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的文章列表如下,共1323

第一頁上一頁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下一頁最後頁

如何才能真正得到上師的加持呢? 桑結年


 

如何才能真正得到上師的加持呢? 桑結年巴仁波切 它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不生邪見──對於上師身語意的行持,不生邪見。 二、生起信心──相信上師一切行為示現都是不可思議的,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作。 具備這兩點,即可得到上師的加持。因此這裡是在告訴我們,要透過自身的修持才能得到上師的加持。並不是說每天跟在上師身邊就能得到加持。因此,能否得到上師加持的關鍵在於我們對於上師的行,是否已經斷除邪見,並...

廣結善緣怎麼講? 聖嚴法師


 

廣結善緣怎麼講? 聖嚴法師 ‘緣’是關係的意思。建立關係稱為結緣,彼此曾有交涉的關係稱為有緣,自利利他的關係稱為善緣,不涉私欲的關係稱為淨緣;造成眾多的善緣與淨緣,稱為廣結善緣。   因此,就有人在信佛、學佛之後,到處跑道場,見人就結緣,變成了疲於奔命、忙於應酬,毫無原則的護法、說法、弘法。如此出錢、出力而無自修的方法,也沒有固定的依,從表面看,他們的確是結了很多人的善緣;但事...

什麼是中陰身?      中陰又


 

什麼是中陰身?      中陰又叫中蘊、中有,就是五陰和五蘊的意思。所謂陰和蘊,是指色、受、想、行、識五種,乃三界眾生生命的組合元素。陰是唐以前的舊譯,蘊是唐以後的新譯。三界眾生稱為二十五有,所謂有,就是有五蘊;不出三界是被五蘊所困,解脫生死即是出離五蘊的三界。   中國民間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把佛教的五蘊改為中國思想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其實,五行的相生相剋僅屬於物質世界。佛...

[為何需要依上師?] 頂果欽哲仁波切


 

[為何需要依上師?] 頂果欽哲仁波切 父母、朋友與一般的老師都無法幫助我們達到解脫,因為他們自己也未脫離輪迴。為達證悟,我們必須接受真正上師。沒有上師,我們哪裡也去不了,就如坐在無人駕駛的飛機中的乘客。所以不要高估你的能力。當你尋尋覓覓,找到擁有智慧、慈悲與能力的具德上師之時,就應具足信心地追隨他,領受法教,精進修持。 這六種思量,以及隨後談到的修持,便是一般所稱的“加行”或“前行”(預備法...

悲心是什麼? ﹕第十七大寶法王 噶瑪巴


 

悲心是什麼? ﹕第十七大寶法王 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再說到悲心,也有正面反面兩種,首先講正面。 悲心是什麼呢﹖ 就是希望眾生都脫離痛苦的心﹐即是悲心。 是依著一些不悅意的境,比如說會令人難過的境,會使人產生悲心。但是這樣的悲心並不是嘴上說的悲心,而是由心底生起的悲憫。 這裡有個故事是說,過去有位修行者,抓著一隻山羊要拉去宰殺,想要供養肉的薈供,他抓著山羊的鬍子拉著走,山羊就哀嚎著叫,一旁...

如何超度自己的家親眷屬? 淨空法師


 

如何超度自己的家親眷屬? 淨空法師講述     今天是中國農曆的七月初一,在中國的習俗裡是超度祭祀鬼神的一個月份,民間對這樁事情很重視,新加坡的華人多,所以這樁事情也同樣被重視,超度的這些道理與事實的真相,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的很清楚。   今天,你們有個同學提了一個問題:‘如何超度自己的家親眷屬’?可見得大家對這件事情都很關心,事實的真相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必須要肯定人的生命絕對不一世,...

問:心智所覺察的思想,是心智所生嗎?


 

問:心智所覺察的思想,是心智所生嗎?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答:如果我們斷定心智時是監視者,監視其所產生的思想,那就把心的產品一分為二了;如果一開始就懷著如是的有二相對之見,我們會把情況弄的越來越複雜,而產生一連串的監視者,永無境。心實非如此。 同樣的,這個光源,我旁邊這盞燈,是由其放射之光而自然表現出來的,心亦如是,本性空明之心時當下自然表現 心靈活動。智只能是心的一面,與心靈活動俱生,並能覺知...

如何分辨真假活佛? 喇嘛江秋 開示


 

如何分辨真假活佛? 喇嘛江秋 開示 如何分辨真假活佛、仁波切、喇嘛,是現在很多人都很傷腦筋的問題。 的確,一般人很難從外表去分辨活佛、喇嘛是真是假,因為他們看起來都一樣,都是出家人,也都穿著僧服。然而要去思考的重點是,我們去分辨真假的目的為何? 在這些問題之前,自己首先必須是一個正確的修行者,一個條件具足的修行人。若條件具足,那麼每個人就都會有一個正確的上師;有一個正確的上師,那麼上師就能夠...

開基法師:請問仁波切,行「菩薩道」,應該


 

開基法師:請問仁波切,行「菩薩道」,應該如何生起慈悲心、長養慈悲心? 珠脫仁波切: 長養慈悲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長養我們的慈悲心,最重要的是,你要常常提醒自己。每五分鐘、每十分鐘,你就提醒自己一下:「我應該好好地長養我的慈悲心,我應該好好地鞏固我的菩提心。」長養慈悲心,首先要做到不斷地提醒自己。 其次,你要常常誦讀一些可以激勵菩提心的經典或是聆聽善知識的開示。這樣可以使我們自己的菩提心、慈...

[如 何 掌 握 往 生 西 方 極 樂


 

[如 何 掌 握 往 生 西 方 極 樂 淨 土 ? ] 卻殿仁波切 首先,我們應如傳承祖師的宗規一般,刻意發起為饒益法界一切有情故,自己誓必證得無上菩提果位—以此菩提心的意樂為動機來講說聽聞正法。 先應略述阿彌陀佛世尊在因地時如何發心之理。阿彌陀佛世尊在因位時,曾經有一世當過王子,以王子身的那一世發起菩提心,如何發起菩提心呢? 當時,世間界的眾...

第一頁上一頁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下一頁最後頁