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智慧的文章列表如下,共1728

第一頁上一頁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下一頁最後頁

[怎樣從不好的果報中解脫?] 達真堪布


 

[怎樣從不好的果報中解脫?] 達真堪布 有些人擁有的受用容易失去,總是處於貧困之中;有些人總想賺錢,卻想盡辦法也賺不到錢;有些人暫時賺到了一些錢,卻很快失去,又變成了一個窮人……這是業力,是過去世中偷盜、欺騙他人的果報。若是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去懺悔,以後就不用再感受這種貧窮、破財的果報了。 配偶懶惰、醜陋,夫妻不和,整天鬧離婚,離還離不了,不停地被折磨著。這是過去世中邪淫的果報。有的人去找算命...

地藏王菩薩發了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地藏王菩薩發了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好像永遠也實現不了。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待呢? 索達吉堪布 問:我是華中師範大學哲學系的博士生。因果觀點在佛教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說,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迴圈、報應不爽。那麼假設一個人前世造了殺業,今生必然有個實施者對他報復。如果這個實施者不進行報復,因果必然性就好像斷裂了;如果他報復了,這人又不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地...

如何生起菩提心? 夏壩仁波切


 

如何生起菩提心? 夏壩仁波切 “四瀑流沖難阻止,業力繩索緊密系,    投入我執鐵籠中,無明黑暗籠罩之,    無邊有中生又生,三苦逼迫常無斷,    諸母情狀與處境,思已發起殊勝心。”   咱們先講最後兩句話——“諸母情狀與處境,思已發起殊勝心”,然後再說前面的。“諸母情狀”“思已”,即先想想我們母親的狀況及其處境如何悲慘。所謂“諸母”,即天下所有的眾生,包括我們周圍的蒼蠅、...

關於如何辨別禪修的魔境? 阿知仁波切


 

關於如何辨別禪修的魔境? 阿知仁波切 先講一個甯瑪派修行人的真實例子。   在青海久治縣的白玉達爾唐寺院,有一位閉關的出家人。他主要修的是蓮花生大師的法。一天,在他的境界中蓮花生大師真的到了他的面前,種種的境界,讓這位出家人很是激動。以後,在每次禪修的時候,他都會見到他的那個境界的蓮花生大師,他自認為已經獲得了很好的修行驗相。   一天他到上師面前去進行法供養,說到了他的這些境界。他的上師...

何謂平常心? 岡波巴大師講 張澄基教


 

何謂平常心? 岡波巴大師講 張澄基教授譯 禪宗對「平常心」一詞的詳明解釋我不太清楚。岡波巴對平常心一詞在教言廣集三四九、三五零頁中卻有有很明確的解釋,茲譯出如下:(以上這段是譯者詮釋) 尊者岡波巴仁波且說:行人如果痛感世事無常,生死迅速,深信業果不壞(輪回是苦,見小乘過患而發起慈悲菩提之心亟求解脫之道,他就應該知道和認識一切法之根本--平常心。 平常心者:就是這個不為任何法相所摻雜,不被...

如何懺悔罪障與積聚資糧? 格賴仁波切講


 

如何懺悔罪障與積聚資糧? 格賴仁波切講授   吾人此生所承受的種種痛苦,皆由於過去世所造作的惡業所感召;惡業亦能障礙行者無法證得各種道次第之證量,因此,修行之首要課題,即為淨除罪障。   行者欲藉由修持而淨除罪障,須具足四力(依止力、對治力、拔除力、防護力)方能成辦。   吾人造作惡業的對象,不外乎上師三寶與有情眾生;是故,欲懺悔罪障,須對上師三寶具足信心而作皈依,相信依止上師三寶不可思議的...

為何要生起菩提心? 夏壩仁波切


 

為何要生起菩提心? 夏壩仁波切 《華嚴經》中說:    “若能發起菩提心 則能勤修佛功德    若能勤修佛功德 則得生在如來家    若得生在如來家 則善修行巧方便    若善修行巧方便 則得信樂心清淨    若得信樂心清淨 則得增上最勝心    若得增上最勝心 則常修習波羅蜜”   “若能發起菩提心,則能勤修佛功德。”這句話,平平常常的一句話,內容可不一般。是說,如果真正能夠...

離婚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對方?


 

離婚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對方? 佛在經中講過,夫妻不和是邪淫的果報。想改變這個因果,就要受持戒律,這是唯一的方法,這時更不能犯戒,更不能做不道德的事。有些人這時難以自制,又犯戒了,這樣只能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學佛人不能怕現世的報應,而要怕種惡因、造惡業。種下了惡因,將來就要感受果報。種了一次惡因,將來要感受的果報不是一兩次,而是無數次,並且果報一刻不停地增長。所以應該下決心忏悔往昔所...

初學佛者應該如何學修? 達真堪布


 

初學佛者應該如何學修? 達真堪布答:現在學佛人有幾種情況,要看自己屬於哪一種。有的人只想求世間的福報,那你就種一點善根,做一般的善事,積一點福報就可以了。有的人把佛法當成一種學問來研究,那你就看一看,聽一聽就可以了;但是這只能增長知識,不能得到智慧。還有一種人想解脫,想成佛。   想解脫,想成佛,就要靠實修實證,按傳承,按儀軌,按次第,按上師、善知識的要求學修,最後才能達到目的。否則是不可能...

何謂三藏十二部? 宣化上人 “


 

何謂三藏十二部? 宣化上人 “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經藏是說定學,律藏是說戒學,論藏是說慧學。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後,大迦葉尊者率領五百位證果的羅漢在七葉窟結集三藏,阿難尊者將佛一生所說的法,記錄成為“經藏”;優波離尊者將佛所規定的戒律,整理成為“律藏”;大迦葉尊者將佛弟子讀經研律的心得,收集成為“論藏”。 “十二部”,就是經典的體裁,分為十二部。所以有一首偈頌說: “長行重頌並授記...

第一頁上一頁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