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慈悲的文章列表如下,共1294

第一頁上一頁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下一頁最後頁

大圓滿之門 作者:貝諾法王 第一章四種


 

大圓滿之門 作者:貝諾法王 第一章四種心的轉化與四種修行法之前行教授 (TheGreatGate) 前行法及日修上師相應法儀軌 由秋吉林巴(ChokgyurLingpa)與蔣揚欽哲旺波 (JamyangKhyentseWangpo)所傳之岩藏取出法要。 堪布卡米(KarmeyKhenpo),敦珠仁波切(H.HDudjomRinpoche)與祖古烏金仁波切教授(TulkuUrgyenRinp...

疼痛時,怎麼禪修? 詠給明就多傑仁波


 

疼痛時,怎麼禪修? 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 當你看著疼痛時,疼痛就在那裡,你並不畏懼它,還當它是友伴。你就這樣看著它! 這次,我們要講「疼痛」的禪修。我從這裡知道,你們現在都有一些疼痛了。(仁波切笑)因為坐在墊子上太久了!現在你有很多禪修的輔助,所以你們多幸運!疼痛非常好,非常容易讓我們的禪修進步,為什麼呢?因為「疼痛」具有特別的力量,我們稱它有一種磁力,磁力的力量,它會自然把你的注意力,拉到...

兩種人可以解脫:一種是有信心的人,一種是


 

兩種人可以解脫:一種是有信心的人,一種是有智慧的人。 有些人沒有弄明白一些道理,但是他相信佛、相信上師。上師說一他做一,上師說二他做二,他不會懷疑,這種人一定會成就,而且成就地特別快,實際上這種人是利根者,是大根基的人。相反,有點知識、有些小聰明的那些人很難成就,他們大部分是鈍根者,他們悟不到這些道理。 現在我們講上等根基、中等根基、下等根基,講的就是信心。 有具足的信心——對法、對上師、對...

敦珠法王普巴金剛的開示 蓮花生大士及諸


 

敦珠法王普巴金剛的開示 蓮花生大士及諸多大成就者,因時機因緣未宜宣示,特將密宗秘訣埋藏於山岩、水邊、森林等處,而此諸多密法,稱之為伏藏,敦珠法王為寧瑪派伏藏師大師,其伏藏包含三種:第一:法性,虛空藏。第二:淨相,智慧網伏藏。第三:心間伏藏。    敦珠法王之伏藏有二十七個法本,其中包含上師、大圓滿、意的珍藏及本尊、空行母、護法等等,普巴金剛法本為其一。依據敦珠法王、聽列諾布法王、噶拉多傑 仁波切...

覺悟之道——生與死的禪法 敦珠法王 首


 

覺悟之道——生與死的禪法 敦珠法王 首先歡迎各位法友,因為我將會跟各位談一點“佛法”。 “法究竟是什麼呢?”法只是解脫途徑,只是渡過苦海登彼岸的途徑,這就是法。 “究竟是誰人將法傳給我們呢?”或者,“法的本源何在呢?”這就可以追溯到釋迦牟尼佛了。 他觀察到有情的痛苦,因種種善巧方便,教授給有情,使他們能認識自己。 知道“覺性”並非人類所獨有,即使蟲蟻亦具“覺性”,這一點非常重要。 佛陀只是由於...

師徒相遇是累世的緣分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


 

師徒相遇是累世的緣分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遲早會遇到自己的師父。 當多生的那份緣成熟師徒相遇,弟子的內心總是有莫 名的觸動。 或悲愴,或欣喜,或釋然,或感傷······難以言表。 多數是師父找弟子,有時也看似是弟子找上門來,但師父心中自然明了。 當師父一眼認出了弟子時,而你卻全然不知。 師父會以特殊的方式來點化你,使你自己來到師父的面前。 接下來是艱難的磨合,總要兩三年的時間 。 如果是你真正的師...

上師的重要性 問:眾所周知上師在金剛乘


 

上師的重要性 問:眾所周知上師在金剛乘中十分重要,可否請您解釋其重要性何在? 答:Guru這是梵文,意為老師。我們不論做什麼事都需要老師,需要建言。如你所說,金剛乘中很強調上師,甚至對弟子而言其重要性超越一切諸佛之上,這是有道理的,即使千佛出世而未得值佛,但佛陀教法依眾生之環境,所能接受程度而教,因此對弟子(學生)而言,上師的慈悲超越一切諸佛。 但是在此摩登時代,對上師的信心、奉獻等概念並不易...

什麼叫鬼王呢? ---宣化上人開示


 

什麼叫鬼王呢? ---宣化上人開示   什麼叫鬼王呢?他是鬼中的首領。這一些鬼王不論是善、是惡,都是菩薩所化現的,你不要認為凡是鬼王就是鬼了。      這一些鬼王都是在宿世發願,用種種方法來教化眾生的。有的用慈悲來攝受一切眾生,有的就用兇惡去折伏眾生。折伏和攝受,這叫「折攝二門」。因為有的眾生,遇見慈悲鬼王,而發菩提心,這是用攝受行門來教化眾生;有的眾生,遇著鬼王這種兇惡的樣子,而發菩提心...

廣欽老和尚曾開示:「做得要死,又被人嫌,


 

廣欽老和尚曾開示:「做得要死,又被人嫌,就叫六度總修」。 做得要死,就是很賣命做事,這表示「布施」; 就是拼了最後一口氣也在所不惜,這要非常「精進」; 結果又被人嫌, 這就是修「忍辱」; 人家開口嫌,我們心沒有動、難過,這是修「禪定」; 沒有動心、動口對他回嘴,這是「持戒」; 如果想得開,將那口氣壓下來,這表示「智慧」。 這就是六度總修! 廣欽老和尚:「對錯、好壞嘴不要亂說,肚裡明白就好。」 ...

戰勝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來,


 

戰勝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來,父母從未曾放棄說服他還俗,一再以親情及豐厚的財富試圖動搖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直徘徊在親情與佛道之間,為此苦惱不堪。 這一天,他終於鼓起勇氣向佛陀稟明,請佛陀為他開示如何降伏內心的煩惱魔。 佛陀於是向他說了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鋤頭賢人,他原本是個農夫,從早到晚辛勤在園裏鋤草種菜,後來他就發心出家。出家之後,覺得很不習慣,又還俗回去種田。但是種田實在辛苦,想...

第一頁上一頁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