以使我們自己的菩提心更堅固。舉個例子說...

佛教徒經常聽到或接觸到〝超渡〞法事,大家


 

佛教徒經常聽到或接觸到〝超渡〞法事,大家對〝超渡〞知道多少呢? 超渡緣起: 釋迦牟尼佛降生後七日,其母摩耶夫人即往生於三十三天。佛陀於四十一歲時昇天為母親及眾天人說法,其應帝釋天王之請求救護墮生無間地獄之天子無垢光。彼時帝釋天王依止教法超渡,無垢光天子彈指間由地獄諸苦中解脫而生兜率天。 超渡的功德: 超渡法事倘若能清淨圓滿。則中陰身之顛倒痛苦當即消除,而能成就受用身。而生於地獄之眾生亦能仰仗超...

如果自心中沒有一個想改善的動機的話,佛陀


 

如果自心中沒有一個想改善的動機的話,佛陀親自來教誨也沒有用的,總之我們自己的心中需要一個想改善的動機,至少我們的行走、住臥需要和一般凡夫人有點不同,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曾經提到:我的弟子如何遭遇,也超越普通凡夫無比者。 ——大寶法王噶瑪巴

尊貴的 薩迦法王子 大寶金剛仁波切 之最新自傳


 

首先我簡要介紹一下藏傳佛教。如你們所知,為了引導一切眾生出離苦難不幸,獲得暫時與究竟的安樂,本師釋迦牟尼佛廣轉法輪,為不同根器的弟子傳授不同教法。佛陀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以不同語言說法。佛陀的教法後來結集成了「三藏」(Tripitaka),及經藏、律藏和論藏。後來,諸多印度公認的大師和班智達撰寫了大量的論著。隨後的數百年間,佛陀的教法成功傳播到很多國家。  公元四世紀,法王拉脫脫日寧協在位之時...

煩惱是助道的因緣 聖嚴法師 我們


 

煩惱是助道的因緣 聖嚴法師 我們會覺得有煩惱、有苦難,是因為不明狀況,不瞭解原因;倘若瞭解煩惱和苦難生起的源頭,我們就會明白,煩惱是庸人自擾,而再大再多的苦難,都是可以接受的。可是一般人處在安樂之中,多半不太會想到追究煩惱和苦難的根源;非得經過一番椎心瀝血的痛苦折磨,才會想去尋找答案;或者激發前所未有的潛能,以求突破困境。因此,苦難的磨鍊往往造成柳暗花明的人生轉機。所謂「憂以啟聖」、「文窮而後工...

第一頁上一頁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