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仁波切的文章列表如下,共3032

第一頁上一頁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下一頁最後頁

“十惡業”之 2.偷盜之定義及其果報


 

“十惡業”之 2.偷盜之定義及其果報 祈竹仁波切 凡明知是屬於他人的東西,下至一片樹葉,我們據為己有,這便屬偷盜的範圍。不單明顯的偷或搶才算偷盜業,連賣貨者在秤上做手腳騙斤的手段也算偷盜。以自己的權勢或地位去巧取豪奪、欺詐別人,譬如警察或當官的人利用其職位而壓詐老百姓等,全屬偷盜業之列。總之,凡把別人的東西自己妄取了,便是偷盜。 大多數偷業基於貪心,但也有為了報仇而作的例子,亦有以愚痴為動機的...

“十惡業”之 1. 殺生之定義及其果報


 

“十惡業”之 1. 殺生之定義及其果報 祈竹仁波切 有動機、有行動、有結果及心生滿足的殺業,是完整的殺生業道,其惡業十分重,而且會不斷增長,令我們以後要面對極嚴重的果報。在十種惡業中,以殺生為最重之不善業,其果報亦最可怕。 殺生動機有很多種,譬如貪、瞋及痴等。譬如說,我們為貪動物的皮毛或其肉,用牠們來活命、當藥治病或販賣求財,這便是基於貪的殺機。嚴格來說,除非我們以吃石頭為生,否則我們的日常飲...

問:"十惡業"的內容是什麼? 祈竹仁波


 

問:"十惡業"的內容是什麼? 祈竹仁波切{ 持戒與福報} 在印度某地,佛陀開示了十善業教法。為甚麼佛陀在該地開示十善業呢?這是因為當地的人作十惡業之情況十分嚴重,佛陀不忍見他們因作惡而種下惡因,故為他們開示十善業。十善業是達致福樂的方法,而十惡業則為導致痛苦及困境的因。常不殺生的人,會享長壽之果。不偷盜,便會有財。不邪淫者,不遇冤敵。不妄語者,自然會有信望。不兩舌者,常常遇到和諧的處境。不綺語者...

問:供燈應該注意什麼? 祈竹仁波切


 

問:供燈應該注意什麼? 祈竹仁波切 供燈必須留意,燈油要用較優質的油,燈芯的粗幼及長短也要剛好,否則便會有黑煙及焦味或在燈明時發出輕微爆裂聲,這都是不很吉祥的。供燈有很多利益,同時也有一種傳統的占卜法。這種占卜不為別人問事,而只是一些真心修行的人,在自己遇到無法決策的情況時,依賴三寶祈求啟示的方法。修行才是最重要的事,但我們也不妨見識一下這類問事法。據很多人說,這個方法也的確頗準確的。 我們先...

你真懂愛嗎? 宗薩欽哲仁波切


 

你真懂愛嗎? 宗薩欽哲仁波切 我們每個人都認為我們很愛自己的家人,你很愛自己的孩子、妻子,不是嗎?你會帶他們去吃他們喜歡的披薩,他們過生日的時候從不忘記給他們買禮物,在他們不高興的時候扮怪物嘗試改變他們的心情。我們每個人都確信這就是愛,大概沒有人會說這不是愛。 根據佛法,在我們證悟之前,我們所有的愛都是基於自我。或者說,我們所有的愛都需要回饋。當我們給了對方一個吻,我們至少希望也得到一個同樣的...

很煩的時候 想一下無常,就會放下輕鬆


 

很煩的時候 想一下無常,就會放下輕鬆 我們學佛人要有無常的觀念,要經常想無常,剛開始觀無常會恐懼,造成心裡有壓力,但無常想習慣後,就慢慢地、慢慢地什麼都會自在。密勒日巴尊者講:「我躲到山洞裡,先觀無常,我一直想,死法不定、死法不定,想久了,我對死亡的恐懼感就消失了、沒有了,就灑脫自在了」。因此當我們很煩,什麼都積極不起來的時候,去想一想無常,心裡就會放下,想完以後,就很輕鬆。 ~~秋竹仁波切

弟子內心的空 上師智慧的明 徒問


 

弟子內心的空 上師智慧的明 徒問:佛不在外,在內。內在哪裡? 師答:在心裡。佛不用找,本來就具足,八識都是佛。心是空,弟子內心的空,加上上師智慧的明,才不會墮入頑空。 ~~秋竹仁波切

在學法途中,聞、思、修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在學法途中,聞、思、修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多識仁波切 龍樹在《致國王書》中說:“合理的聞思,使驅入正修。”學佛是一種改變思想認識,改造心理本性,提高品德素質,開發真、善、智慧的一個自我完善的系統工程。 學佛不能單靠盲目的信仰和熱情,要靠聞、思、修的智慧和相應的實修行為。學佛的修煉實踐要依靠複雜高深的知識素質,這種知識不是來自神靈的啟示,也不是來自不學無術的盲修瞎練,而是來自合乎規律的聞思途徑...

進入佛門的第一大法是什麼? 多識仁波切


 

進入佛門的第一大法是什麼? 多識仁波切 進入佛門的第一大法是皈依法。三寶皈依法是三乘佛教的入門法,也是包羅萬象、一有俱有、一無俱無的根本法。三乘佛法,歸納成一句話,就是“皈依三寶”。但這個“皈依”並不是初入佛門的人們所理解的那種粗淺意義上的皈依,而是指佛法所包括的本源、道路、目標等在內的深層次意義上的思想信念的皈依。所以許多藏傳佛教大師曾說:“佛教從入教、發心到成佛的整個過程都是皈依。”真正皈依...

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礎是什麼? 多識仁波切


 

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礎是什麼? 多識仁波切 佛教起信的基礎是信念和智慧。龍樹菩薩在《致國王書》中說:“入道之法簡言之,就是信念與智慧,有信能使歸向法,有智能夠見真理,二者之中智為主,先決條件是信念。”這裡說得很清楚,有信念能使歸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夠明見真理。這“信”字有三重含義:一是真心喜愛,二是堅信不疑,三是堅定追求。即對所信對象產生興趣,真心喜愛,並堅信其所產生的作用,進而執著追求。這必須首先要...

第一頁上一頁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下一頁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